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1月24日下午杨仙逸小学课题组邀请中山市电教站贾建荣老师到杨仙逸小学指导课题教研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市电教站贾建荣老师、石岐区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石岐区刘敏丽名师工作室成员、石岐杨仙逸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题组全体成员、张溪郑二小学和高家基小学语文科组教师代表。为进一步提高老师对于信息技术和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认识,促进其专业成长,刘敏丽老师特组织工作室一起参与本次课题教研活动。</p> <p> 活动伊始,先由刘伟琪老师和何丽君老师展示了两节作文课,内容为《写一种最喜欢的动物》、《介绍一种事物》。两节课很好地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打破传统作文课堂的约束,开辟了新型的语文课堂。课堂上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利用ipad现场作文,根据单元习作要求,进行当场创作、现场点评,直接屏幕投视,让整个课堂的可视化、信息化、现代化达到了高度的融合。</p> <p> 接着,刘敏丽老师组织工作室成员一起开展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大家主动发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相结合的新型课堂表示高度赞同与欣赏。在这种智慧课堂的引领下,丰富的资源,直观的展示,多样的评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克服了传统作文课堂陈旧、单一的缺陷。大家很欣赏两位老师极为细致的指导,从习作要求、修改要求等作为训练点,做到点面结合,让学生在短短一节课里,从各个维度浏览了许多同学的作品,更加直观地体现作文批改自主化、语文写作个性化的特点。石岐区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马结霞主任针对课题研究主题,也提出了宝贵意见,谈及信息技术与习作教学中评价量化问题、评价质量系统打造问题,通过量化评价,加大评价范围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在习作练习中有全方面的锻炼,也从信息化评价中评估到自己的写作水平,从而找出差距,更好的促进下一次的习作发展。市电教站贾建荣老师从教研高度给予建议:希望每次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广读书的基础上,扎实广泛地查阅权威论点,从知网中学习,潜下心研究,突破固有思维,大胆想象与思考,在每一次的思维碰撞中,能有一两点新的见解。做老师,就要有学者风范,勇者担当,敢于向前冲,肯下功夫钻研。同时,刘敏丽老师也深有感触:作为新时代研究者,更应有一份静心,能在日常繁琐的教学工作中,静心梳理,把日常所做的工作转化成论文,让研究更具理论性、更有说服力。</p> <p> 本次教研活动对工作室成员是一种全新的理论与实践的洗礼,也更加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更明晰日后的努力方向。愿教研与教育相伴,一路繁花,教育之路更添芳华!</p> <p>撰稿:莫金凤</p><p>制作:蔡晓杏</p><p>审稿:刘敏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