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鸡

北平

<p>  “线鸡嘞,线鸡!”,自儿时记事起,每年的盛夏,总会有人肩扛一个网子,胸前挂着线鸡工具的人走村串户线鸡。</p><p> 线鸡,也叫阉鸡,父老乡亲之所以叫线鸡,我想可能是源于阉鸡时用一根线缠出鸡“肾”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喂鸡,春天一过,母鸡开始抱蛋,二十天左右,小鸡被抱出来。</p><p class="ql-block"> 初生的小鸡很可爱,毛毛茸茸的,一个月后,羽毛长得丰满起来,黑色的越长越黑,黄色的有的变麻、变黄,有的变白。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鸡逐渐长出尾巴和鸡冠,此时可以分辨出鸡的公母来,鸡冠大的是公鸡,鸡冠小的是母鸡。</p> <p class="ql-block">  再过一个月,小鸡就长得十分可爱了,像情窦初开的“姑娘小伙”,小公鸡头戴花冠,身披五彩缤纷的霓裳,不时用童声“咯咯一一咯一一”高歌一曲,以赢得小母鸡的一片芳心。</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盛夏,正是线小公鸡的最佳时间。线鸡这活是有技术含量的,有点像医学上的外科手术,不是每个人都会,绝大多数人家都会花钱让线鸡的来线,哪怕有的小公鸡差不多长成“骚公鸡”了,那也只能干等着。</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大队汪赵湾有个线鸡的男人,四十出头,不太茂盛的头发从前梳到后,油光水滑,其有着高超的线鸡技术,鸡在他“手术台”上易于反掌,一眨眼功夫就线好了。每年的盛夏总扛着线鸡工具走遍大队的各个村子。每到一个村,家家户户听到其吆喝声都会从屋里赶出来喊他去线鸡。</p> <p class="ql-block">  鸡子大白天一般很少待在家里,大多跑到屋外,有的在屋前屋后觅食,有的歇在树荫下,还有的在地上灰里面打滚。要线鸡,主人有的是办法,手抓一把谷,嘴里不停喊“鸡,咯咯咯……”(注音:咯读Io),边喊边把手中的谷撒一点地上把鸡吸引过来,慢慢把自家所有的鸡逗到屋里去,把门关上,鸡便成了瓮中之鳖,再把大门开一条缝,线鸡的用网子在外面挡着,主人在屋里赶,鸡便乖乖入了网,捉出母鸡,留下要线的小公鸡。</p> <p class="ql-block">  线鸡场面很热闹,大人小孩都喜欢围观,眼睛盯得溜圆。线鸡的师傅坐在方凳上,腿微微张开成标准的弓步,在腿上平铺一块帆布,帆布上放上专用线鸡的架子,架子外形有点像一支弓箭。被线的鸡可以安安稳稳固定在架子上。</p><p class="ql-block"> 师傅把要线的小公鸡从网子里抓出来,小公鸡会在手上挣扎几下,“哎哟、哎哟”叫上两声,瞬间就被服服帖帖地安在架子上不能动弹。师傅左手非常娴熟地拔掉小公鸡大腿与胳膊之间腹部的鸡毛,用左手食指按着拔掉毛的地方,右手用形如镌刻的锋利刀切一条大半寸的口子,放下刀子,再把架子上两个带橡皮筋的钩子把刀口崩开,右手拿出一个专用金属小汤匙深入到鸡的腹腔内,像探地雷一样找到“肾”,继而把鸡的两个“肾”搲在汤匙中,接着把前面带圈的尼龙线工具深入鸡腔内把汤匙上的“肾”缠出体外,用刀切除,松开架子,把鸡翅往鸡两侧一合,扔在地上,任其奔跑,一只鸡就线完了。</p> <p class="ql-block">  线过的鸡伤口不用做任何处理,靠鸡自身愈合。线好的鸡因为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体重会增加很快,鸡冠变得越来越小,如母鸡鸡冠一般,而羽毛油光靓丽,与公鸡相比毫不逊色。</p><p class="ql-block"> 被线过的鸡我们叫“线鸡”,“线鸡”往往一年能长成熟,而且肉质细嫩肥美,是逢年过节餐桌上招待客人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线鸡”除了做菜外,还可以引小鸡娃,别看它长的五大三粗,带起鸡娃来有时胜过母鸡,因为其体大,能抵御外来的侵略,为小鸡遮风挡雨优势更加明显。所以有经验的人总会在春节省下一只留着来年带小鸡。</p> <p>  北斗星移,寒来暑往,离开故乡已四十多年了,儿时“线鸡嘞,线鸡!”的吆喝声时常在耳边回响,浓浓的“线鸡”汤总在舌尖上缠绵。线鸡不只是儿时记忆中的一个热闹场面,更蕴藏着当年父老乡亲生活的勤劳。</p><p> 故乡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永远珍藏着游子道不完的情和讲不完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