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你丨今生难忘知遇恩

朝华夕拾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图文原创/朝华夕拾</b></h1><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漫漫人生路,关健只几步。当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如果有人指点迷津;当你处在迷茫无助时,如有贵人相助,那么就会少走弯路,命运将会发生蝶变。今天当你回首往事,心中定会感慨万千,更会感谢万分:人生有幸遇贵人,终身难忘知遇恩!</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感激时代,感谢命运,感恩有你,衷心祝福我生命中的贵人恩人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吉祥美好!</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谨以此文献给感恩节</span></p><p><br></p> <p><br></p><p>有人说,职场是江湖。也有人说,职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p><p><br></p><p>江湖也好,战场也罢,都是许多职场人生的经历和感悟,更是职场拼搏的经验与总结。</p><p><br></p><p>毋庸置疑,职场若与官场相提并论,那就另当别论了。世人所叹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恐怕就是这个缘由吧。</p><p><br></p><p>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境况不同,对职场的看法和感悟自然也不同。其实,职场既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混饭吃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可以大显身手的场所,一个可以梦想成真的地方。 </p><p><br></p><p>回顾自己从1981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近40年的职场生涯。一路走来,虽然没有大风大浪和艰难险阻,但也经历了许多坎坷与曲折,压力与挑战,有过理想与憧憬,也有过迷茫与彷徨,有过顺境与逆境,也有过酸甜与苦辣,有过努力与奋斗,也有过收获与喜悦。</p><p><br></p><p>然而,值得我庆幸、感激和难忘的是,每到一处,每个阶段,我都遇上了几位伯乐型的好领导,兄长般的好同事,是他们给了我悉心的培养和教育,给了我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给了我历练的平台和机会,给了我大力的支持和鼓励,才让我在每个岗位较快进入了角色,工作得心应手,并能屡创佳绩。</p><p><br></p><p>他们既是我职场中的恩人,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的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贵人相助,才能够展现出一些精彩的片断,谱写出自我的华章。</p><p><br></p> <h3>(当年自己曾在这座学校代课,如今已改为文化礼堂了)</h3>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第一位贵人,推荐我当代课老师,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驿站</b></p><p><br></p><p>1980年的那个“黑色七月”,让我尝到高考落榜的失落感。接着,又错失了应征入伍的机会。正当失意彷徨之际,村里有位当校长的邻居得知消息,找我父亲商量,能否让我去一所乡中心学校当代课老师。这位校长姓邓,人称邓校长。</p><p><br></p><p>那时我才17岁,父亲本想让我重新参加高考复习,希望我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可我死活不肯,坚决不去。我知道,还有弟弟妹妹要读书升学,不能增添家庭的负担。</p><p><br></p><p>于是,我在放弃了几次招工机会后,决定去代课。父亲的想法和我一致,代课虽然工资低,当时只有19.5元,但在学校里可以看看书,可以积累和稳固知识。</p><p><br></p><p>从原来的学生身份,变为一名老师,这一转换,意味着自己从此走上了社会,进入了职场。</p><p><br></p><p>因为是邻居校长的推荐,让我隐隐地意识到,周围的眼光就有些诡异,流露出一些不屑与距离,我初出茅庐也没在意,倒是一心想把书教好,让学生能听懂我上的课,不要误人子弟。当然,也有一些老教师对我还是热情友好的,特别是与我同班不同课的老师,互相配合的甚好,让我消除了陌生感。</p><p><br></p><p>其实自己也是刚跨出校门不久,只不过这次重新跨入校园的身份不是学生了。正当我在钻研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之时,学校教研室何主任笑眯眯地坐进教室后排,来听我讲课了。</p><p><br></p><p>我事先不知,毫无思想准备,顿时一阵紧张,还好我备课认真,课堂准备充分,心里还是非常踏实的。我边讲边调整好情绪,很快就进入状态,旁若无人地投入上课,直到下课铃声响,我才如释重负。</p><p><br></p><p>课后,何主任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对我的讲课作了点评,肯定了优点,指出了不足,让我收益匪浅,学到很多。何主任的才华是全县有名的,当年就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诗词。我能得到他的指导,是十分荣幸的。我由衷地敬佩和感激他。</p><p><br></p> <h3>(这是当年的教师办公室,如今已铁将军把门)</h3> <p><br></p><p>从小学到初中,五年的代课生涯,是一段青春的记忆。