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摄影展示《竹枝词》创作

百胜

<p>《竹枝词.海心》</p><p>翠湖古韵海心亭,</p><p>涌浪九龙泉水清。</p><p>历尽沧桑兴富裕,</p><p>昆明碧玉伴君行。</p><p> 昆明市翠湖,原称“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又名“九龙池”。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俗称海心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p><p> 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翠湖堤畔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p><p> 这是“金堂玉马”今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翠湖公园拍摄的一组作品。</p><p>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岁次庚子初冬于春城</p> <p>《竹枝词.别院》</p><p>挑梁斗拱碧瓦飞,</p><p>翠绿天堂锦鲤回。</p><p>委婉源泉通海路,</p><p>柳营洗马沐英追。</p><p> 洪武十九年(1386年)沐英筑昆明砖城,将翠湖圈入城内。(清·倪蜕《滇云历年传》)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沐英仿西汉名将周亚夫细柳营屯兵,在翠湖西岸建“柳营”,“种柳牧马”。清《一统志·云南志·山川》载:“九龙池在昆明县城内,其地蔬圃居半,故又曰菜海子。平为稻田,下为莲池,沿五华之右,贯城西南,汇于盘龙江达滇池,明沐氏有别业在其上,曰柳营。”沐英爱马,常在柳营河边观马弁洗马,故翠湖出城之河称“洗马河”。</p><p> 目前在云南省农业展览馆和省图书馆之间,恢复“洗马河”风景,铸造的铜马象征沐英的“柳营洗马”。</p><p>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岁次庚子初冬于春城</p> <p>《竹枝词.八角》</p><p>翠湖璀璨玉荣光,</p><p>九眼清泉涌浪长。</p><p>八角亭廊登圣殿,</p><p>今冬暖意鸥飞翔。</p><p>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p><p>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岁次庚子初冬于春城</p> <p>《竹枝词.精灵》</p><p>初冬暖意透天光 ,</p><p>艳丽天成宝器彰。</p><p>碧水欣欣呈靓丽,</p><p>精灵翼翼海鸥翔。</p><p> 自1985年西伯利亚红嘴海鸥飞临昆明以来,每年都沿着大观河、盘龙江和宝象河,以及翠湖公园寻觅食物,昆明市民和政府及“爱鸟协会”都会投放专门制作的鸥粮,所以,翠湖公园是海鸥飞临的地域,昆明市民每天再次欢迎老朋友。</p><p>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岁次庚子初冬于春城</p> <p>作者介绍:金堂玉马,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某师副参谋长,转业昆明市公安局某分局历任治安、巡警、经侦大队教导员。作为军人和警察用他敏锐的眼光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退休后业余用照相机的镜头记录生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乐趣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