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涯最难忘的一堂课

曾经滄海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学生涯最难忘的一堂课</b></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文/曾经沧海</b></p><p><br></p><p>1964年8月下旬的一天,我满含深情地站在开往武汉的《东方红号》江轮甲板上。 任凭江风猎猎,吹拂着我的衣衫,舞弄着我的思绪。回眸远去的故乡,初次踏上人生新的旅途,内心是既兴奋,又忐忑……</p><p><br></p><p>在青春、年轻早已无可挽回,只留下点滴不甚清晰回忆的今日,我想,与其泪眼婆娑地去祭奠逝去的光阴,还不如重拾一些大学生活中零星片断,采摘几朵青春在校园里绽放的无名小花,以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p><p><br></p><p>上课,相信对每个学生来说都不陌生,岂止不陌生,简直太熟悉了:端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潜心聆听教授或讲师们讲课,手中的钢笔唦唦唦地记下行行笔记……</p><p><br></p><p>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也曾上过无数堂课。但此时此刻还能留下些许印象的几乎没有。唯有一堂课是例外,它让我至今仍念念不忘。</p><p><br></p><p>那是堂什么课呢?讲课的老师又是谁呢?</p><p><br></p> <p>且把日历翻回到五十五年前。</p><p><br></p><p>那时我在华中工学院(华科大)机械一系学习。1964年进校后的迎接新生晚会上,马学礼曾一展歌喉,他那纯正、高亢宽厚的男高音,把一曲“乌苏里船歌”唱得满座喝彩,掌声,“再来一个!”的呼叫声一时不绝于耳。后得知这位全国劳模是由组织上于1960年调至我们系工农班学习的学长。与他一起来的都是湖北省从各企业的劳模、青年突击手里万里挑一,破格选送来大学深造的技术尖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是行业里的“工匠”。可能年龄的关系,虽然同处一宿舍楼,但基本上不打交道。</p><p><br></p><p>他们中有一位堪称“大国工匠”,其大名用“如雷灌耳”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就是在当年湖北家喻户晓,在全国也赫赫有名的全国劳模,青年突击手——马学礼!</p><p><br></p><p>马学礼,是1955年从沈阳调至武汉重型机床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学礼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其中“内孔梢胎”被称为“马学礼胎具”,至今仍在全国使用。</p><p><br></p><p>1958年9月,毛主席到武重视察,马学礼受到主席亲切接见。1959年,马学礼出席全国“群英会”,被评为全国劳模,并接受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p><p><br></p><p>“照马学礼那样干”也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响亮口号!</p><p><br></p><p>当然,作为同一个专业的“同学”,结识他,不是在操场的单双杠旁,尽管他喜爱此项运动;也不是在各种晚会上,他那独有的男高音,曾倾倒无数歌迷;更不是他那北方人近1.9米高大的身材,特别是那两条长腿。——哪是什么呢?</p><p><br></p><p>是他给我们上的一堂课!也正是这一课,让我们有幸结识了他。</p><p><br></p> <p>那是1965年的一个下午。在东一楼215,偌大的阶梯教室里,满端端地坐了我们年级我们专业五个班近150名学生。座椅是右手边有一扶手兼写字板那种,可以搁在上面记笔记。</p><p><br></p><p>系里特邀马学礼同学给我们学生上的课是:讲讲他是如何搞技术革新,如何成为“发明大王”的!因为是讲他自己的事,所以没有教授们上课必备的教案,他面前的讲台上只有一片纸,上面可能写有提纲之类。</p><p><br></p><p>他讲道:武重加工大轴类零件的工段,接到一批滑枕。按当时的工艺规程操作,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原材料浪费严重,令人心疼。</p><p><br></p><p>马学礼说:“我不停地琢磨,睡在床上也想着怎么改进工艺。”随后,他画图纸、找原料,终于造出了厂里需要的“套料刀”,原本3个人干的活,后来1个人干就行了,而且1个工人还可以同时看两台机床,使加工一根滑枕的时间由30多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还节省了当时十分宝贵的原材料。</p><p><br></p><p>“开动脑筋,多琢磨,怎么把事做好?”是马学礼在讲课中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也是他这个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却能爱国、爱岗,敬业、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的原动力。