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的葬礼 不寻常的故事

<p>  二0二0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在鲁庄镇鲁庄村正在举行一场看似寻常的葬礼。(逝者李玉多系笔者舅母)。</p> <p>墓志铭上刻有:</p><p> 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至退休 教书育人 忠诚事业 为人师表 深得学生及家长称颂 尊老爱幼 孝敬赡养伯母公爹 又为无父母失落两个侄女付岀巨大心血……</p> <p>白色葬礼上的红色锦旗。</p> <p>  葬礼上颁发锦旗的环节,引出三个感人故事:</p><p>一、姚家好媳妇——逝者李玉多。</p><p><br></p><p> 她(笔者舅母)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一生置身教育。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人师表,受人尊敬。</p><p> 嫁入姚门近半个世纪,默默付岀,无怨无悔。赡养公爹和23岁开始在家守寡的伯母。伯母晚年,婆媳同居一室,日夜守护。两位老人分别活到88岁和96岁。两个年幼的侄女,接连失去双亲,无依无靠。她给予慈母般的关爱,抚养其长大,打发出嫁。</p><p>二、姚家好女婿李朝育。</p><p><br></p><p> 李朝育,逝者女婿。鲁庄镇一名普通干部。</p><p> 二十多年来,他对姚家的付出和奉献,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不是儿子,胜似儿子。尤其在岳母病危住院期间,他竭尽全力抢救生命,衣不解带,昼夜守护;丧事办理,勇于担当,里里外外,考虑周全。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全都看在眼里,无不为他竖起大姆指。</p><p>三、“掘金老人”姚松宾</p><p><br></p><p> 姚松宾老先生虽然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他担任村支书数十年,在村里享有崇高威望,三乡五里声名远播。在这次的丧事料理中,他通过接触了解,发现了好女婿李朝育这个典型后,立即决定宣传褒奖这个好后生,弘扬尊老孝亲的传统美德。他精心构思,字斟句酌,并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最后凝炼出“清醒的自知,勇敢的选择,无悔的担当,学习的榜样”二十个字,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制作好锦旗。于是在寻常的葬礼上出现了不寻常的一幕。因李朝育是个只做不说的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不图回报,犹如一块金子深埋在土中。是姚松宾老先生慧眼识珠,将其开掘出来并发扬光大。姚松宾老先生就是那个“掘金人”。</p><p> 寻常的葬礼,不寻常的故事,在鲁庄村不胫而走,广为流传。</p><p><br></p><p>(注:视频中,接受锦旗者即李朝育;葬礼主持者即为姚松宾老先生)</p><p><br></p><p>该视频由帮忙料理丧事的乡亲姚春献录制,在此深表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