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生活帷幕 看清华丽下的虱子

秋叶飘零

<p>(网络图片)</p> <p>回味旧日光景,思考所谓幸福,渐渐形成一个让人难受的结论:大多数情形下,“幸福”只是自己心造的幻想罢了。这在多大程度上,受普鲁斯特小说的影响,不易说清。</p><p><br></p><p>尤其是与他人沾边的。比如对未来共同生活的向往憧憬,结识了某个知名人士的敬慕,邂逅初期的相见恨晚推心置腹……或长或短,化为黄粱一梦。爱恨情仇的两极转换,偶像的訇然坍塌,知音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等,不一而足。</p><p><br></p><p>惟觉真切实在的幸福,还是一己之事——努力之后面对预期结果的欣慰。一个好分数,一篇好文章,一件好活计,一个好儿子……</p><p><br></p><p>六年前,在这种思绪中,无意撞上了莫泊桑的小说《一生》,读后感觉恰好印证了上述喟叹。我注六经,抑或六经注我?又是一桩捋不清的头绪。</p> <p>莫泊桑被公认为西方文学的短篇小说大师,与欧.亨利、契诃夫齐名。论风格流派,自然主义多点儿,福楼拜的亲传弟子。</p><p><br></p><p>简明点儿说,现实主义讲求典型化手法,黑白对立,褒贬分明。自然主义象雾霾天,灰蒙蒙地,不黑不白,不臧不否,力求客观冷静。延伸下去,成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冷漠口吻。</p><p><br></p><p>无疑,现代人认同后者,因为生活、人性太复杂,不是白加黑能说清道明的,更别提想要治愈社会顽疾的现实主义的雄才大略了。所以,重读经典,笔者颠覆了早年印象,对这个一向没甚兴趣的作家,相当膺服。</p> <p>故事简单,虽为长篇,十五、六万字左右。(盛澄华译,人民文学版)</p><p><br></p><p>17岁的约娜遵父旨在修道院受了五年封闭式教育,不谙世事地回到家里。“属于上一世纪”的男爵父亲,心地善良,崇拜卢梭,热爱自然。</p><p><br></p><p>一家人去海边度夏,遇到一个帅小伙,年青的子爵于连向姑娘求婚,她成了幸福的新娘。蜜月期间,对方便不时露出精明自私、贪吝冷漠的嘴脸。以妻子陪嫁的庄园主人自居,工于算计,当家理财,顶撞怜贫惜苦的岳父大人。</p><p><br></p><p>此人贪财且好色,第一天拜访便诱奸了小使女,产下私生子。先是不认帐,后嫌岳父给的安置费(两万法郎的一个小农庄)太高,想用小钱打发了事,无耻卑劣至极。</p> <p>约娜碰上这样的主儿,还有什么好果子吃?生了儿子后,身心有了新的依赖,即使觉察老公又与邻庄女主人勾搭,也懒得答理,专心育儿。不久,那对奸人幽会时,被戴了绿帽子的壮汉怒不可遏地处置摔死。</p><p><br></p><p>在变态的溺爱中,儿子惯得不成器,无所事事,一味啃老,逼得约娜卖房子卖地不停还债。濒于破产之际,经营小农庄多年的使女来到身边,出谋划策,打点料理,保住了最后一点养老本钱。</p><p><br></p><p>就在约娜暮气沉沉哀叹命苦时,儿子的妓女情人死了,送回一个女婴,混不下去的浪子也将回到母亲身边。柳暗花明,约娜又燃起新的生机。</p> <p>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我觉得此作的深度,是在一个俗套框架里,不客气地撩开生活的帷幕,令读者洞悉人世真相,直指人性的虚伪和生活的假象。</p><p><br></p><p>约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欢愉怡然,俨然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幸福之家。然而,当于连与使女的奸情败露,一向温和敦厚的男爵先生大动肝火时,世故的神甫三言两语,就让他没了脾气:“我敢打赌,您自己年轻时也胡闹过”。