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高岭银杏之景!春风再美也比不上初冬高岭金黄银杏叶铺满地之美

往事随风江福平

<p>古色古村。一个隐秘于深山竹海的村庄,溪水古道,翠竹如海,木屋瓦房,古色古香一一这个村庄就叫高岭。</p> <p>追寻美的足迹。11月22日,江南初冬,氤氲朦胧。带绿色、健康、人文活动的雅兴,慕高岭千年银杏之名,携梦想憧憬,寻找深闺瑰丽壮观美景。</p> <p>一路山水&nbsp;一路风光。车行到圳上,沿一小路右拐,就是寂静的旷野,几朵淡淡的云朵在空中悠闲的飘散,空旷的原野点缀着稀梳的农庄,偶尔几缕吹烟伴随,鸡鸭尽情在田野中寻觅,蜿蜒崎曲的山村公路在田、林、涧、山间环绕盘旋延伸,一路上山峦起伏、云遮雾绕、满目翠竹、苍松挺拨、层林尽染,风儿时常吹过,阵阵竹哨声涌来,沙沙响起,好一幅竹乡风景画、竹乡曲!</p> <p>残荷之美。美艳的荷落尽, 拂落千年的文明, 寂寞在飘渺的初冬。 没有哪些植物, 可以像荷一样, 得到文人垂青; 也从没有植物像它那样, 让人去审读这种枯瘦清冷。残荷听雨,未尝不是一种萧条的美, 将枯败蜕幻成了风骨。</p> <p>独特的马帮队。浔溪到高岭,相距5公理左右,山高坡陡,偏远闭塞,曾经不通公路,一路上,山路陡峭、盘旋直上;两边层峦叠嶂、云遮雾绕,离天仿佛只有三尺三……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掩映于竹林深处,恍若世外桃源。这里曾有一个马帮队,用于驼竹木,足以说明地势险恶。</p> <p>千年银杏&nbsp;&nbsp;金色满地。高岭村委会下面,一条狭长的小路,路两旁不规则地排列着几十栋新旧交替的木、砖结构房屋,听当地人说,以前有几百人住,分高岭一队和二队,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这古老的村庄只剩下一些留守的老人,显得很荒凉。村子里的银杏树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3棵和下面5棵,都挂的政府部门一级保护树种的牌子,树龄都是几百年,上面的在村头,下面的在村尾,遥呼相应,互为犄角,或许古时为战争防御的一种设计,显示出古人种植银杏的远见与智慧。这些银杏高达20多米,三四个人合抱才能围住。树颈苍虬劲拨,枝杆粗狂,枝叶茂盛,树下落叶涵盖面积大,路边芳草萋萋,多种绿色植物,景观层次好,美得如痴如醉。每年深秋初冬都会有片片金黄闯入你的眼睛,然后迷惑你的心,来自四面八方的会在这里流连忘返,舍不得踏出去。一片片黄色的银杏叶,犹如一串串金色风铃,挂满树梢,沙沙作响,摇曳生姿。这些的可爱精灵,如风中金蝶翩翩起舞,装点着人间色彩,演绎着金色浪漫,散发着黄色诱惑。一般来说,这样的情景伴随着烧香祈愿的道教文化色彩,可问了当地村民,他们居然说这里没什么故事,或许是因为久远的历史,传说失传也是可能的。</p> <p>西风瘦马。“美女枣树昏丫,小桥吹烟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氤氲之下,游人在天涯。</p> <p>现代版葬花呤一一一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不如用这竹篮,收敛你那娇艳的尸骨。再堆起一堆洁净的泥土,埋葬你这绝代风流。愿你那高贵的身体,洁净的生来,洁净的死去。</p> <p>多少相思烟雨中。烟雨高岭,如诗如画,人在画中行,美在眸中转,心醉了,醉在高岭烟雨中。远看那小桥、流水、人家,淡淡地罩上了一层薄纱,好似一幅水墨丹青,粉墙、黛瓦被柔和 的层林缠绕,那线条优美得连人体写真也自叹不如。撑上一把伞,漫步在那条水灵灵而沾满诗意的青石板桥,应你千年的期约,随高岭的烟雨而来。高岭的烟雨多情,爱意绵绵,像一个温柔美丽的绣娘,用烟雨织出了家乡水乡风情,如诗的韵,幽雅的姿彩和如水的柔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