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1月23日,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全县小学数学教师齐聚五原县第四小学,开启了一场深远而有意义的培训。</p> <p>在开班仪式上,首先赵军厚局长作出了重要讲话,对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寄予了满满的嘱托:</p><p>1.认识到本次培训的意义,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本次学习。这也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p><p>2.讲究学习的方法。转化思想,树立问题导向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p><p>3.倍加珍惜本次培训机会,争取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迈进!</p> <p>李兆嵩班主任作出具体要求:</p><p>1.关注学习过程。重视本次集体备课,从一次次磨课中进步。</p><p>2.关注差异。在同课异构中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p><p>3.关注成长。在学习后要有所感悟,为今后的发展作出规划。真正的做到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p> <p>很幸运孙贵合老师又一次光临五原县与我们共同学习,慢“漫”学数学揭开了本次培训的帷幕。慢是告诉我们教育不可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应该放慢脚步。漫则是发现数学中的美,让学生有兴趣一直学下去。</p> <p>一、慢是读懂学习过程。学习的过程远重于学习的结果,我们要重表,更要重里。给孩子更多方法上的指导,培养孩子质疑问难的能力。例如在交换律这一课中,证明减法没有交换律时,引导学生利用举反例来证明。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是“助产师”,即帮助学生把知识自己学会,能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p> <p>二、慢是打破定式思维。通过观看给小鸟喂食的小视频以及判断轴对称图形等环节,告诉我们上一秒是本能,下一秒才是教育,我们需要培养打破前人框架的学生。</p> <p>三、慢是全新的视角。通过举例三角形的分类、乘法分配律以及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让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变与不变的问题。</p> <p>四、慢是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让孩子学会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会知识背后的东西更加重要。</p> <p>下午,各个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集合》一课,大家各抒己见,讨论气氛热烈。</p> <p>由一组、六组、七组、八组派代表上台说课,对本组一下午的备课成果做了详细的汇总。</p> <p>金丽君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研课、说课做详细的总结。她用简洁、精炼的语言阐述了备一节课要做到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作为数学人,要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研究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确立课程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p> <p>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天的学习过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带着收获继续思考。</p><p>感悟——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