烟雨蒙蒙东山 水墨洇洇陆巷——执勤三连战友小聚太湖之滨

共同

<p>小雪时节东北迎来半个多世纪的大雪,苏州太湖却是濛濛细雨琵笆花开,我们执勤三连在沪战友,来到太湖之滨东山半岛陆巷古村休闲游览,其乐融融。</p> <p>左侧就是烟雨濛濛的太湖,右侧就是久负盛名的苏州东山琵笆的产地,东山半岛。</p> <p>陆巷古村背靠莫厘面濒太湖,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全国有名的古村落。</p><p>牌楼正面题字:陆巷</p><p>内联:万顷波涛奔眼底</p><p> 千年史诗激胸中</p><p>外联:山与人相见</p><p> 天将水共浮</p> <p>陆巷古村位于苏州东山太湖边的陆巷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陆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p><p>牌楼内侧题字:崇德尚贤</p><p>内联:里巷存遗风步履百度寻觅</p><p> 湖山乃旖旎气韵千番袭人</p><p>外联:宰相状元进士第</p><p> 教授博士院士乡</p> <p>现在,陆巷古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之地,村口建了仿古牌楼和大门,非住宿游客进入古村需购买门票。</p> <p>江南典型建筑马头墙。</p> <p>我们执勤三连的战友们已经是熟门熟路,从陆巷村委会经过社区博物馆再经过这座石桥,便进入了陆巷古村。因为不是节假日,村内行人稀少十分宁静。</p> <p>古村内建筑多为白墙黛瓦,景色犹如水墨画廊。</p> <p>河边小船是村景的点缀。</p> <p>河边洗衣妇</p><p>河水是山水汇聚后由寒谷渡下小游船边流出。</p> <p>经过寒谷渡,便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民宿人家。</p> <p class="ql-block">古村基本布局为:</p><p class="ql-block">一街——紫石街;</p><p class="ql-block">六巷——文宁巷、康庄巷、韩家巷、姜家巷、旗杆巷、固西巷;</p><p class="ql-block">三港——寒山港、陆巷港,蒋湾港。</p><p class="ql-block"><br></p> <p>寒谷渡</p><p>落霞鱼浦晚</p><p>斜日橘林秋</p> <p>在寒谷渡看向远方。</p> <p>这家酒坊主要是卖黄酒,所以不像咸亨酒店,没有荤香豆也没有花生米。所以,三天在街上逛来逛去,就是没有碰到孔乙己。</p> <p>古村布局为:一街六巷三塘</p><p>主要景点有:一会六堂三牌坊。</p><p>村内主路都是由长短参差、宽窄不一、石面各异的长条麻石铺就。铺路石的显著的差异凑在一起,不禁使人联想:当年很多地方正在大兴土木拆旧换新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可能是在“收旧利废”,从而使自己的村庄出落的更加出众。</p> <p>民宿店面各有特色。</p> <p>半开临街石库门,内院深宅月亮门,月亮门内靓盆景,物阜民丰好生活。</p> <p>店铺旁小门脸的民宿。</p> <p>转角处的民宿。</p> <p>小弄内的民宿</p> <p>我们的驻地阿福家。</p> <p>每次活动一定有大合影,一个都不能少。</p> <p>阿福家的菜烧的很是不错,可以称得上美味佳肴。品种吗,猪鸡鹅肉自不必说,太湖三白当然必不可少还有鱼、虾、蟹、鳗、鳝、鳜……,这趟还有“素三白”——荸荠、茭白、菱角,四顿正餐餐餐换样。在坐的全是只翘拇指不说话。</p> <p>好菜必有好酒!</p><p>朱家陈年黄酒——满上!</p> <p>老牛发话:</p><p>来——大家碰杯,共祝身体健康,天天快乐!</p> <p>硕大的树根雕孔雀就在门廊里,我们的“行家们”都说:如果形成包浆那就“老价厘了”。</p> <p>在阿福家楼上推开窗户,远山近景尽在眼底。