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华夏文明 感受神话魅力——敦煌路小学四年级二班神话故事分享会

红袋鼠

<p>  神话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绚烂与瑰丽让世人为之折服。中国数千年的神话文明首先起源于华夏先民们对于事物和人物的客观评价,对真善美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在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不断接力中,这些故事流传了下来,它读来让人温暖、给人力量、叫人感动。 </p><p> 2020年11月25日,四年级二班开展了“寻根华夏文明,感受神话魅力”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p> <p>  神话故事犹如一首歌谣,打着优美的节拍,被风吹进心间。</p><p> 神话故事犹如一幅画卷,美丽的色彩在眼前展现,奇特的幻想在脑间回荡。</p><p> 曹沐蓉、丁文涵、成卓、 高玉润四位主持人为分享会拉开序幕。</p> <p>  《仓颉造字》的分享,孩子们认识了文字始祖——仓颉,知道了中国方块字的来源,更明白了汉字所承载的意义。</p> <p>  马佳欣同学分享的《田螺姑娘》充满了神话的神奇魅力,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p> <p>  两位同学的第一次合作,使同学们了解了离我们最近的神话人物——伏羲。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每年6月21日,甘肃天水会在伏羲庙外的广场举办伏羲文化节,以祭奠这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p> <p>  《羿射九日》,孩子们认识了为民造福、技艺高超的大英雄后羿。</p> <p>  《嫦娥奔月》老少皆知,耳熟能详。两位同学不仅分享了故事,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问答中加深了对嫦娥的了解,更从中了解到了中秋赏月习俗的来历。</p> <p>  苏语嫣和马乐一有声有色地分享《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同学们为夸父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打动。同时,也使同学们明白“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p> <p>  十二属相怎么来的?怎么确定先后顺序的?三位男同学的分享,同学们豁然开朗,在神话传说中得到答案。</p> <p>  火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事物,它是怎么来的呢?《钻木取火》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燧人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 <p>  神话故事之所以熠熠生辉,是因为神话故事字里行间传递着文明、文化、精神、力量。阅读神话故事,分享神话故事,不仅是对华夏文明的寻根问源,更是对华夏文明的精神传承。</p><p> 此次活动,是对语文课“神话故事”单元学习的一个拓展延伸,活动中,看到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被激发,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在提高,新参与的同学不断增加,分享的形式也在不断完善……孩子们在活动中一点点成长、进步,收获的是知识、道理,自信、快乐,以及文化的熏陶和滋养!</p>

神话故事

分享

同学

文明

伏羲

华夏

神话

寻根

孩子

夸父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