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是这样的

罗苗

<p>今天的天气不太好,夜里稀稀拉拉的下起了小雨,半个月前定好要来苏州东山,我们仍是风雨无阻的前行。</p> <p>这是朋友苏州老家的新房子,我们一行五人来到这里,从楼上观看到楼下的老房子,听朋友韩季平说是老菜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p> <p>这是朋友韩季平的新家,门外的枇杷树。</p> <p>小菜场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公共设施建筑。两幢房屋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均为四坡歇山造,小青瓦屋面,面阔三间,进深六界,构架为圆作穿斗式,每间檐柱及中柱均为砖砌包柱做法。屋前有院,应为当年使用时的公共空间。</p><p>与江南水乡建筑风味略有不同的是,院前的一座西洋式砖门楼,可谓中西合璧,别有风味。其建筑样式与顶部的装饰手法,非常清晰的反映出上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本土建筑师在一个公共设施上的审美情趣;如果再考虑到,东山虽地处苏州郊外,但却因书香浓郁,曾“出产”过大批现代知识分子及开明乡绅,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小菜场门楼,正是当地百姓开放心态的一个极好例证。</p><p>殊为难得的是,门楼额内镌有“中区小菜场十八年仲秋”一行字,是小菜场建设时间的绝对纪年。门楼前水涧上架设的一座单孔洋灰水泥桥,更令整个建筑仍然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p> <p>幽静的小巷</p> <p>从楼上拍下的菜场屋顶,是不是别有一番情趣。</p> <p>石桥是东山镇后山的一个自然村,村以桥名,后习呼为石桥。村内居民以种植花果为业。目前村内交通较为方便,环山公路可直达村内。石桥亦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根据《重铺坪磐官路记》碑文记载,南宋时当地已形成村落。清道光五年(1825)里人徐学巽、叶长福创办东西山间义渡,设码头于石桥,形成集市。街长50米,有店铺10余家,持续30余年。民国时期设石桥乡,此地为乡公所所在地。</p> <p>目前古村内仍有明清民国建筑近10余处,文化积淀较丰厚。但小菜场形式的商贸建筑,目前有绝对年代的仅此一处,十分罕见。</p> <p>莱场门外有一棵老银杏树。</p> <p>石桥上湾村十六号和二十六号。</p> <p>苏州园林亭台阁楼、假山池沼独具特色,清新、柔美,成为园林建筑的经典,名誉全球,当然,作为最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仅仅是园林建筑远远不够,其自然、人文景观也相当丰富,比如虎丘山、周庄、同里都是其响当当的名片,也有一些古村落,诸如石桥村,老建筑颇多,却未开发,不为人知。</p> <p>苏州吴中区的东山镇,地处太湖旅游区的半岛上,在其后山偏西部,碧螺峰石桥村,距镇上约11公里,是一座始建于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古老村庄,村内名胜古迹众多,多以明清时期的民居为主,特别是村内的震泽底定桥,是一座单拱石桥,历史最久远,所以用它命村民。</p> <p>东山的古村落比较多,虽然是古村,却是瓜果飘香,石桥村也不例外,村外大量种植批把树、银杏、杨梅等等,使得村庄格外清新,进入村庄,小巷深深,青石板道路两旁矗立着十几处明清时期老建筑,彰显古村落悠久历史,村庄虽然紧邻景区,却未开发,原生态味道十足。</p> <p>这是一座很小的石板桥,桥面很窄但桥身很宽有四板石板拼装成桥面,可以说沒有朋友介绍无人会注意这座桥,太小太简单但它却很久远。我想一定也很有故事。</p> <p>到石桥村体验原滋原味的古村落,观看历史底蕴丰厚的老建筑,不得不说村内的老石桥,石桥位于浜场敬德里前涧上,始建于南宋绍定五年,距今接近800年历史,石桥规模不大,是一座单孔石拱桥,石桥上面盖有简陋的亭子,由四根碗口粗壮木头支撑,当地人又叫亭子桥。</p> <p>石桥村的亭子桥虽然历史悠久,但确实太小太普通,但作为石桥村的主要景观之一,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历史悠久,见证了石桥村的前世今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