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逸事

真消贫

<h3> 父亲是湖南长沙人 ,五八年全国饥荒 ,生活不下去了 ,毛头小伙背井离乡来到铜鼓 。由于语言与风俗不同 ,闹出了不少笑话,下面列出几则,以飨各位:<br> 洗身 <br> 父亲到铜鼓后在棋坪落户 ,当时铜鼓到棋坪没有通公路 ,所有物资都要经过 温泉的新开岭 挑到棋坪,父亲刚来铜鼓就从做 搬运工开始 。<br> 当时新开岭的关王亭有个饭铺 ,凡是往返棋坪铜鼓的人员 都要到这个饭铺吃饭住宿 。要是父亲挑货到这里 ,住宿之前先搬张椅子坐在阶沿前歇凉 。<br> 过了一会儿 ,老板娘过来说 :“同志,起,洗身喽!”长沙话,“洗身”和“起身”谐音,我父亲就听成了“起身 ”,以为坐在那里有点碍事 ,赶快把椅子移开一点 。<br> 过不多久 ,老板娘又过来提醒 :“同志,冼身喽! ”父亲又以为坐的地方碍事 ,立马又换了个地方继续歇凉 。<br> 没过多久 ,老板娘再次上前说 :“同志,洗身喽! ”这下父亲生气了,“起身!起身!到底要我坐到哪里去!哪有你老板娘这样做人的 ,客人来了往外赶 !!”<br> 借锅<br> 父亲做搬运工 ,有时在路上怕不上饭点 ,就会带点米菜向当地老表借锅做饭 。<br> 有一次途经一个地方 ,肚子饿了 ,就操着 着浓重的长沙口音对一个大婶说 :“大嫂 ,麻烦你借个锅给我用用 ”。那个大婶没有听懂 ,就和蔼的用客家话问 :“嘛咯?”(“嘛咯在长沙话里意思就是锅有裂缝,不能用 )父亲听后就去另一家借,同样没听懂 ,同样得到的回答是“嘛咯?”他满心狐疑的走向第三家 ,结果得到的依然是“嘛咯?”<br> 这次他生气了 ,但是作为外乡人又不敢当面发作 ,回来的路上心里气鼓鼓的 :“这个地方的人真拐势(小气),不借就不借,尽找借口。还借口一样 ,把作我是个蠢古 ?”<br> 酿酒 <br> 铜鼓客家人立冬就有蒸水酒的 习俗。有次父亲挑货经过,看见一户人家在淘洗糯米 ,问干什么 ,回答说蒸水酒 。他好奇地问 :“你会啵?热不热的天蒸酒不会酸 ?”那家人说不会的 。<br> 第二次经过那里 ,那家人又在蒸酒,看见父亲赶紧说 :“上次蒸得酒真的酸了,你这个后生不是学了什么东西吧 ?”父亲吓了一跳 ,连连摇手 ,“没有,没有 !我什么都不懂 !”那家人又连忙盛碗糯米饭给父亲 ,父亲推辞不掉只好吃完 ,告辞时吸取教训,尽捡好话说 :“这次蒸的酒肯定又香又甜,是发财酒啊! ”<br> 等他再次经过时 ,那家人远远看见他就赶紧关门,弄得他一头雾水 。后来从邻居处得知 ,那家人第二次蒸的酒非常成功 ,并且深信不疑的对别人说 :“那个长沙后生有点名堂 ,惹不得 !”父亲尴尬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