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窥徽文化--黄山行(八)

独上兰舟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 星光 独上兰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配乐 《徽州歌谣》</p><p><br></p> <p>  <b>徽州古城</b>,又名<b>歙县古城</b>,古称<b>歙州、新安。</b>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b>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b>(现属安徽省宣城市)<b>、婺源</b>(现属江西省上饶市),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徽州古城应为徽州文化的中心。</p><p> (全部手机摄)</p> <p> 城内景区包含<b>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b>等七处。</p> <p> <b>徽州府衙府</b>(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明清时期二级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清道光末年大修。</p> <p> 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p> <p> 徽州府衙获鲁班奖</p> <p>  戒石碑</p> <p>  息民亭</p> <p>  地域文化“<b>徽文化</b>”:东汉、西晋、唐末、北宋时,有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而<b>徽州文化</b>则是对中原文化的最杰出的包容整合。它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b>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b>等。</p> <p><b>  </b>徽州所出的学者和杰出人物诸如理学、经学,<b>代表人物有朱熹</b> 、<b>江永、戴震、俞正燮。</b>经济有徽商和<b>理财专家王茂荫 </b>(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 );国画有<b>新安画派、黄山画派</b>,成为大家者有<b>渐江、石涛、黄宾虹</b>等一大批人物,文房四宝,突出者为<b>徽墨、歙砚</b>,纸、笔亦有悠久历史。</p><p><br></p> <p>  中国国内外学者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中国国内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p> <p>  <b>徽墨</b>,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p> 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p><p> 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制成。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p> 现场人工制作徽墨表演 <p>  <b>歙砚</b>由歙石制成,<b>歙石的产地</b>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b>龙尾山</b>(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b>龙尾砚</b>,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歙砚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p><p>  这方金星坑黑龙尾砚台标价69万元。对徽墨、歙砚一窍不通,但看得出徽州府衙内的砚台选料上乘,石料色泽黑润、做工细腻、考究,一方砚台如同一件高雅的艺术品。</p> <p> 府衙后花园</p> <p>  经府衙东侧阳和门到达徽州古街,参观<b>许国石坊</b></p> <p><b>  许国石坊</b>,又名<b>大学士坊</b>,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p> <p>  许国石坊正面观并留影</p> <p>  徽园是指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在原徽州府衙一带修建的仿古旅游区,2000年11月16日建成开园,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鳞次错落,雕刻精美,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p> 古戏楼 九龙九凤壁 背面为九凤 <p>  徽商宅院有<b>徽班</b>的介绍。何为“徽班”?顾名思义,徽人之戏班。 它有四百年的历史并有着辉煌的艺术创造与贡献,最突出的是它吸纳、融合、磨炼出一个占了大半个中国和五十多个剧种的戏曲声腔——皮黄,<b>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剧种——京剧,成为“京剧之父”</b>。</p> <p>  200年前,北京剧坛是京腔、秦腔、昆曲等多种声腔剧种争胜并荣的局面。徽调的一个演出团体“三庆班”进京不久,很快便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荣获“京都第一”的声誉,出现了徽调压倒昆腔、京腔、秦腔,各大戏院皆以争演徽戏为主的新局面。</p> <p>  此后,经过“ <b>京剧鼻祖”程长庚和谭鑫培</b>等一大批京剧名家以及无数演艺人员的近半个世纪的经营和发展,最终竟诞生了一个属于中国的,也是世界的<b>戏曲骄子——京剧。</b></p> <p>  <b>徽州砖雕</b>(古迹遗存),</p><p> 安徽徽州(今安徽歙县)的砖雕,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独具一格,名闻中外。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明代砖雕的风格过趋粗扩、推拙而朴素;明末清初,由于富商们对豪华生活的追求,因此清代砖雕的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加深。</p> <p>  现代砖雕</p><p> <b>徽州砖雕</b>装饰重点是门楼、门罩;作为古民居出入口标志的门楼、门罩、造型多样。祠堂、书院、寺庙和窗户第装饰的门楼、八安墙:有垂花门楼,字匾门楼、四柱牌楼等数种。</p> 临街的店铺,经营徽墨、歙砚居多 <p>  在码头乘练江(新安江支流)摇橹船前往渔梁街、渔梁坝。</p> <p>  练江上这座十六孔桥叫<b>太平桥</b>,建于明代,是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显示了古代人精湛的造桥技术。</p><p> 关于这座桥有个传说,相传古代民间只准建单孔桥,造双孔便有欺君之罪。歙县一寡妇为修善事,出资建造了这座16孔桥,因为双数而犯了王法,钦处剥皮之刑,致使此寡妇含冤而死。