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经典理财理念竟然成了蛊惑人心的谎言

一帆在汕头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7年秋曾经出版过一本讲述投资理财的图书,书名就叫《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作者在书中10多个章节中讲述,一个人,不仅要会赚钱,一定还要会理财;理财是一个观念问题,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反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也不需要复杂的技巧,观念正确就能完全做到。</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当今这个商业社会里,金钱已成为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没有钱就无法生存,钱太少就要为生存操心。西方国家的个人收入,包括工作收入和理财两个部分,理财收入占到一半甚至更高的比例。由此可见,理财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理财的四大基本逻辑,一是会存钱不一定能成为富翁,但不会存钱一定会成为穷光蛋;二是分清“我需要”和“我想要”两个不同的概念;三是开源节流,积少成多;四是不投资就永远是理财上的弱者。于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便成了大家公认的经典理财理念。</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 早些年中,人们的理财渠道相对简单,主要以银行存款为主,直到近些年来股票市场不断兴起后,各种理财热才开始盛行。理财就是投资,通俗的说,就是钱生钱。如果不去投资理财的话,手里的钱就会越来越少。然而,随着几年来各种“理财”产品的横行,这句经典理财理念却有些泛滥,甚至成了营销谎言,成了一个个惊天骗局;当我们盯着纷杂平台的高利息时,那些理财的蛊惑者却盯着我们的本金。最最常见的,就是“你看看,你把钱存银行,那就是最愚蠢的做法,要让钱生钱。”更有甚者,会以教育的口吻对我们说,“你看看,如果通过复利的做法,你就可以不断地钱生钱了。”于是,很多人都希望通过一些理财手段,可以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快速致富,甚至用微薄的收入,通过理财的技巧,几番倒腾操作之后就实现赚大钱的目的。</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然而,理财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绝大多数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比较封闭,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更是只知一二,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加之不少老年人都有贪图高收益的心态,过于轻信他人,经常遇到的“存款变保单”事件,就是最好不过的例子。试想想,我国目前那些银行储蓄或国库券的无风险利率都达不到4%,那些年化利率高达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的投资产品,怎么可能无风险呢?</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老年理财被骗的新闻屡见报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况也大抵相似,敞亮的办公场所,合法登记注册的手续,巧舌如簧的话术,无微不至的关心,以高收益、高利息、高回报等方式诱惑人,让一位位老人掉入了精心设计好的陷阱。一般投资被骗的老年人都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比较空闲,退休在家,没啥事做;二是有些积蓄,存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金,舍不得花,还想钱生钱;三是多半不与儿女同住,偶有年轻人关怀,便会倍感亲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