一方面,让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感性认识和深切感受,让我体会到教书育人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苦口婆心,什么叫辛勤的园丁。另一方面,更让我尝到了当代课老师的滋味,那是“无牌的”临时工,那种自卑感深深刺痛了自尊心。</p><p><br></p><p>紧张繁忙的教学之余,我在努力为自己充电,不断博览群书,图书室的书都被我翻遍了,任初三语文教学,又逼我在写作上下功夫。我的教学质量也上去了,班级管理也到位了。我想,我的努力,是不要辜负当年邓校长的推荐,不要忘记何主任的指导,更要对得起我的学生们。</p><p><br></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一次公开招聘,让我成为一名乡干部,于是我又遇到了第二位贵人</b></p><p><br></p><p>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1985年12月,县报上的一条面向全县招聘农村团干部的“启事”吸引了我。</p><p><br></p><p>“去试试吧”。学校领导和同事极力相劝。我也没有弄清“招聘团干”到底是啥回事,就被大家“劝”去应聘了。报名者众,有300余人,只招聘32人。竞争还是激烈的。</p><p><br></p><p>没想到,我笔试入围了。接着是面试,然后是考察。过五关斩六将,一关关都通过。我被正式录用了。当时成为学校里的一件喜事,这是我后来才得知的,校领导说,我是代课教师队伍里的佼佼者,我深知,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而那些年,我一直在准备,也一直在等待。</p><p><br></p><p>分配方案还没下来,我到镇上赶墟时碰到了一位熟人老杨,他是我在镇里中心小学代课时就认识的。他问起我的近况,我便如实相告,说刚刚考上招聘团干,在等组织分配,还不知分到哪个乡镇呢。</p><p><br></p><p>老杨听后高兴地问我,来镇上好不好?我脱口而出,“那当然好”!“如果你愿意,我去团县委争取一下,把你安排到镇里”。听老杨口气倒不像是开玩笑,而是很认真的样子。</p><p><br></p><p>分配结果终于出来了,我真的如愿被安排在镇里当团干。到镇里报到后,我才知道,老杨当年在区里当扫盲员,负责全区九个乡镇的群众扫盲工作,常年跑乡村,与我在外同租一屋成了“租友”。后又当了区委秘书,那时已是镇委书记了,原来如此啊。</p><p><br></p><p>没想到,正当我的人生在转场之际,渺茫之时,我的第二位贵人又如约而至。</p><p><br></p><p>老杨见我来镇里报到,便微笑着出来紧握我的双手说:“欢迎你来镇里工作”。因为是熟悉的领导,感觉特别亲切,如老友重逢。况且又是他帮助我争取到镇里的,感激之情一时难以溢于言表,只是仓促地道了声“谢谢杨书记”!</p><p><br></p><p>这次,我的身份又转换了。从原来的教师变为乡镇干部。名义上我是专职团干,但乡镇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有什么专职不专职。专职线上的活要干好,中心工作和领导交办更得干好。干部会议上领导重要讲话里最重要的一句话,便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调最多的也是大局意识。那时,我似懂非懂,但从那时起,我朦朦胧胧意识到,“中心”和“大局”这两个词,恐怕就是行政工作的关键词了。</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上图为本人于1986年时任镇团委书记时的工作照片)</h3></font></h3> <p><br></p><p>就这样,我在镇里干了四年。在老杨书记的领导下,镇里的工作很有起色,各项事业发展很快,获得上面的荣誉很多,成为当时全市的先进和重镇。</p><p><br></p><p>就这样,我懵懵懂懂地进入了行政职场,从此公务员成了我终生的职业。</p><p><br></p><p><b>这四年,是老杨给我压担子。</b>不仅要求我要把本职工作做出色争先进,还要求我兼党委秘书、计生协会秘书长等,负责起草文件材料讲话稿等,还有临时突击任务要完成。</p><p><br></p><p><b>这四年,是老杨给我出点子。</b>驻村工作是乡镇干部的基本功。干部能力强不强,驻村工作亮一亮。老杨让我从最好的文明村开始驻,接着让我驻最偏的深山村,尔后又让我驻最乱的薄弱村。我在三个不同类型的村子里,学到了先进经验,锻炼了吃苦耐劳,提高了治理能力,让我从一身书生气,变成浑身有闯劲。</p><p><br></p><p><b>这四年,是老杨逼我写稿子。</b>他每次下村或到企业调研,都要把我带上,一旦发现宣传题材或典型,就会要求我动笔写稿子。老杨是秘书出身,自己就是笔杆子,什么内容能对口,他很内行,甚至具体详细到写稿的角度。在老杨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新闻稿子不断见报,广播电台更是经常听到我写的稿子。大量的信息宣传提高了镇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p><p><br></p><p>老杨对我的工作还是满意的,领导的倒逼,自己的努力,让我得到全面的锻炼,组织协调和文字综合能力都有明显提高。1990年老杨升为区委副书记,刚好区团干缺位,老杨把我推荐到区里当团干,直到1992年撒区并乡。</p><p><br></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那年区乡机构政革,叫“撤扩并”。让我成为“末代区团干”。但我庆幸,又从区委黄书记身上学到很多</b></h1><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90年4月,我又调到区里当团干。虽然没有什么级别,但还是算“升”的。因为区是县派出机构,下辖九个乡镇。那时的区委权力较大,乡镇班子成员均由区委任免,组织部门备案。区委班子由县委任免。</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乡镇干部眼里,区委就是上级。