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9年11月中旬我们开车自驾游来到摩洛哥菲斯古城。</p> <p>菲斯作为摩洛哥最早的都城,她的皇宫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一字排开的七扇圆拱形大门,都是用黄铜为原料,再通过手工一点点敲打出来的。皇宫正面是一个空旷的广场,冷冷清清的广场显得很神秘。</p> <p>菲斯古皇宫正面的大城门恐怕始终都是紧闭的,似乎是为了象征性的彰显着皇家气派。高大城门的四周满是一个个马赛克瓷砖的拼图,展现着伊斯兰花纹的繁复精美和色彩斑斓。</p> <p>古代统治摩洛哥的阿拉维王朝,虽然早就迁往梅克内斯和拉巴特了,但至今这里还住着当代摩洛哥的皇室成员,皇宫的门口有穿着不同制服的卫兵守卫,我估计是隶属不同部门的卫兵。广场四周还有便衣在巡逻。</p> <p>所有跟团来到皇城根下的游客,在下大巴车之前,导游都会一再告诫:“游览皇宫也就是在外面看看皇宫的大门,至多拍几张照片,但千万不要将镜头对准大门斜对面皇室成员进出的侧门,就是那其貌不扬的小木门,否则等于是自找麻烦”。</p> <p>这座位于菲斯老城旁边的城门是国王专为王妃修建的,摩洛哥王妃也是个传奇人物,她用自己的魅力在影响着摩洛哥妇女的解放。</p> <p>在摩洛哥最能反映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风土人情的城市要算菲斯了,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一直是摩洛哥的宗教与文化中心,被誉为摩洛哥的精神首都。</p> <p>菲斯古城被一座17公里长的城墙包围着,古城内是摩洛哥人的传统居住区。</p> <p>菲斯古城由多座城门,布卢日蓝门是最漂亮的城门,城门上用马赛克拼出的图案也很漂亮。</p> <p>菲斯古城内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780多座,伊斯兰教在这里根深蒂固。</p> <p>新城的街道和建筑也多由法国人建造,法国人当初为了同化摩洛哥人把首都从菲斯迁到了拉巴特而在菲斯造了一座新城影响摩洛哥人的生活。</p> <p>卡鲁因大学菲斯古兰经学院在菲斯古城区的狭窄小巷子里,我们跟着向导七拐八拐拐进一个小门,走过去竟然是一个建筑精美的古兰经学院现在学员不多,平时也当做清真寺,可以做礼拜。</p> <p>卡鲁因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也是非洲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它位于菲斯古城中心,建于公元859年,是一所伊斯兰学校,最早的教学方式是学者向教徒们讲解《古兰经》。</p> <p>卡鲁因大学其历史比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还要早两百多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可为最古老的学位颁授大学,设有伊斯兰法律、阿拉伯语言和文学、神学和哲学等学院以及伊斯兰研究所。这里非穆斯林不得进入,可以在门外参观。</p> <p>卡鲁因大学据说是世界上最早授予学位的大学,比耶鲁、剑桥什么的早的多。虽然是座大学,同时也是一座清真寺,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参观。</p> <p>建议游客绕着卡鲁因大学的外墙走一圈,这样可以通过几座开放的大门看到卡鲁维因大学的内庭。导游小伙子也是带领我们这样做的,每一处大门外都挤满了拍照的游客。里面的穆斯林悠哉游哉的或躺或坐在地毯上,倒是呈现出了一幅遥不可及的“天堂”景象。</p> <p>穆斯林在祈祷前要净手净脚,这是开始祷告前他们在净手脚。</p> <p>菲斯老城里的古兰经学院建立于公元857年,由于它的建立才使得之后的菲斯进入了黄金时代。由于这个学院吸引了众多学生、学者来这里定居,此后菲斯古城中又不断有新的清真寺、大学建立,因此也吸引来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来这里定居,那时的菲斯古城甚至有“非洲的雅典”之美称。</p> <p>清真寺玻璃窗建筑美感很高。</p> <p>摩洛哥的教育一千多年以来,一直以伊斯兰宗教教育为主,古兰经学校为摩洛哥传统教育机构,教学内容以背诵《古兰经》为主,这一教育机构在法国殖民时期曾受到严重打压。整个殖民时期,摩洛哥古兰经学校仅存在于偏远农村地区,教学内容古板落后,古兰经学校在摩洛哥的社会地位也日渐衰落。</p> <p>洛哥在独立之后,为了摒除法国殖民者带来的影响并重塑自身文化,教育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恢复和发展伊斯兰宗教教育,古兰经学校作为摩洛哥唯一正式宗教教育机构重新受到了社会的重视。</p> <p>在卡鲁因清真寺里还有一个比牛津大学还年长300年的世界第一所卡拉维因大学(Qarqouiyyin),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卡拉维因大学前身为同名清真寺,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该校成为独立的伊斯兰大学,学校逐步改革教学体制和内容,采取现代高等教育方案和设施,该校教师多经伊斯兰国家著名大学深造,还经常聘请外国著名伊斯兰学者讲学。</p> <p>菲斯老城里清真寺有几百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