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音中外文学评论】安徽夏彩玲《一棵树》定位是度衡的标志

今音(雍赓)评论

<p>夏彩玲,笔名,夏雪。籍贯,上海。曾居住长春,插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8团,后调兵团3师机关。现定居安徽铜陵。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棵树》</b></p><p>&nbsp;</p><p>文/夏彩玲</p><p>&nbsp;</p><p>&nbsp;只是一棵旷野的孤树,没有渲啸,只有寂寞,远方投林的倦乌正掠过它的树梢。原来只是风景,只是点缀,仿佛一切都已安排,一切都无需忧虑。在春的绿波里,树影频频探进河水,小河有萍,小河有藻,小河有云影天光。站在岸边的这棵水桦树,仿佛也染上了几分美。那一年夏天风狂雨骤,冲塌了小河的堤岸,也裸露了树的根茎。从此树身注入了痛苦的基因,明知注定要站在岸边,明知注定进退无路,却企盼,无名的企盼:背对着青山,面对着田野,多少个焦躁的黃昏,它无法完整;多少个无眠的黎明,它无法安宁;等待,无期的等待,这便是命运!青山默默似眉峰紧蹙,河水潺潺似泪花闪闪,那棵树却低着头,它什么也没有看见?!</p><p>&nbsp;</p><p>&nbsp;在痛苦中那棵树终于明白:生命的悲哀在于它无可选择,生命的机遇也在于它无可选择,既然注定要在自己的根上裸露生长,那就无畏的向前挺进、伸展,何必再问东西南北,何必再问形状方向——从此,那棵树便有了裂痛之后的第一次倾斜,好像生命是在自我伤害,也好像生命是在自我拯救。树身顺沿着风弯曲的形状,裸露的根茎紧巴着苔滑的堤岸,铜棒般的虬枝向小河的上空挺进,不惜一切变更和毀灭的挺进。为了生存,它情愿承受频临死亡的倾斜,然而这种倾斜却是屹立不倒!当命运在岁月中滑坡,当生命的位置一旦坠落,坚持挺立不倒便是顽强的抗争,它争的是气节,争的是希望,渐渐的根系深扎两岸,树身中间合抱,树冠繁荣茂盛,它终于长成了自己独特的模样!</p><p>&nbsp;</p><p>&nbsp;从此,那棵树便有了生的热情和生的力量,它以紧连大地的顽强和坚韧,为不屈的命运造型,重新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它倔强的、成功的为自己无奈的遭遇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空间。从此,山涧刻下了它奇特的背影,风浪冲不垮它深扎的根茎,雷电摧不毁它合抱的树身,而郁郁葱葱的树叶便成了它的旗帜。它是一抹深情,有谁懂得欣赏;它是一场爱恋,有谁为之感伤;它是一段乐章,有谁为它吟唱?凉风细细,时光走笔,“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高气爽中,凤凰山的滴水岩洞、那苍松和翠竹为它作背景,四周是国内最大的牡丹丹皮出口种植基地,春天里满眼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与它相依相随、形影相伴,那小桥流水人家,小河流水潺潺为它轻吟低唱,我久久的深情的凝望着那一棵“相思树”!!&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八日</p><p>&nbsp;</p><p>&nbsp;</p><p>&nbsp;</p><p>【今音评论】</p><p>&nbsp;</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定位是度衡的标志</b></p><p>&nbsp;</p><p>&nbsp;</p><p>夏雪的散文《那棵树》通篇用了暗喻和象征的手法来完成结构。作为风格体现出个性创作的特色。这时候,欣赏内文段落里的句式变化,也可以由评者的素养不同作而自由选择和发挥。这篇散文的优势在于句式组合所显示出来的思想和内涵的扩张力,是以体验生命为基础和前提之下,才能够潜入文字的内部与背后。</p><p>&nbsp;</p><p>首先是视角的善于变化,同时也形成了句式的多样化与丰富多彩。这是体验的前提,而体验的方法与众不同的是指人物的喻体视向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一个段落里面也可以称之为层次。层次也有大小之分。这是根据评者不同的经验所区别和划分的。第二,是文中的景物距离变化。</p><p>&nbsp;</p><p>通常在小说里经常讲到和看到的间离效应,也在这篇文章当中有所张扬,而像这样的张扬的提法,纯粹是为了拓展评论的语言和更新所为。其中所含有的评者主观色彩甚浓的基础,也来源于这篇散文所提供的信息的质量,这其中同时也存在一个评者的素养,和作者的素养,差不多在一个水平线上,由此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进行沟通。有人讲,这也叫双赢。以上是根据第一段所作出的发挥。</p><p>&nbsp;</p><p>接着看第二段。需要的是转变一种观念去看待,不能再用赏析第一段的方法,来进行套路式的解析。于是从节奏上,对第二段进行赏析。相对第一段,第二段已经由表及里,否则,不会有开段领起语“在痛苦中”这样的体会。</p><p>&nbsp;</p><p>单从文章表现的技巧来看,它有一个观察事物的路数在内,是指先议后叙。后叙是从“树身顺沿着风弯曲的形状,裸露的根茎紧巴着苔滑的堤岸,铜棒般的虬枝向小河的上空挺进”等。像这样的结构,几乎每一个字都含有它本身固有的张力,问题是个别人不一定看得出来。</p><p>&nbsp;</p><p>然后再看第三段的铺排,它和前面两段不同的地方在于叙述结果。采取了颂扬和眷恋式的介绍,从而构成了第三段的特色。可以感觉到这篇散文的结果是可喜的。是能够满足人物一次体验生命过程的要求,首先这个要求是人物自己设定的。这是散文的要旨。</p><p>&nbsp;</p><p>由人物自己来设定前行的目标做法,尤其是突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获得了提高。这样的提高,针对现实生活而言,它所扩展和取得的,一个是心胸更加开阔,另一个是对待生活的应变能力也有了提升。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经不起折腾。</p><p>&nbsp;</p><p>而这样的折腾,在第三段当中,是以量化的“一抹”、“一段”、“一场”来予以体现的用意,就在于人物能够控制得住事态发展的度。于是,度量衡的多义,也在这里可以进行发酵。</p><p>&nbsp;</p><p>评论用词的灵活,能够对原作进行第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先由操盘手定位,这样的定位就是度衡的标志。而这篇散文的标志,用文中的一句</p> <p><br></p><p><br></p><p>【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