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1月13日,我校孔祥军、韩亚丽、郑倩倩等三位教师参加了济源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微型课)比赛,并在2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郑倩倩老师获得第一名,孔祥军和韩亚丽老师并列第三名,他们都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决赛资格。</p> <p> 11月20日,他们面对全市中学教师进行了现场课展示。</p> <p> 郑倩倩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学会记事》,她遵循温故知新的原则,引导学生从《散步》一课中总结出选材的三个方法,即运用要素、添加描写、巧设波折,并让学生以《阳光大课间》为素材,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训练。从学生的精彩作品展示中可见,她的课堂教学非常成功。</p> <p> 孔祥军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总结出选材的三个方法,即围绕中心选材料、真实小事真正感人、不惜笔墨详写重点,并有梯度地进行课堂演练,帮学生解决了选材难题。</p> <p> 韩亚丽老师通过让学生回顾《猫》《狼》《愚公移山》等经典故事,并联系经典名著《西游记》,让学生感知了巧用波澜的妙处,同时,课堂练笔贯穿始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波澜写好故事。</p> <p> 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博得了全市同仁的一致好评,教研室领导张效峰老师更是对他们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战绩是辉煌的,成绩的背后,是选手们夜以继日磨课研课,是语文组的其他成员也都全程陪伴,倾力相助,是济中教师团结、务实的辛勤耕耘……</p><p> 祥军老师作为政教处主任,工作繁多。但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完美,不知熬了多少个夜。</p><p> 就在比赛当天的早上,巧利老师依然在为选手的课程操心,终于在上班的路上突发灵感,为倩倩老师的微课设计了精彩的结语。</p> <p> </p> <p> 比赛前,语文组精心为三位参赛选手配置了“发挥优势,精准对接”的研课小组,着力打造精品课程。王巧利、葛二霞、王慧芳、张娟等四位老师帮郑倩倩老师打磨课程;李冬梅、张杜娟、张艳、郭艳红等四位老师为孔祥军老师出谋划策;李艳、裴会霞、张小锐、李应杰等四位老师为韩亚丽老师保驾护航。赛前,每位选手都虚心求教,反复斟酌。他们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修改了十几遍,他们将自己的课演练了十几遍。研课小组的每位成员也都毫不吝啬,奉献智慧,他们牺牲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去帮助选手。</p><p><br></p> <p> 肩上的包还来不及放下,冬梅老师就开始为亚丽“答疑解惑”!</p> <p> 模拟开始之前,慧芳老师和二霞老师精益求精,为选手打磨细节。</p> <p>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冬梅老师和张艳组长不厌其烦,细心打磨选手的每一个环节。</p> <p> 赛前,三个小组利用周末模拟微课,在共同打磨课程的同时,力求让三位选手更具现场感,熟悉流程。</p> <p> “特别有方法”是济中语文人的不懈追求,大家各抒己见,分别就三位选手的课提出意见和建议。</p><p> 巧利老师指出:我们要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通过复习回顾课内的经典篇目, 生成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法,用阅读来指导写作, 让指导卓有成效, 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联系起来。将写作课落到实处, 让学生有言, 会言, 巧言。</p><p> </p> <p> “凌乱”的笔记中,理出的是“清晰”的思路;“激烈”的讨论中,生成的是“高效”的课堂。</p> <p> 三位选手始终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前路艰难,但抵挡不住一颗要求上进的心!从艳阳高照到华灯初上,可爱的宝宝都累得坐在了地上,而“研课”还在进行中……</p> <p> “特别会务实”,语文组的核心文化之一,从优质课初赛到决赛,济中全体语文老师全程跟进学习,更有王静老师在选手研课阶段全程跟踪学习。</p><p><br></p> <p>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济中语文人用自己的团结与拼搏,成就了辉煌的战绩!</p> <p> 赛后,选手们纷纷发表获奖感言。</p><p> 郑倩倩老师说:“获奖的虽然是我,但功劳属于大家,荣誉属于集体,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感谢学校和领导给予我这次机会!感谢语文组全体同仁们的全力支持与帮助!感谢我的导师团队从学校预赛到市里微课, 再到现场课展示的全程精心指导!感恩所有的拥有, 感谢所有的遇见!谢谢大家!未来的日子一定化感恩为动力, 努力工作!”</p><p> 孔祥军老师说:“教须学而有方,学须习而有道。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听说读写练不能少。作文教学先指导,方向明确效果好。学生习作随改随评,优点缺点人人知晓。团队合作个个分享,集体备课非常重要。感谢济中集体智慧,教研路上风光正好。”</p><p> 韩亚丽老师说:“一路走来,真心感受到团队力量的强大,非常感谢语文组兄弟姐妹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感谢冬梅、巧利、李艳、会霞老师的具体点拨和倾心指导!感谢兄弟姐妹们的加油助威和支持鼓励,衷心谢谢各位同仁!”</p><p><br></p> <p> 在此次活动中,济中语文人再次发扬了“阳光大气、团结务实”的组风,在“研”中提升,在“磨”中成长。相信以后,在大家的精诚团结中,一定能够继续将济中精神发扬光大,屡创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