区委决定就必须毫无条件地执行。区委委员一般都是当过乡镇书记的人才有资格当。区机关干部只有10多位,除了书记、区长相对年轻外,其余都是年龄较大了。我是区团委书记,那年才26岁,是区里最年轻的干部了。</span></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这是我和区委黄书记&lt;右&gt;的合影)</h3></font></h3> <p><br></p><p>在区里两年,我最幸运的是,区委黄书记是一个年轻务实而又谦虚的领导。领导艺术和讲话水平非常高。对上能争取,对内能统揽,对外能协调,对下能关心。自身要求严,作风很务实,为人很谦虚。</p><p><br></p><p>我印象最深的是,黄书记的讲话非常有艺术有水平。每次召开区机关干部会:,他对我们提的要求没有一次重复过。我每次都会认真地作笔记,发现书记的概括提炼能力确实高。我当时十分不解和疑惑,书记是怎么做到的呢?</p><p><br></p><p>私下我也和书记请教交流过。他十分谦逊地笑笑说了两个字:“思考”。一句思考,让我陷入思考。我非书记,还能“思考”出什么来呢?</p><p><br></p><p>一句思考,启发了我,也提醒了我。凡事都要学会思考,只有深思熟虑,深入思考,才能形成自已的思想和观点;不会思考,就不可能有主见,不会思考,就会人云亦云,导致随波逐流,甚至迷失方向,可见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p><br></p><p>正当我满怀激情与信心投入工作之时,我的区机关,这个市委的派出机构,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92年5月,县里开始“撤扩并”了,区撤了,并小乡扩大镇了。一场机构改革,让我成为“末代区团干”。我在自嘲中听从组织的安排。</p><p><br></p><p>区里两年,经历太短。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规范有才的黄书记,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尤其是学会了思考,养成了思考的习惯。黄书记的领导修养和讲话风格,对我今后走上领导岗位具有深刻的影响。</p><p><br></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新来的部长第一次进山,就在班子成员会上表扬了我。五年后,我从山里一步调入机关大院</b></p><p><br></p><p>人生之路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撒扩并后,我被安排到一个深山区,离镇10多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一个乡,担任党委宣传委员。</p><p><br></p><p>那是一次区乡干部大调动,一些话络的人悄悄开始了活动。那时我根本不敢去向领导汇报思想提要求,相信组织听从安排。一般是两个去向,平原乡镇和山区乡。虽说自己也有进山的最坏打算,但听到组织宣布的人事安排结果,心情还是有些低落的。</p><p><br></p><p>九十年代的山乡还是热闹的。我从老家到乡政府要转一站,山区几趟中巴车挤的很,转车时几乎没空位,许多是到镇上赶集的。弯弯曲曲的公路,车子绕着一大水库开,站着摇来晃去的不好受,即使会坐车的人也要被拐头晕。</p><p><br></p><p>每次进出都是受罪,山区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就是这般的艰苦。我在山乡的几年,尽心尽责,努力工作。分管的信息宣传工作全县有名,年年先进。乡里的好声音,从山里传到了山外。</p><p><br></p><p>干了两年宣传,组织上又让我改行干组织工作了。我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很快又得到组织部门的肯定。我记得,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有句名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应该说,五年的山乡自己还是没辜负。</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图为当年在深山乡与班子成员合影)</h3></font></h3> <p><br></p><p>1994年下半年,市里新来了一位常委组织部长,人叫马部长,听说人很威严水平也很高。刚来不久,就大刀阔斧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调整交流的力度很大。有些干部心有余悸。</p><p><br></p><p>这些都与我无关,我只顾埋头苦干。那时没有双休日,每月集中休息四天。山乡里下班时间都在乡政府,没有电视和娱乐,有的就找伴打牌,有的聚一起聊天吹牛。而我白天下村,晚上关在房间独自看书写作,那些年倒也出了不少成果。</p><p><br></p><p>有一次,马部长进山调研,在班子成员会上就点名表扬了我,把我搞的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我与新部长素不相识,他哪了解我的情况?</p><p><br></p><p>当时自己真是不得其解,但后来得知,部长已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我的工作表现和具体情况了。他准备为部里物色几位文字基础较好的年轻干部,作为培养使用的对象。</p><p><br></p><p>很荣幸,也很意外,我很快被伯乐型的部长选中。通过两次借用的检验,我就从深山乡一步调入市机关,直接进了组织部。据说,这是干部交流首次“破例”,班子成员直接进机关之前是没有先例的。</p><p><br></p><p>其实,那时自己也没有什么进城的想法和愿望,只是在山乡呆久了,想换个地方,换个环境,能调山乡到平原乡镇,不要每次进出挤那拥挤不堪的中巴车,回老家方便些就行。</p><p><br></p><p>离开这个奋斗了五年的山乡,竟然有些留恋与不舍,满目青山一库绿水,在我眼里显得那么的美丽和亲切。