</p> <p class="ql-block">过拱门《寒穀山径》沿小径直到山腰寒穀寺。</p> <p><br></p><p>拂晓雨雾中满山的琵笆树开满了小花。</p><p>苏州东山 白沙枇杷太湖洞庭东山枇杷是中国“十大”枇杷品牌和中国三大枇杷产地。每年五 六月间这里都会举办东山枇杷节。</p><p><br></p> <p>每一棵琵笆树都是枝繁叶茂,琵笆花像天上繁星簇满枝头。</p> <p>过去我一直以为琵笆膏是琵笆果熬制而成,到了这里才发现自己完全搞错了。原来琵笆膏是由这些琵笆树的花和叶熬制而成。</p> <p>琵笆树不舍地依偎着着颓废的石头山墙。</p> <p>清晨小巷</p> <p>紧邻陆巷有个小小的影视基地“守溪街”,街里有些店铺虽然还在营业,但是此时此刻街上却冷冷清清的。</p> <p class="ql-block">陆巷古村所在位置又称太湖第一湾。村子不大,小路又弯弯曲曲,不小心还会迷路。在这不大的村子里有着好几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我们主要游览了:一会六堂三牌楼。</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建筑即是其中的一会——火龙会(救火会)</p><p class="ql-block">因为一直是铁将军把门所以只拍了火龙会门面。</p> <p>怀德堂</p><p>“怀德堂”体量较小,但十分紧凑。原为王鏊后裔旧宅。因王氏对朝廷和先祖感恩怀德,故名:怀德堂。</p> <p>怀德堂内揖峰园</p><p>据传,怀德堂系建造惠和堂剩余之材料所建,后归袁氏。目前辟为民俗收藏馆,里面除了亭台假山、厅堂建筑,满满当当的陈列着许多古物旧器。</p> <p>刚刚从那个门下来,真是“别有洞天”那!</p> <p>从上面那个门前看后面楼。</p> <p>小小庭院。</p> <p>假山石径。</p> <p>重重马头墙。</p> <p>好大个元宝!</p> <p>各色石头器件。</p> <p>是“法国女郎”?</p> <p>还是“黑美人”?</p> <p>不知不觉走到“后弄堂”。</p> <p>粹和堂砖雕门楼</p><p>现粹和堂内正在恢复性整修,只能参观砖雕门楼。据工作人员介绍,门楼砖雕内容为《三国》。</p> <p>粹和堂是明基清建的大型建筑群,以前为叶家所有。是主人闲暇焚香抚琴之场所,由于楼内建筑构造新颖奇特,除美观大方外,也可产生琴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院内砖雕门楼保存完整,其内容刻功堪称一绝令人叹为观止。(摘粹和堂简介)</p> <p>遂高堂正门</p> <p>遂高堂</p> <p>遂高堂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明朝正德年间宰相王鏊胞弟王铨的故居,也是陆巷最为古老的一幢明清建筑。现堂内展示的是洞庭商帮经商场景,反映出洞庭商人经商的绵延不断和经商精神的世代相传。</p> <p>惠和堂</p><p>惠和堂取“惠风和畅”之意。</p><p>这里是明朝宰相王鏊的故居。其规模较其他的堂要大很多。</p> <p>王鏊明代名臣、文学家。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吏部尚书韩文等请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p> <p>宝俭堂</p><p>宝俭堂占地约6000平米,是南宋左丞相叶梦得的故居,世世代代为叶氏后裔所居。后由苏州市民许青冠、陆惠霞夫妇购买并对宝俭堂进行了全面抢修,使宝俭堂恢复了当年的神韵。</p> <p>怀古堂</p><p>怀古堂是明代王鏊家族的祭祖地,现已有苏州市民出资修建,内有楠木大厅、花厅、前院、花园等。</p> <p>探花牌楼</p> <p>会元牌楼</p> <p>解元牌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