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水彩画家:华宜玉

宋之声

<p><br></p><p> 文/宋之声</p><p><br></p><p> 下午抽空儿去了趟书店,本意是想去历代国画家画册展台,选一本水墨画家的专辑来读的;结果,在途经水彩画类书籍的展台时,看到了一本《华宜玉水彩画精选》。</p><p> 首先是该专辑,其封面的有关描绘北京大前门的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其对于绘画对象——前门建筑暗部的处理与艺术表现,的确是深深地吸引了本人;其运用色彩的能力,的确令人赞叹!继而,为使人能够拿起该水彩画集,阅读其绘画思想的文字,翻阅、欣赏她老人家其它的作品,带来了契机。</p><p> 华宜玉,1922年生人,卒于2005年,享年83岁;出生于书香门第。中学时代,曾受教于和萧三、丁玲同时代的延安老艺术家的传授与指点。早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属于老一代艺术家中的一员。生前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p><p> 因其幼年时期对柳体楷书书法的喜爱,故书法功底深厚,以及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热爱,以水彩画为载体,融入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技法,于写意的绘画特点中,有关书法,以及中国绘画的骨法用笔,深谙其质。</p><p> 该画辑的前言,系该画家生前的自我解读。阐述了她自己的绘画思想、艺术追求与艺术技法特色。读毕,再去观摩她的具体作品,其艺术表现特色,大体涵盖其中,但也有意外;即她的绘画作品,有介于水彩与国画之间者,且忽略细节的大写意的写生作品,其与其他的女性画家比起来,有着一定地不同!更也许,这便是她于年轻时期,便鹤立于众芳之中的、极其独特的方面吧!</p><p> 大笔写意,不乏精细之作;暗部与主体背景,以及对于主体建筑所处环境、季节的渲染,独到之处甚多!</p><p> 华教授,实是为数不多的女水彩画家之一。为师数十载,画艺深厚,桃李满天下!实为老艺术家之中的一枝独秀所在。</p><p> 其将中华文化、中华艺术,融于唯美主义、名胜古迹方面的华彩表现,基本贯穿在了她一生的绘画思想与艺术实践当中。</p><p> 该专辑,实为其六个子女的孝敬之出;此犹如梵高之弟,于梵高逝后的努力……实为中华艺术与人类艺术的弘扬,做出了贡献!</p><p> 画家杰出,子女弘扬;此正是该专辑得以面世的最佳理由。</p><p><br></p><p><br></p><p> ——写作于2020.11.23(周一)</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