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赏雪随想

大寇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秦岭横亘在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上,巍峨中天,它使得天分南北,地割江河,东西逶迤,高下相摩。俗语说,秦岭西望昆仑,北拒广漠,东瞰中原,南压重山。它的茫茫气势和连绵壮阔使得人们难以窥其全貌,却又不得不去探寻,只因它与我们那样亲密,那样利害相关。</u></p><p class="ql-block">————节选自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张百平文</p> <p class="ql-block">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甘肃、陕西、东至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p><p class="ql-block">狭义上的秦岭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东西绵延400—500公里,南北宽达100—150公里。 </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写秦岭,有的描绘其巍峨壮观,有的咏叹其山峰险峻,更多的是赞美其山川秀丽;更有人借秦岭抒发胸怀壮志。前天,又读到一首别具一格的《秦岭》(宋)汪元量著。</p> <p class="ql-block">峻岭登临最上层,</p><p class="ql-block">飞埃漠漠草稜稜。</p><p class="ql-block">百年世路多翻覆,</p><p class="ql-block">千古河山几废兴。</p><p class="ql-block">红树青烟秦祖陇,</p><p class="ql-block">黄茅白苇汉家陵。</p><p class="ql-block">因思马上昌黎伯,</p><p class="ql-block">回首云横泪湿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日宝鸡雨多雪大,约好友,携夫君前往秦岭看雪景。我们今天要看的秦岭,是秦岭上的一个点,这个点位于川陕路宝(鸡)凤(县)段沿线的岭南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早晨7点半,我们一行三人乘坐6063次火车前往,途中一路雪花飞舞,大地银装素裹,火车见站就停,四十公里的路,行驶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秦岭车站。</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我们迷迷瞪瞪不知往哪走,幸好碰到一位资深驴友,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走山间小路,一路走一路拍,约两小时来到岭南公园附近。</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秦岭,雾漫漫,树苍苍,雪茫茫,水潺潺,路弯弯,黑白相间,山雄水秀,浑然天成,巍峨壮观,置身其间,尤如徜徉在水墨画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好友特意身着红衣,只为装点美丽的雪景。</p> <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最远处是一道山口,若不是雪天,可能会有一条穿山路,我们站的地方,积雪足有30厘米厚,当天气温很低,山间云雾缭绕,不谨使人想起韩愈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以及 白居易 ”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在国难当头,交通落后的时代,秦岭对于遭贬后离开(西安)京城南迁的朝廷官员来说都是一道道艰难的险阻,而“雪“对他们更是冷落的愁绪和无奈;反之,对今天国泰民安衣食无忧的我们却是快乐的道具,是欣赏不完的水墨丹青……总之,不论它带给人们的是苦难行程还是奢侈的享受,秦岭,自古至今都是我们纸上的经典咏流传,心中的千里共婵娟。</p> <p class="ql-block">临山口有一排柳树,可能是风向比较固定,树梢都向同方向倾斜,美丽的树挂冰清玉洁。</p> <p class="ql-block">只可惜今天是阴天,如果有蓝天映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返途中,“大散关”几个字映入眼帘,在秦岭的历史遗迹中,大散关赫赫有名,它雄居秦岭北侧距宝鸡市区30公里,自然形成的山门陡峭壁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阵势,是由北向南翻越秦岭的重要隘口,也是李白描绘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的第一道关口,现在是一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陆游的名句:“楼船亱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作为旅游景点的广告词一直挂在清姜坡下林带护栏上,我初次看见后专程跑去大散关游览,感受汉代的刀光剑影、宋时的铁马秋风、解放战争时期的枪林弹雨,更增添了对秦岭这座山脉的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陆游在军中时,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曾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 以及“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的诗句,追写他曾经的战斗生活。“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是他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实现恢复中原的抱负时,心如泣血。“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相合,一副壮盛的战场画卷。</p> <p class="ql-block">如今,秦岭的硝烟己经远去,国恨家仇只在墓冢依稀记录,新时代颂歌响彻秦岭内外,秦岭腹中公路铁路穿山跃岭,四通八达,这里人民勤芬,生活安康,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植物繁茂,动物快活,一派和谐的美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雄伟的大秦岭,愿您永远没有硝烟没有战火,没有哀叹没有悲伤,永远美丽永远安宁,我会常来,来欣赏您美丽的容颜,来抚摸您古老而年轻的肌体,来借您旺盛的生机,助我逐渐变老却期望长久一点再长久一点的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