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创办刚刚五年,学校是乌市优质教育资源北移、支持高铁片区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校时只有14个班,现在已有116个班级。</p><p> 2017年初,126中学成立了小学部、初中部党支部,2020年初成立了党总支,现有正式党员95人,预备党员10人,有21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p> <p> 党总支把党组织建到了年级组、行政处室,规范了党建的各个环节,2019年荣获区级“忠诚干净担当好班子”。学校以校树银杏为标志,将打造“银杏党建”品牌和创建“卓越校园”文化相结合。</p> <p> 党总支书记刘志伟说:抓好党建促教育,围绕教育抓党建,这是双向良性循环,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以党建的规范和标准推进团(队)建设,推进了师德校风学风建设。今后我们将努力打造出融通业务、凝聚人心、适应事业发展的“七彩银杏党建”工程。</p> 追求卓越的教育情怀 <p> 五年以来刘志伟书记没有休息过一天,建校初期,他一年穿破了三双鞋,衣服上总是沾满灰尘,以校为家。小到学校建设的一草一木,为学校甄选优秀人才,大到学校建设的未来发展与方向,刘书记都亲力亲为,全情投入。</p><p> 2020年年初,刘志伟书记寒假单独值守校园20余天。第二次疫情时,他在学校坚守岗位,即使他的爱人被下派到社区做防疫工作,儿子要迎战高考,但他从没讲过家里的困难。在封闭守护校园期间,他和保卫处同事一起排查疫情、上报各种表格、总结,为花草浇水,为植物施肥,给爬山虎搭架子,他把所有的赤诚之爱,都奉献给了126中学。 </p> <p> </p><p> 孔子曲阜筑杏坛,开创了有教无类、春风化雨的教育,刘志伟书记牢记着这份教育情怀。</p><p><br></p> <p> 建校初期,为筑牢学校的教师队伍,他常常为各学科开展活动出谋划策,从基础能力建设、学科研究能力、培训机制,制定出“三步五维”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制定了路线图、时间表;在教育管理上,新班主任的班会,他一定会参加,手把手教年轻班主任如何做好管理班级。</p> 追求卓越的教育初心 <p> 老师是教育的根本,六年级(7)班的班主任党群,不仅姓党,工作中处处爱党敬业,从教17年,她记得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她的工作日记中,记录了她做班主任的点点滴滴。</p><p> 党群主任说:党员这个称号,意味着使命与担当。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这盏灯灯应该是明亮、鲜艳的,既要照亮自己,更要照亮了别人,让群众满意,给党旗增辉。</p> 追求卓越的使命传承 <p> 年轻党员朱贤娴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像很多刚刚来到126中的年轻老师一样,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一堂课,每日作业全批全改,用担责和热爱,与126中一起进步,她是初一年级组组长,四年前初上讲台朱贤娴就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数学老师,每天在学校工作10小时以上。为了磨好一节课、教育好一个学生,经常加班到深夜,学生家长都愿意和她交朋友。</p><p> 朱贤娴班级的家长说:虽然126中是一所新建的学校,但老师敬业真心爱学生,让人很感动,孩子在这所学校,我很放心。</p> <p> 除了规范党建,所有党员亮明身份上岗做示范,第126中学党总支积极开展了以党建带团(队)建设,以党建带工建的活动,全面领导群团工作,以党建的标准要求团(队)建设,推进了师德校风学风建设。</p><p> 在许许多多优秀教师党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入党,涌现出一批典型模范,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p> <p> 126中始牢记党的教育方针,终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使学校党建工作充满生机活力,极大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荣获民族团结模范单位称号、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市级平安校园,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等称号。</p><p><br></p> <p> 习近平总书记说,初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是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是迷途困惑中的责任与担当,是洗尽铅华时的恪守与坚持。</p> <p> 126中全体教师,秉承着教育初心,在对事业的无限挚爱中,绘制了一副永葆活力、永葆本色的七彩画卷,为国家、社会输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社会主义新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党建宣传片</p> <p>审核:刘志伟 陈妍</p><p>策划:李静 刘爽 王晶</p><p>撰稿:任永艳 徐小玉</p><p>编辑:盛美佳</p><p>发稿部门: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党政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