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兰乃

<h3>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修复、陈列合浦汉墓出土文物为主,兼藏本地传世文物,藏品的种类丰富、历史悠久。</h3> <h3>馆藏文物多达5200余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77件,三级文物289件。文物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至两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以及当代的重要文物。<br><br></h3> <h3>文物种类涵盖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玻璃器、铁器、水晶玛瑙、琥珀松石、书画扇面、历代钱币、古瓷器、明清家具、古册籍、碑刻、竹木象牙工艺品等。</h3> <h3>馆藏文物以汉墓出土的带酒铜提梁壶、玻璃杯、六字铭文出廊玉壁、金、玉带钩、紫水晶长串穿珠等闻名于世,反映了汉代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悠久历史。</h3> <h3>合浦文昌塔。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马路对面的文昌塔,当地人也称为文笔锋、番塔,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一座八角七层旳叠涩出檐楼阁式的砖塔,高35米,塔直径10米,全塔由底向上呈锥状逐层收缩,显得挺拔俊秀。据说周围的密林里隐藏着闻名遐迩的古汉墓群。</h3> <h3>二千多年前,合浦就是汉代东南亚、南亚诸国贸易往来的始发港,是路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是我国南疆的繁华都会之一。</h3> <h3>纹饰精美的青铜器,最具浓厚地方特色的陶器等等,生动展示了汉代合浦地区汉越文化走向融合和统一的历程,而琥珀、玛瑙、琉璃等大量珠饰品,则见证了北部湾地区与域外开展商贸、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h3> <h3>秦汉时期,大批中原汉人迁居岭,“与越杂处”,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汉族文化,当时青铜文化在中原地区日渐式微,但在地属岭南,以越人社会为主的合浦郡,正处于相对鼎盛时期,青铜器在合浦的上层社会中广泛使用,优以精致繁缛的錾刻花纹光彩夺目。</h3> <h3>合浦汉墓随葬的青铜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与日常生活用器为主,种类有承盘、酒樽、鐎壶、食盒、魁、卮、杯、长颈壶、提梁壶、扁壶、熏炉、豆形灯、凤鸟形灯、动物俑及仓、屋,一类的建筑明器等,足以窥见这一时期合浦郡的生产技术和社会文化状况。</h3> <h3>西汉羽纹铜凤灯。一盏绣迹斑斑的铜灯,像是一只折颈回望的凤凰,灯座至于凤背上,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铜凤灯以动物油和植物油为燃料,点燃后烟雾顺着喇叭形灯罩进入凤凰腹腔,腹腔装有清水,烟雾经过滤再排出,达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的效果。</h3> <h3>铜马</h3> <h3>三足活链小铜盖壶</h3> <h3>承盘铜博山炉(西汉)</h3> <h3>西汉羽纹系链铜小扁壶</h3> <h3>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出土文物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汉书.地理志》详细记载了从合浦出发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这是我国第一条正史记载的官方对外远洋贸易航线。合浦汉墓出土大量的琉璃、琥珀、水晶、金花球等球饰,以及胡人俑作陶灯、波斯陶壶、铜钹等,都是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的有力物证。</h3> <h3>合浦还是沟通岭南与西南、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在承接商品的南北转运及中外交流的过程,其社会经济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h3> <h3>波斯陶壶</h3> <h3>滑石主要产自广西北部和湖南,这些滑石器在岭南汉墓出土,反映了合浦港通过内河水路与内陆腹地间的交通顺畅。</h3> <h3>廉洁丝路<br>合浦汉代三贤<br>费贻,东汉合浦太守,为政清简,爱民如子,开启合浦《五廉之源。》<br>孟尝,东汉合浦太守,革易前敝,求民病利,留下【珠还合浦】千古佳话。<br>马援,东汉伏波将军,忠肝义胆,固边安民,【马援通道】繁荣了合浦海上丝路。<br>丨</h3> <h3>合浦汉墓群简介,合浦汉墓群分布于合浦县城的东北、东南郊,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平均约5.5公里,总面积约70公里,把合浦县城三面包围起来。经勘察地表,现存墓葬封土堆1056个,大型的如金鸡领一座残墓,高近十米,底径达90米,一般的底薪也有10到60米,宛若座座小山包,棋布于这片宽广的土坡之上。根据以往考古勘察和发掘的经验预算,包括风土堆已消失隐藏于底下的汉墓,总保存量应有近万座。纵观星罗棋布于合浦县城的累累汉墓,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随葬品之珍, 不但可以推断合浦县城一带应是汉代合浦郡郡治和港口的所在地,而且可以从中窥见当年商家云集、市面繁华的景象。合浦汉墓群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汉墓群之一,对于研究汉代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和海外交通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四方岭二号墓为夫妻合葬墓。</h3> <h3>四方岭二号墓有各自的独立墓道,A墓和B墓分别由墓道、甬道、前室、耳室、后室和壁龛等部分构成,两墓之间由甬道相通。两墓道宽均1.5米,长度分别为9米、11米,墓坑深4.2米,前室高3.72米,墓室长8.98米,两墓总宽13.46米,墓壁为双隅,平砖顺砌与侧砖丁砌组合砌法,墓顶采用楔形砖双隅和四隅券拱顶。</h3> <h3>四方岭M36号汉墓是东汉砖室墓。<br></h3> <h3>四方岭M36号汉墓由斜坡墓道、前室、左右耳室和后室组成。前室是攻穹顶、耳室和后室是拱券顶。随葬品物器,前室有铜樽、铜提梁壶、铜鼎、铜鐎壶、铜三足盘、铜灯和滑石坊炉等。后室有铜镜、铁环首刀和水晶、玛瑙、琉璃串珠、五铢钱,以及陶仓、陶井、陶灶等,壁龛内置陶屋一座。左右耳室内置陶器,有罐、壶、提筩等。此墓未被盗扰,较完整出土器物40多件。此墓的规模,与已发掘的其它东汉墓比较属于中等墓葬。</h3> <h3>几何纹砖、鸟纹砖、刻划纹砖</h3> <h3>文字纹</h3> <h3>几何纹</h3> <h3>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合浦汉文化博物馆视察时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烈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