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和很多新生妈妈一样,才走出医院,小童和孩子又直接住进了当地一家中等偏上的月子会所。</p><p> 这个月子会所是当初他们一家人经过权衡商量、还托了熟人,精挑细选的、感觉收费和服务项目都算是比较合理的一家。尽管如此,费用也是不菲的,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家人半年的收入。但是一切为了孩子,或者还有面子等其他的原因。当然,现在所有的月子会所都很会宣传,说他们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和一整套的服务体系有多么先进,也是打动他们全家人重要原因。</p><p>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小孩住不住月子会所,好像成了一家人对儿媳妇、或者对未来下一代够不够重视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表示了主家的诚意,另一个也是对自己的亲家有个满意的交待,更多的还有对所谓科学化精细管理的信任,再就是离不开月子中心的宣传与鼓动。</p><p> 至于收费,贵就贵点吧,一切为了孩子!</p><p> 进了月子中心,一切就像他们宣传的那样,每天的管理很规范:大人的几个小时一餐,膳食的合理搭配,科学用餐,小孩的按摩与护理,一切井井有条。还有那里的环境、服务,都让一家人感到非常满意。但是慢慢的他们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月子中心的新妈妈们,不管身体好与不好、先天禀赋足与不足,百分之七八十几乎都是奶水不足,无法满足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但这也难不住月子中心的精英们,他们早有备案:事先准备好的高品质婴幼儿奶粉,还有一些相应的服务项目,比如说给新生妈妈们准备的催乳师、催乳按摩等,几乎都是系列系统的服务项目,你如果需要,就必须算盘接受。当然,这些多出来的项目肯定也不是无偿的,这些需要你额外付费,只有购买了这些服务项目,才能够享受这些所谓的增值服务。除此以外还有婴幼儿管理、如何当妈妈的教育,还有体型恢复,魅力回归等后续服务项目,都是只有在你购买付费后才能够享受得到。最后你会发现,原本你预定的两万元左右的月子中心的费用。最后赶你出来的时候,又多出来几千上万的费用,没办法,享受了人家的服务,就得为这些服务付出代价,当然也学到了很多,经历了很多。至于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自己回去慢慢的消化就是。</p><p> 小童的妈妈原来除了抚养自己的两个孩子,还替自己的妹妹、弟弟也管过几个孩子,在管孩子这方面,应该说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但是在当今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面前,还是不敢自作主张。她去月子中心服侍小童,虽然也对月子管理中心的高、大、上心悦诚服,但是看到这么多新生妈妈的母乳都不够吃,心里也是有些疑惑,怎么会这样呢?</p><p> 在他们那个时代物质条件都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孩子母亲的身体也都好不到哪里去,但大部分小孩的母乳还是够吃的,怎么到了这里就都不够了呢?难道现在孩子母亲的体质和营养还不如过去她们那个时代吗?</p><p> 她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小童的爸爸。小童的爸爸是个乡村医生,普通的中医常识还是有一些的。他告诉小童的妈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讲究妇女要坐月子,坐月子就是吃一些小米熬粥或者炖老母鸡鸡汤之类的膳食,就算是非常营养东西了,其实稀粥咸菜鸡汤之类,就足可以养活母亲和孩子了。估计是现在月子中心的膳食结构以清淡为主,食盐摄入量不足,不能调动肾气,肾气不足就不能激发身体的生产能量,身体能量不够,怎么能催发母乳呢?再者和很多现在年轻母亲平时的生活习惯差异太大,小母亲身体一下子适应不过来,也会出现这种情况。</p><p> 想想也有道理,记得我们小时候听故事看小人书,国民党军队为了围困共产党游击队,封锁粮食和食盐,山里的游击队没有粮食可以吃草根树皮野果,可是没有盐巴,打起仗来就浑身没有力气,也会浑身浮肿。记得他们那时候是把盐巴和成水,用衣服浸透盐水晾干,上山后再用洗衣水做饭,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封锁的阴谋。现在月子中心的所谓清淡饮食,和那个故事异曲同工,要么就是无知,要么……</p><p> 她不由的打了一个寒战,不敢再往下想。</p><p> 是人心?还是阴谋?或者就是商业的本来面目?</p><p>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小童的妈妈把小童接回了家里,自己做饭给女儿吃,粗茶淡饭,精心的服侍小童。奇怪的是,小童回家以后,突然奶水非常充足,不用催,孩子也吃不了。她又和过去一块儿在月子中心住过的那些妈妈们联系,她们的反应也都差不多:回到家里,恢复传统饮食,原来那些的奶水不够的小妈妈们基本上也都奶水充足,够孩子吃了,根本不用买什么奶粉来补充。</p><p> 小童的妈妈又不由得心疼起那几万块钱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