内心忽生感慨来,当年撤扩并要不是进了山区,或许自己还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段路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希望之路吧。</p><p><br></p><p>职场中能遇到这样的贵人,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除了感激感恩马部长,还得感谢那时的客观公正的用人风气。这在当时干部队伍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暗暗发誓,定要努力干好工作干出成绩,以此报答领导贵人的相助之恩。</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来接任的耿部长,又是一位素质很高,要求很严的部长。他不仅对部机关干部从严要求,严管严教身边人员,而且自身在廉政方面很过硬。他的严以律己的表率作用,严谨细致的领导作风直接影响和教育了我,从而增强了自我约束力和保持廉政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也无论你走得多远,我始终无法忘记的,是生命中遇到的贵人</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从乡镇到机关,从机关到部门,而今又从部门回机关,每一次岗位交流调动,都是一次新机遇新挑战,都会让我十分珍惜,从而充满激情地为之努力。</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岁月匆匆,39年的工龄,虽经多次工作岗位的变动交流,可我心中念念不忘感激不尽的是,那些助我一路走来的贵人,无以回报,唯有工作。我有一个理念,那就是要“为贵人争光,为自己争气”。</span></p><p><br></p><p>那些年,在组织部这个大熔炉里,我不负领导期望,兢兢业业,勤奋努力,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竟也干得得心应手,很快成为部里的中层骨干,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认可。不仅提高了业务能力,夯实了党建理论基础,增强了党性修养,提高了政治敏感性,而且学到了察人识人的方法,保持了严谨细致的作风,懂得了公道正派的为人。</p><p><br></p><p>在组织部的五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五年,是我印象最深、锻炼最多的五年,也是我进步最快、收获最大的五年!</p><p><br></p><p>组织的培养信任,自己的努力付出,从组织部交流到市委办,一干又是五年。在领导身边,学会了把握大局,统筹协调,谋篇布局,科学决策等领导艺术。2008年下半年,我还有幸上派到省委组织部挂职锻炼近半年,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学会了综合,提升了层次。</p><p><br></p><p>根据组织安排,2006年我又走出机关大院,先后到科技、农业、交通运输等部门担任一把手,肩负着改革发展和服务民生的重任,履行着不同岗位的重要职责,做出了新的业绩和贡献。</p><p><br></p> <h3>(这是自己在科技局时与上海高校合作签约)</h3> <h3><font color="#01010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为自己在农业局时的工作图片)</h5></font></h3> <p><br></p><p>十年乡镇,十年机关,十年部门,去年换届时我重新又回到机关。从政近四十年的历程,时间的分界如此均等,既是组织的安排,也有命运的巧合,更有贵人的相助!</p><p><br></p><p>如今我能走上处级领导岗位,在当地也算祖坟冒青烟了。但我清醒地意识到,并非是自己的能力水平好,而是机会比别人好,遇到的贵人比较多,我才能走到今天。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名利可以看轻淡忘,但贵人不可忘!这是做人的道德,也是做人的本质!</p><p><br></p><p>然而,这世上不会都是好人和贵人,也有小人和恶人,这些人心眼小品质差,心理阴暗,见到别人好就羡慕嫉妒恨,喜欢搬弄是非,捕风捉影,造谣诬陷,恶意中伤,手段极其卑劣。倘若自己不警觉,张扬得意,忘乎所以,定会让你身败名裂,前功尽弃。</p><p><br></p><p>身在职场尤其是官场,自我修养最重要。我的为人处世原则是,顺境之时不得意,逆境之际不自弃。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自觉做到防微杜渐,始终保持低调为人和处事的风格。不为名利所累,不与小人计怀,相反还要感谢小人的监督和提醒,让你不敢忘乎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让你慎言慎行,让你清白明白,从而成为无懈可击之人。</p><p><br></p><p>人生在世,奋斗一生。没有奋斗,就不可能成功。但有时奋斗了,也不一定就能成功。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是有机缘巧合,有领导同事,有贵人相助,有家人付出,有家庭港湾,但关键要靠自己的奋力拼搏。职场人生,艰辛艰难,只有付出比别人多,才会得到比别人多。只有心怀感恩,才能走得更远!</p><p><br></p> <h3><font color="#01010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面为自己在交通运输局的工作图片)</h5></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为今年在一线指导疫情防控)</p> <p>(上图为本人在“河长制”的河道上巡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感谢您的赏阅点赞与分享</i></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