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一一中华六朝名都,千年国际陆港

梦溪

<p>  大理是唐代、五代、两宋时期南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大中六个地方王朝的都城,以500多年的建都史与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等成为中华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古都城市,是同时连接茶马古道及西南、西北、海上三条丝绸之路的文化、宗教、经济贸易交流中心。</p><p> 大理,汉代称叶榆。公元764年,唐代南诏在此建羊苴咩城,又称紫城。公元779年,南诏迁都至此。宋代大理国仍以此为都城。历唐、宋五百多年至元代,这里一直是云南及滇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将原城改为方形城,城四面建城门楼,四角建角楼,城内建“五华楼”。现大理古城基本保留了明代格局,残存部分城墙,南北城门楼为公元1984年重速。</p><p> 大理、吴哥、顺化、曼谷等城市是东南西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古都,尤其是大理作为8一一12世纪南诏、大理国等中国地方政权王朝的都城,其规模宏大、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是当时经济、文化、宗教交流的中心之一。</p> <p>杜文秀元帅府,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云南提督府衙门,一八五六年杜文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战大理府城后,在此设元帅府,直至一八七二年起义失败,历时十八年,后恢复为云南提督府衙门。</p><p> 原建筑有大门、二门、正堂、议事厅和南北花厅、书房及四周城墒,现仅存议事大厅、大门和南城墙约100米、二门、正堂为一九八六年重建。</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