</p><p><br></p><p>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说,搞技术革新,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大家都能做得到的!</p><p><br></p> <p>他举了一个例子:他们车间有台关键设备经常出问题,故障频频,检修很麻烦,给工厂造成很大损失。厂里的技术人员,领导,工人一筹莫展,就是找不到原因。只能对付了干活。爱观察,喜琢磨,肯动脑筋的马学礼工余时,在设备前一呆就是几个小时。</p><p><br></p><p>经过好长时间的潜心观察、琢磨,有次马学礼告诉领导,他找到原因了,请求领导让他试一下,因为当时他还没有绝对把握。</p><p><br></p><p>他掏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垫片,垫在设备的某个部位,奇迹就出现了,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p><p><br></p><p>此举让在场围观的职工张开着的嘴,惊讶得半天硬是合不拢!是设备本身的设计缺陷所至?还是安装出了问题?尚且不得而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马学礼解决了一个别人解决不了的大难题!</p><p><br></p><p>“一个小小的垫片,垫到适当的位置,就解决大问题,就是一项大革新!你们说简单不简单?”他用优美的男高音问我们这些坐在他对面的傻勒吧唧的同学们,“技术革新神秘吗?”</p><p><br></p><p>他自问又自答:“其实一点也不神秘!”进而他鼓励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琢磨,事情要做就一定做好!</p><p><br></p><p>近三个小时的课,很快就在不知不觉中到点了,但同学们依然意犹未尽……</p><p><br></p><p>在太阳的一抹余晖,偷偷照进教室,投射到马学礼魁梧的身躯上时,我突然觉得,我们的这位“同窗”突然间显得更加高大了!简直太伟大,太不可思议,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没有“粉丝”一说,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大家应该叫作“马粉”了吧!</p><p><br></p> <p>这堂课对我的影响,比之德高望重的教授和口若悬河的讲师们,可以说丝毫都不逊色!因为它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p><p><br></p><p>“开动脑筋,多琢磨,怎么把事情做好?”他朴实的言语,也就成了我的铭之座右。</p><p><br></p><p>在日后,我对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机械设计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並把它从谋生的“手段”,上升为钟爱的“事业”。近者,让我从此喜欢上小改小革,开动脑筋,沿着创新之路,一步步走到后来的拥有几十项专利授权;远说,自己也从区区一无名之辈,到在曾经从事的行业中小有建树!</p><p><br></p><p>从五六十年代崇尚劳动模范,崇尚献身精神,到现今的崇拜权力,崇拜金钱,崇拜老板,盲目追星,以自己是某某的粉丝而炫耀于人……,毫无疑问,价值观发生了裂变,或说是嬗变,在部分人中已成为不争的现实!</p><p><br></p><p>但是,若问当今的国企还或民企里,最缺什么人才?我想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不缺徒有虚名的大学生,最缺的是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内的创新型人才!最受欢迎的是象马学礼那样的能工巧匠!</p><p><br></p><p>如果说:“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这“四见”精神是当年全国劳模马学礼的象征。那么现在还需要这样的精神吗?我想,起码不应该是:见困难就躲,见荣誉就抢,见先进就贬,见后进就乐——因为少了个抢饭碗的啊!</p><p><br></p><p>“照马学礼那样干”是那个时代最响亮口号,难道不应是新时代“大'国工匠”应有的劳模精神吗?</p><p><br></p><p>是马学礼,是马学礼的这堂课,引领我一次次搬开横亘在我面前的这样或那样的“拦路虎”,让我消除了对一些未知领域的神秘感,找回了自信,增强了我什么都想去“试一试”的探索勇气。进而养成用独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人生……</p><p><br></p><p>马学礼,国之工匠,历史不会遗忘你,我也会永远记住你,记住那堂课!</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图片取自网络)</span></p>

马学礼

全国劳模

一堂课

琢磨

技术革新

开动脑筋

我们

男高音

工匠

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