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的“吉祥缸”

毛宪民

<p>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论是在其“外朝”或是“内廷”的宫殿庭院及东、西六宫长街处,设置着无数引人注目的“吉祥缸”(也称“太平缸”)。</p><p><br></p><p>吉祥缸有铜缸和铁缸两种,其质可分“镀金海”铜缸、青铜缸和铁缸三类。</p> <p>皇宫各处陈设吉祥缸的大小、多少,是随环境而定的。如太和殿、保和殿及乾清门处各东西两侧,陈设的都是“镀金海”铜缸,而在东、西六宫等庭院及长街上所陈设的就是较小的青铜缸或铁缸了。它们既是美化宫中的装饰品,又是必不可缺的消防器材。</p><p><br></p><p>古人将吉祥缸称赞为“门海”,盖门海者,门前大海也。古人相信,门前有大海,就不怕闹火灾。这些吉祥缸常年备储清水,一旦宫中失火,即取最近处的吉祥缸内水扑救之。</p><p><br></p><p>对明清皇宫所铸造的吉祥缸如何区别呢?</p> <p>明代吉祥缸用铁或青铜铸成,特点是上奢下敛,缸周围有明显的相铸痕跡,两耳上系加铁环,虽古朴大方、但工艺较为粗糙。</p> <p>清代则铸成“烧古”青铜缸,看去表象凃上了一层乌亮的青漆,典雅古朴;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等处十八口“镀金海”铜缸,铸造精美雅致,外表富丽堂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腹大口收,缸面光滑,工艺精细,两耳被装饰为兽面纹铺兽铜环。</p><p><br></p><p>这种“大清乾隆年造”的“镀金海”铜缸,据清代宫中档案记载,直径五尺(清尺,约一点六公尺),每只缸高约一点二公尺,约重三千三百九十二公斤;而一般青铜缸直径四尺(清尺,约一点二八公尺),每只缸高约一点二公尺,约重二千一百六十六公斤。五尺直径的大铜缸。每口的铸造费用约合白银五百多两。</p> <p>紫禁城内大小吉祥缸,一年四季都储满清水。</p><p><br></p><p>清宫规定,每日由关防衙门内管领率领苏拉(满语,即宫中差役)进内廷添水;外朝的吉祥缸,每日由宫中激桶处苏拉将缸水添足。</p><p><br></p><p>总管内务府派司员四人负责管理,每五天检查一次吉祥缸储水情况。</p><p><br></p><p>北京冬天气候寒冷,每年上冻之前,每个缸都套上一层厚厚的棉外套;每岁小雪节,要在吉祥缸上安设缸盖,盖中设铁屜,贮火融冰,在缸的下边置放通红的木炭,昼夜不熄,防止结冰。待到第二年惊蛰大地春回时才撤火。</p><p><br></p><p>所用的木炭,都是优质硬木精心烧制而成,没有气味和烟尘,以保持皇宫大内整洁安全。</p><p>为了便于冬季生火,所有的吉祥缸,都架在专制的汉白玉石圈座上面。石圈座一般是由四块或多块弧形石围组而成,其大小刚好与缸底一样。石圈座一般高约三十五公分,也有稍矮一些的。每个石圈座的内侧都留用有一个豁口,供添放炭火之用,谓之“熏铜”或“熏缸”。</p><p><br></p><p>此项差役,由宫中“热火处”酌量气候寒暖”传之太监掌之。</p><p><br></p><p>清代中期,紫禁城皇宫内有大小吉祥缸三百零八口,而如今故宫内吉祥缸仅存有一百零八口了。</p> <p>备注:</p><p>拙文借助美篇平台,敬献予美友和亲朋好友们。</p><p><br></p><p>《紫禁城内的“吉祥缸”》,原载1992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御苑撷翠”专栏。台湾《故宫文物月刊》1995年5月第146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