男爵一愣,不知所措:“的确,这话是真的,他也同样有过类似事情,……难道因此他就是个下流东西吗?既然觉得自己这样的行为不算一回事,为什么对于连就这样苛刻呢?”。</p><p><br></p><p>而这些对话,并未背着太太,“男爵夫人一想到她丈夫年轻时代的风流行为,唇角上不禁现出了微笑。……在她看来,爱情的浪漫行为原是人生的一部分”。</p> <p>再往下看,父亲有次外出,肥胖过度的母亲猝死,约娜伤恸守夜,想“在这个永别的夜晚,象读祈祷书一般,把死者珍爱的旧信读一读”。</p><p><br></p><p>于是,翻出逝者生前不时捧读且笑且泣的十来扎“老古董”,岂料却有几封老妈早年与闺蜜丈夫私通的信笺,“每封信都是狂热的表白,密约幽会和谨慎叮嘱”,信尾均注“此信务必焚毁”。</p><p><br></p><p>约娜昏乱中扔掉这些“龌龊的信”,就象扔掉爬在身上的毒虫一样,大放悲声,呜咽不止。又怕父亲回来见到,急忙扔进壁炉烧了。</p><p><br></p><p>她思绪沉重纷乱,如果母亲没死,她会因知晓秘密而降低孝心吗?“这一思想撕裂了她的心。”</p><p><br></p><p>原来母亲对丈夫的包容宽洪,只是半斤八两彼此彼此,心照不宣同床异梦。要玩一起玩,爱情是游戏,生活是戏剧。台上台下,幕前幕后,角色转换而已。</p> <p>约娜后来对丈夫再次出轨听之任之,大概也是看清了生活真相的失望无奈: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的父母尚且如此,又有何言?</p><p><br></p><p>不过,她比老妈惨,遇人不淑。于连没将逢场作戏和生活责任的主次处置妥当,冷酷无情,表面文章都不顾及。</p><p><br></p><p>也有绝不认同人生之假面舞会的。那位长相粗犷心性柔和率直的伯爵,暴怒之下,亲手将掌上明珠般的娇妻与奸夫同在的活动木屋推下坡底,其心灵震荡不亚于约娜的守灵之夜。</p><p><br></p><p>小说一句也没交待此人的后况,我猜其不自杀也得半疯,至少远离此地只身漂泊。总之,一生的安宁幸福彻底毁了。</p> <p>约娜算是个妥协主义者。她对那个暴毙的家伙居然还有念想,曾给了自己短暂的生活希望和爱情幸福,还有个儿子。</p><p><br></p><p>这让人有点恨铁不成钢:跟谁生不了孩子?接二连三的薄情寡义都烟消云散了?可要怀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度过一生,岂不是更惨?何况日渐长大的问题孩子,又把新的希望幸福化为新的失望痛苦,压根无暇怀旧沉缅。</p><p><br></p><p>“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看来我与伯爵的生活态度一致,但不会失意发飙,谁离了谁都能活,大不了分道扬镳,干嘛你死我活?</p><p><br></p><p>也许有人会以难得糊涂的古训提醒,何必较真!我想用作家闫连科的采访话语对答:何必糊涂!人活着,要力求活得明白一点,揣着明白装糊涂,最后就真成了糊涂人。</p> <p>现实中可能不少人会象约娜一样,认了,这就是命。别人能过,自己为何不能熬?</p><p><br></p><p>“人生从来不象意想中那么好,也不象意想中那么坏”。篇末出自使女之口的结语,是作家撕破了光鲜亮丽的生活外衣之后,给读者的一点心理安慰,还是自然主义的中不溜的人生观?</p><p><br></p><p>生活就象一袭华丽的睡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的名言恐怕是对此书主旨最简要的一句形象注释。约娜在老态龙钟孤独苍凉的晚景中,还能穿越时光重拾少女美梦,真能忽悠自个儿。</p><p><br></p><p>我绝对无法睁着眼睛白日做梦,在看清华丽下的虱子之后。因而,追忆逝水年华,对往日幸福的自以为是,无情地祛魅消解。</p><p><br></p><p>幸耶,不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