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津刘氏,留住乡愁的最佳锚点——埔东祠

刘界书

<p>图文作者:东津宗子房 刘界书</p> <p>  人必有宗,祭必有祠。</p><p> 祠堂,又称“宗祠”、“家庙”,是华夏“姓氏文化”的建筑载体,是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精神纽带,更是留住乡愁的最佳锚点。</p><p> 早期的祠堂,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兴建,到了明代中期,朝廷才开始允许民间百姓建祠堂,所以目前保留的古祠堂,就算较古老的,也多数始建于明、清两代。而潮州桃坑刘氏祠堂,单单始建于宋代的就有三座:一是向北祠(享祚堂),奉一世祖评事公刘表;二是向南祠(敦睦堂,因建在东津乡埔东自然村,又叫埔东祠),奉二世祖推官公刘默;三是向西祠(绍德堂)奉四世祖金紫公刘允。可见宋代桃坑刘氏先贤被朝廷重用的程度,同时也彰显这三座宋祠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p> <p>  向北祠和向西祠皆建在桃坑(现为桥东街道东湖社区),由宋而元,由明而清,几经废兴。国难时期,日寇于笔架山顶架设炮楼,抗日武装力量常以两祠堂为观察点,瞭望敌情、抵近侦察、抓舌头、探情报,使日军最初几次对意溪、文祠、归湖一带的扫荡几乎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的日军赶走了守祠及管理耕种祭田的宗子房几户人家,炸毁了这两座祠堂,并在桃坑周围围起了铁丝网,田不让耕、池不让渔。</p><p> 向南祠(埔东祠)建于东津乡中部,座北向南,面向桃坑,侧眺笔架。原奉二世祖文林郎化州推官刘默为首位之神位,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该祠同样几经废兴,后来长期用作村塾学校,由于年久失修,墙垣摇坠,70年代拆除屋顶,仅留断墙残壁。</p><p> 1993年底,澄海旅泰裔孙刘延勋君斥资65万港币重建。至1995年落成,成为桃坑刘氏当今仅存的大宗祠——“刘氏家庙”埔东祠。经商议,埔东祠奉祀之神位,伸追至唐.大理寺卿嵩公为埔东祠之最高祖考,以供闽粤及海内外各地裔孙共同奉祭。</p> <p>  2017年底,由族贤刘松波先生等倡议增扩建并带头捐资,东津和外地宗亲如刘绍喜先生等踊跃响应,共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东、西两条通巷,外埕平整美化,挖池蓄水围护栏,建设新的文体广场,至现今所见的规模。每年冬至节前三天,桃坑(东津)刘氏在埔东祠举行冬祭大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观礼。</p> <p>  本篇涉及主要历史人物简介:</p><p> 刘嵩,大宗122世,桃坑刘氏开基祖刘颖之父,原籍山西大梁河东,唐昭宗时官授大理寺卿,五代十国战乱时期,唐昭宗李晔派其往岭南,偕清海军节度使领兵分据广东,故刘嵩被推尊为刘姓入粤始祖。其长子刘颖在其父被逼害致死后,奔逃到老婆的家乡粤东潮州,相中了韩水之东的桃坑(今湘桥区桥东街道东湖社区),遂构庐隐居,成为桃坑刘氏开基祖。现存有清.康熙辛亥年(1671)重修的“刘嵩墓”,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刘默,大宗126世,桃坑二世祖。宋仁宗景估三年(1036)丁丑科中举五经,拜文林郎化州推官。公至孝,父丧三年,不履闺壶(指女子所处的内室),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七月初七终于官。宋理宗时期,朝廷为刘默与其父刘表于桃坑建有坊碑曰:“丛桂坊”。妣邹氏,以节义闻,赠“范阳郡节义夫人”,刘默和夫人合葬桃坑正面石狮头山尽头龙处,刘默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