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1月19日下午,中央电教馆专题教育资源部副主任洪文秋、干部刘洋及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师生一行来我校进行“基于新技术开展红色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项目”现场调研,山西省电化教育管教育影视部副主任梁昌和长治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董茂才、武乡县教育局电教馆馆长李庆文、副馆长吕志国,武乡县教育局思政股股长成专红、县教研室主任崔珍平陪同调研。我校校长魏永平,副校长郭先红、王晓燕、冯金伟,以及部分教师接待了来访。</p> <p> 调研组首先参观了我校校园整体情况,现场听取了姜雅君老师的一节《红色武乡》地方课程。</p><p><br></p> <p> 听课结束后,调研组分组在我校同时召开全县中小学管理人员座谈会和全县教研员、教师座谈会。</p> <p> 管理人员座谈会由长治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董茂才主持,中央电教馆教育资源部副主任洪文秋,城关小学校长魏永平、副校长王晓燕先后发言,并就红色主题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入交流。</p> <p> 座谈会上,我校校长魏永平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武乡县具有红色历史资源优势,我校将立足本土,紧跟时代步伐,凭借新技术平台,大力深入推进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必将“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魏校长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不时引出阵阵掌声。</p> <p> 副校长王晓燕在会上说,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应该从娃娃抓起,她希望能有一套全国统编的红色教育教材,有相关的考核制度和标准。也希望能引进VR基础设施设备,能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的感受红色精神,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p> <p> 教研员、教师座谈会由武乡县教育局电教馆副馆长吕志国主持,中央电教馆专题教育资源干部刘洋、城关小学副校长郭先红、教师代表张艳霞先后汇报我校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劳动实践、研学等过程中利用新技术取得的成果,以及如何借助新技术开展红色教育。</p> <p> 副校长郭先红在我校红色教育情况汇报中指出,武乡县城关小学从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了解国史,熟识家乡的革命英雄主义人物,并编写校本教材《红色武乡》。学校积极挖掘、整合、拓展家乡红色文化,结合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的时代使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p><p> 最后郭校长动情地说道:“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武乡县山山埋忠骨,岭领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接下来,我校会继续深挖我县优秀红色教育资源,继续探索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学校红色教育熠熠生辉!”</p><p> </p><p><br></p><p><br></p> <p> 我校教师张艳霞汇报中主要提及了我校在学生活动和课堂教学方面融入红色主题教学,尤其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录制微视频、“成语中国”,“红领巾监督岗”“让每面墙都讲红色故事”来营造学习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p> <p> 中央电教馆教育资源部副主任洪文秋对我校红色主题教育的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的高度重视和老师努力,希望全县中小学能运用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育方式,搭乘新技术的快车,深入开展红色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p><p><br></p><p><br></p><p><br></p> <p> 座谈会结束后,各位领导在我校“小八路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我校校园文化。</p><p> 小小讲解员身穿八路军着装,精神抖擞,给人眼前一亮。别看他们年龄小,端庄的仪表、标准的姿势,流畅且富有情感的讲解,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喜爱之情溢于言,参观结束后都要求和小讲解员合影留念。</p> <p>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实践活动和革命活动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类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思想境界和光荣传统的重要载体,并且还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校将《红色武乡》校本教材深入课堂,让学生在无声中浸润,让孩子认识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一直在行动…</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