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家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家访的过程,有利于老师们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从而为每个孩子寻找更适合的教育路径。通过家访,教师也能够丰富教育实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内涵。家访也有利于家长向学校提建设性意见,助推学校更快更好健康的发展。11月22日,在张进才校长的带领下,覃怀初中部全体班主任到孟州市进行家访。</p> 初一年级 <p>初一学生年龄小,对学校生活可能有些不适应,家长与任课老师认识沟通的时间也较短,张校长亲自带领初一班主任进行家访。</p><p>张校长和朱来军老师、黄淑娟老师到贾熠姗、张浩楠、吴耿优、李翰睿、白依晴等五位学生家,询问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身体,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每到一家,张校长都会关切的问学生在家的表现,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孩子做些家务,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并给孩子们提出殷切的希望:勤学、善思、好问。树立自信,为实现清北梦努力。</p><p> </p> <p>在李翰睿家,李翰睿与张校长谈国际局势,谈美国大选,谈中美关系,谈海峡两岸,张校长与孩子亲切交流,深入浅出跟孩子分析国际形势,讲的很精彩。孩子很佩服,为校长鼓掌,校长很高兴,为孩子点赞!李翰睿家长对覃怀领导的亲切务实、对老师们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给予高度评价。为进一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张校长强调一定坚持观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p><p>张校长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非常关注,在张浩楠家听说孩子晚上在家学习到很晚,给孩子讲了覃怀的“三锻造”(锻造最强体魄,锻造最强品质,锻造最强大脑。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强调健康的重要性,强健的身体是学习的保障。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登山、去博物馆、科技馆,到公园散散步等,鼓励家长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谈话中,张浩楠家长感慨万分,由衷地说:“选择覃怀初中是正确的,选择大于努力。”</p> <p>班主任黄老师在贾熠姗家,为孩子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法,家长很感动,主动提出本周到校陪读,让孩子重拾自信。</p><p>杨晓攀老师、刘海翠老师、吕佩老师、王玲老师也深入到申梦豪、薛巧义家中,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鼓励孩子多与家长沟通。如在申梦豪家中,老师们对他提出要求,平常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困难及时向老师反映,学科知识点不可不懂装懂。薛巧艺同学经过走访老师们了解了家庭情况,更怜惜关心孩子。同时给孩子也是提出要求要主动发言,积极参与班级活动。</p> 初二初三年级 <p>初二初三年级由郑晓燕主任带队,家访的主要内容:1、了解学生周末在家的自主学习情况:作息时间、兴趣特长发展、自主阅读书籍等;2、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了解孩子近期学习的困惑或问题有哪些;4、感谢家长朋友对覃怀初中的信任,把孩子送来我们学校。</p> <p>张芳芳武安敏老师到初二李浩鑫、汤昭祎、张增焱、周瞳、陈霄、汤深家中进行家访。每到一家,张老师和武老师都会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询问家长对任课教师和学校的建议。在陈霄同学家中,老师们看到陈霄在客厅认真学习,家长说现在周末没有布置作业,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查漏补缺。陈霄家长一再称赞学校的管理,希望孩子能更大胆一些。在李浩鑫家中,浩鑫爸爸详细介绍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对孩子近来的进步感到开心,非常感激老师们的家访,希望孩子进取心强一些,学业上有更出色的表现。在周瞳和汤昭祎家中,老师们着重谈关注孩子青春期的特殊心理,做好亲子沟通,用心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张增焱家中,了解到孩子在家主动劳动,是难得的小暖男,家长和老师都赞叹不已。在汤深家中,家长非常重视这次家访,提前列出孩子在家的种种表现,与老师进入深度交流。</p> <p>郑晓燕老师、李晓峰老师、吕艳慧老师深入初三同学家中进行家访。郑晓燕老师在倪正航与家里与其父母倾心交流,既肯定孩子的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又与家长达成共识:引导孩子关注学习中的细节之处,真正做到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p><p>郑老师和吕老师在与李璨家长交流时,肯定孩子的勤学善思,积极努力,特别是在语文上的优异表现,同时也提醒孩子树立自信,为实现清北梦努力。</p> <p>吕艳慧老师与米豪然妈妈交流时说:孩子很聪明,只是近段时间思想出现了偏颇,学习自信心不够强,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帮助他深入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p><p>郑晓燕老师来到生病在家的苗炎格家里,关切地询问她近来的身体恢复情况,多次交代学生要吃好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同时要加强锻炼,争取早日返校上课。</p><p>张校长和李小峰老师在与初三学生王帅智家长沟通时说:“孩子很懂事,情商高,下一步家校需合力,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p> 最后一站 <p>孟州家访的最后一站,是孟州桑坡镇的白依晴同学家。张校长在路上就开始了解白依晴同学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一进门,张校长亲切地和家长握手,反复地强调民族一家亲。白依晴同学品学兼优,是桑坡镇唯一一个考上覃怀中学的孩子,桑坡镇学生不敢想的事情,白依晴做到了,谁提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夸赞,更是对我们覃怀中学的高度认可。张校长鼓励她立大志,上清北,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学习建议:勤学,善思,好问。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向课堂要效率,在下次考试中再次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p> <p>家访每一家,家长都很激动,小孩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老师家访过,尤其校长带队家访,更是没有听说过,家长说我们一定会好好宣传覃怀初中精英班,把孩子送往贵校,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这里的孩子以能考上覃怀初中部为荣。孟州家长的高素质、对孩子的严要求、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理解也深深感动了我们一行人。我们再次意识到:教育的过程,不止于教书,更重在育人。育之道,人为先,需要相互理解,需要心灵互通。从这个意义出发,家访不仅有助于促进交流、加深理解,也能让教育理念与方法变得更加鲜活、更为温暖。但现实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访逐步淡出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变成了“稀罕事”。然而,“键对键”毕竟不同于“面对面”。电话里、网络上的寥寥数言,无法替代一次真挚的握手、一个会心的微笑,更不必说一场真诚深入的促膝谈心。</p><p>移动互联时代,技术的进步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教育的内核却始终如一:善于激发唤醒,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就能找寻到教育最宝贵的价值。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师与生的磨合,心与心的交流。只有师生融洽,心灵相通,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p><p>这个初冬,我们覃怀初中部班主任在张校长带领下用真诚凸显家访最本色的教育初衷。我们叩开的,看似是一扇扇家门,连接起的却是家校之间的心桥。一个个脚步的印证,一次次心灵的交错,让我们的教育更具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