所以后人称太平桥为“人皮桥”,也称“寡妇桥”。</p> <p>  徽州年代最早的塔是<b>长庆寺塔</b>。该塔始建于北宋重和二年,位于歙县城南西干山麓,练江之滨。因塔旁原有长庆寺,故名;又因此山原有十寺,又名“十寺塔”。今十寺皆毁,唯有塔存。塔呈方形楼阁式,砖木结构,实心七层。自明以来,文人雅士游歙,常以此为仗宴之地。</p> <p> 公元744年,李白初游新安,是慕许宣平的“仙诗”而来。</p><p> 许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据《太平广记》记载,唐睿宗景云中,许宣平隐于歙县南山(如今的歙县南乡覆船山,主峰搁船尖),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马。时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以归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p> <p> 在官道上从洛阳到同华之间的传舍里,到处题着许宣平的诗。天宝年间,<b>李白</b>从翰林院出来,向东游历路过传舍,看了他的诗吟咏之后,感叹道:“这是神仙的诗啊!”李白打探到这诗的作者是许宣平。翻山越岭,多次求访未果。遂在许宣平草房的墙壁上题诗道:“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p><p> 为纪念李白会许宣平,建造了这座三角亭子 名为<b>太白亭</b>。</p> <p>  为纪念大诗人李白的歙县之行,后人便把矗立在歙城太平桥头的一座幽雅的双层楼阁,命名为“<b>太白楼</b>”。</p><p> <b>太白楼</b>背靠<b>西干山</b>峦,和<b>新安碑园</b>相依相偎。</p> <p> 摇橹船到达此码头,下船前往<b>渔梁街、渔梁坝</b></p> <p>  如今徽州古城人仍在河里洗衣、洗菜,只是木盆、木桶换为了塑料盆、塑料桶。</p> <p>  由此进入<b>渔梁街</b>,再达<b>渔梁坝</b>。渔梁坝岸边的唐宋古街犹如鱼形(“鱼肚”姚家巷海拔121.78米,而“鱼头”原土地庙处、“鱼尾”白云禅院均只有115米左右,落差约7米,中间高两头低),故名渔梁街,而水坝称渔梁坝。</p> <p> 渔梁街,属国家历史文化名街,唐朝乾元二年(759年)形成街市,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当时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p> <p>  巴慰祖故居博物馆。巴慰祖,清(一七四四―一七九三)字予藉,一字子安,号晋堂,一作隽堂,又号莲舫,徽州歙(今黄山市歙县)人。清代篆刻家,他有《四香堂摹印》、《百寿图印谱》留传,能得汉印精髓。过去因他作品极少而被列为皖派,但在战后发现的原印看来,与程邃的风格是不同的。</p> 巴慰祖故居 <p>  当地的白菜,首次见识</p> 姚家巷 <p>  姚家巷通往码头</p> <p>  百步石阶,宋代建,徽州水埠中最高最宽的货运通道,距坝最近,泊船最多,最为繁华。由此下去,即达渔梁坝。</p> <p>  <b>渔梁坝</b>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p> <p><b>  渔梁坝</b>全部用花岗岩石层层垒筑而成。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p> <p>  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p> <p>  <b>渔梁坝</b>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渔梁坝的地位是极为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p> <p>  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b>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b></p> <p>  <b>渔梁坝</b>横截练江(新安江支流),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p> <p> 建于明代的<b>斗山街</b>位于歙县城内,因依靠斗山得名。<b>徽商故里斗山街</b>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贞节坊”等等,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象所有的古巷一样,歙县的<b>斗山街</b>巷道隐藏着太多的幽暗凄迷,与渔梁老街的平静悠闲有着明显的区别。</p><p> 徽商常年外出,同家人聚少离多。可以想象,每一次徽商外出,身后的妇孺都会是泪眼滂沱。 </p><p> 一日游未参观<b>斗山街</b>,图片自网络</p> <p>  <b>徽商</b>皆处于贫困山区(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即古代的新安郡),种地无以生存。明代《安徽地志》记述“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p><p> <b>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b>,徽商与潮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商帮”。</p><p> 徽商经营品种广泛,盐、棉(布)、粮食、典当、文具笔墨(文房四宝)。</p><p>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当时,经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成人男子中,经商占70%。</p><p> 徽州风俗惯例,一般人一到16岁左右就要出门学做生意。本集配乐《徽州歌谣》歌词即来自徽州民谣:</p><p>“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p><p>十三四岁少年时,告别亲人跑码头。……</p><p>多少辛酸多少泪,悲欢荣辱也轮流。……</p><p>书香门第也富贵;忠孝节义美名流。”</p><p> 徽州人要么读书、要么经商、要么学门手艺, 从身无分文到小有所获,成功都离不开吃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p><p><b> 徽文化</b>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p> <p>  我们都曾到过皖南徽州,独上兰舟曾四次赴皖南徽州地区采风、游览,走访了24个古村落、古镇、古街等,都深感对中原文化包容整合的徽文化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走在徽州古村、古街如同行进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隧道……在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进行了一次次洗礼。</p> <p>  11月16日结束了六天劳顿却快乐的旅行,收获颇多,乘高铁顺利返程。</p> <p>  2020年11月15日摄于安徽歙县徽州古城,徽州文化参考网络。欢迎光临!祝您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