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幼儿教育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对于幼儿来说,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他们并不是太了解,但是我们应该要从小教育他们关于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要让他们懂得尊重性别,知道男孩女孩的不同。</p> <p> 我们中班年级组老师,针对这方面的教育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健康教育课《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p> <p> 首先,老师引导小朋友们开始思考,自己身上有哪些部位,并且哪些部位是不能被别人触碰的,告诉小朋友们,不能被触碰的部位叫做“隐私部位”。</p> <p> 直接从外表分辨“披着羊皮的狼”确实挺难,我们转而教孩子如何识别坏人的“坏行为”在此之前,需要先教孩子认识身体,并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p> <p> 对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非常坦然地告诉孩子: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女孩的胸部,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p> <p> 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如果附近有很多人,一定要大喊,“”救命,我不认识你”,如果附近人很少,一定要先想办法离开,去人多或者安全的地方,对坏人是可以说谎的哦。</p> <p> 五大警告原则</p><p> 1.视觉警告 👀</p><p> 任何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TA的隐私部位,都是不对的!</p> <p> 2.言语警告。</p><p> 不光不能看,而且也不能说。任何人讨论你的隐私部位,这也是错误的!</p> <p> 3.触碰警告。</p><p> 如果有人试着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要你触碰TA的隐私部位,这是违法的!</p> <p> 4.独处警告 。</p><p> 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有陌生人给你糖果,千万不能接受,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去。</p> <p> 5.拥抱警告 。</p><p> 如果有陌生人想亲你、抱你都不要答应,那是很危险的!</p> <p> 这五个警报都是危险信号,我们要孩子明白,当有人对他做出这5种行为任意之一时,他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个坏人,要勇敢地对他的行为说“不”。</p><p><br></p> <p> 那么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人可以亲近我们呢?</p><p> 1.爸爸妈妈可以!</p><p> 不过,只能在必须帮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隐私部位受伤的情况下才行。爸爸妈妈也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p><p> 2.组建“爱心圈”名单里的也可以!</p><p> 除了最亲近的亲人之外,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个“爱心圈”名单,如:爷爷奶奶等,这个名单上的人是可以拥抱、亲亲的,是孩子喜爱并信任的人。列好“爱心圈”后,孩子就可以安全踏实地享受亲人、长辈、朋友的关心和爱了。</p> <p> 老师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及隐私部位,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幼儿良好的身心发展。愿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