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次香馥,不舍画梦

桐语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流年寂寞,唯文字知心解意。用笔触换一次记忆,用思想换一次释然。于一方异途的秋风亭色中,任桂花飘雨,清露烹茶,随笔散记,岁序澄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桐语题记</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寂静的只有那被撑起的素盖和素盖下方的藤椅木桌。从走进到离开。它似乎见证了一切,但一切仿佛又与它无关。这里没有雕梁画栋和亭台楼榭,但所有的布局无不透露着一种智慧和修为。虽说修为早已侵漫在时光的脚步中,而智慧一直在空气中回旋舒袖,并且不断散发其特有的气息,呈现其无穷的魅力和延续。</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知从何时开始,悄然兴起的民宿,成了人们旅途中喜欢停留的驿站。一直认为,民居应带给我们的已经不是只满足于吃住和娱乐的一种形式,更多的还应该突出体现地方特色以及个性文化。在两年前去安徽阳产土楼,就被当地民居的那种独特的文化理念所吸引,一直垂涎于那种氛围之中。深深的迷恋之余,有更多的想念。不曾想此次踏入杭城,一脚便迈进了满觉陇内掩藏着的民居小巷,当你漫步在窄窄的小巷里,一边慢慢地走,细细地看小巷两边的民居都各具特色,然而,在距离满觉陇东入口处大约300米的下满觉陇路85号,豁然出现的黄色灯箱吸引住我的视线,那娟秀圆幼的字体上鲜明的透露出主人的文化与品味,清晰的两个字“取舍”,更是让我回心也回味。我习惯性的出句到:“取酒须勤醉,圜舍亦流荒”。</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一个花息不屑,且桂雨飘香的季节遇见取舍民居,想必也是一种缘分和修为。如果不是被取舍之名当中的禅意所牵引,而今也已成擦肩而视的遗落。从取舍民居在满陇桂雨飘洒的时刻里进入视线的那一瞬,就已经根植于我的趣点,一种想去了解它的愿望油然而起。</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庭院里轻烟疏淡,草木清润,无有历史,亦无苍凉。站在院落的中央,仰望那一方规规矩矩的天际,屏声静气,方可体会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而院落的普遍性和固定形式,就今天看来,就此刻站在取舍民居的院落中央,感觉是那般的恰当与惬意。取与舍,相和相谐。正可谓:取次花枝懒回顾,不舍满陇桂雨丛。 这取与舍之间的意味也许正是主人詹峰、吴楚红夫妇的一种禅修心得。</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数十次赴约杭城,已经习惯性的用思想度量它的厚度,却从没有度量过它的长度,当翻开杭州地图时,突然发现,其实杭州很小,小到你在西湖边上走,几乎没走几步就能走入一个景区。不过,杭州好像又很大,大到一张纸,都写不下所有的景区名字。光是西湖沿岸的景区,居然就还要用十景和新十景来区分。而满觉陇则是后者居上,从西湖出来走进满觉陇,再进入取舍民居,似乎只是跨越了一堵高墙,所谓曲径通幽处想必应该说的就是这里吧,它给了我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到处飘散着桂花的香气,这里的主人和游客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至于留下了什么,带走了什么,都在岁月过往的呼吸里一一散去。</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被桂树环绕,绿茵簇拥着,古朴中带着凝重,典雅中透着清幽。民居不大,但非常的幽静与雅致。无论你站在哪里,都会惊奇的发现处处摆放着十分旺盛的花簇。最抢眼的是一片紫色的小花在门栏处含笑迎客,对面是民居的堂厅前台,站在前台的落地窗前不用回望,便可从落地玻璃的镜像中看到取舍民居的独立小楼。一个看似随意,实则规整的院落,几缕阴晴不定的云笼罩着屋顶的上空,阳光半遮不掩的撒进院落角落里,偶尔斜照在别致的轻喜小趣上。站在院落中央,北侧是客房楼,南侧是厨房和厅堂楼,两个楼上都有一个宽敞的平台,站在平台的上方,便可一览满觉陇深谷幽谭。这场景,泄露了主人一种叫做胸怀的内涵。</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间客房室内装饰非常精心,布局极为精巧而别致,这里总共八间客房,每间客房逐一被主人赐名为摄影、星空、骑行、书屋、禅修、踢趴、花房、科技、探索。在我看来以影舍做客房已经是极为新鲜的,还携拥着几十部老式收藏等级的相机一同在香馥馨浓的满觉陇安入画梦,就已经非常了得,接着再闯入眼帘的更是让我目瞪口呆,看着这一连串的惊喜,那绝对是又给我的想象力增加了一次巨大的颠覆性。</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站在这里,我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最舒适、最自然的田园感受。一间间独立的房子,一个个小小的厅堂,还有那别致有趣的茶室,处处都让人有种想坐下来闲聊的欲望。</span></p><p><br></p><p><br></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人说老板詹峰曾经说“要赋予这里比这房屋本身价值更高的一种作为,那就是他的公益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整件作品都被他赋予了禅和诗的意境。</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暮色降临,院内灯火然夜,那种橘色的照明让人极为安详。走进禅修房。本是初秋的些许寒凉,一进屋便立刻轻暖了下来。屋内的陈设和安置都非常的讲究,墙上挂着的行书“禅”字让我感觉无以伦比的踏实,此时此刻,真的可以用一种回归的心情吸纳来自空气中的各种气息和带有温度的意境。</span></p> <p>图文/桐语</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取是一种领悟。也是一种智慧,舍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精神。取舍,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最高境界 。人生没有取舍就没有精彩,没有取舍就难有辉煌。取之即有道,舍之而无畏。也许这正是主人詹峰,一个真正的公益领袖最纯粹的公益理念吧。难怪这取舍民居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夜宿修心,同时更是吸引来自各地公益领袖们聚集商讨的重要场所。</span></p> <p>图文/桐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