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穿过军装的人都有同一种情感:怀念军营想念战友,尤其想念在部队时关心爱护自己的老首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会越发强烈。</p><p> 2020年深秋季节,高密大地,金风习习,满眼金黄。</p><p> 家居南京的原二三四团二营二机枪连、二炮连、六连的战士,兴致勃勃地来到高密,探望当年的老首长张炳祯教导员。</p> <p>老教导员1962年入伍,1982年转业于高密市人民法院,先后担任庭长,政治处主任,高级法官,审判委员会委员。</p><p> 从军期间,老首长爱兵如子,深受部属的拥戴。</p> <p> 这是嫂子宫业兰,老首长的爱人,高干子女,曾下过乡,后随军去部队。嫂子心底善良,性格柔和,热心助人,作为上班族的军官家属,却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如慈母般地给战士们洗衣服,拆被褥,缝补衣服,嘘寒问暖,因此战士们至今都感念爱戴这位军嫂。</p> <p> 闻听战友们要来高密时,老首长兴奋异常,立马通知了当年的老部下邱兆松。</p><p> 下午五点多,南京的战友到达了老首长的家里。当年的官兵相见,显得格外亲切格外激动,紧握的双手久久不愿意松开。</p> <p> 邱兆松,原234团政治处新闻报道员,3营7连11班长。1969年底入伍,1975年春复原后被推荐至胶县师范文科班就读,历任教师,教育局股长,县政府信息调研科科长,仁和镇党委书记,高密市科技局局长。</p> <p>这是老首长家。</p> <p> 来到酒店,先拍一张集体照留念。</p> <p>陈树林,原234团二营机炮连班长、代理排长。1976年12月入伍,1981年退伍。在金湖县供销合作总社机关工作,历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人事科科长、党委委员、副主任兼人武部长,2019年11月经金湖县委批准在主任科员任上退休。</p> <p> 吕南春,1976年底入伍,时任234团2营机炮连任6班长,中共党员。1980底复原回地方在南京市财政局办公室付主任,正处级退休。</p> <p> 滕国强,原234团二营炮连六班战士,1979年入伍,80年底复员回南京,分配江苏省外贸局。现在江苏弘业永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现退二线。</p> <p> 赵定培,1979年底参军,原234团2营6连2排战士,1981底复员。现在南京供电公司工作。</p> <p> 梅亮,1979年底参军,原234团2营6连3排9班战士。1980年底退伍,1981年进入中石化工作,现任金陵石化公司调度员。</p> <p> 我们请南京的战友品尝了高密当地的特色美食炉包和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拤饼,炉包就是我们所说的水煎包。拤饼,就是单饼卷鸡蛋撒上盐粒很有一番别味。</p> <p> 为接待战友,老首长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茅台并亲自给战士们斟酒。</p> <p> 举起酒杯,斟一壶老酒,一杯敬战士,一杯敬首长,愿咱们常相见,共度晚年好时光。</p> <p> 战友相聚总有说不尽的话,很想远来的战友能在我们这里玩玩,高密也有几处可游览的地方,近几年较出名的景点有红高粱影视城和莫言故居,可战友们说主要是来看望老首长和嫂子的,他们当中还有没有退休的,目前还是身不由己很是遗憾。</p> <p> 再拍一张,留下难忘的回忆。希望来年再相聚。</p> <p> 第二天早餐后,老首长和邱兆松送战友们到高速路口,官兵依依不舍相互道别。</p> <p> 战友相聚总是融入激动、亲切、快乐的时光。我们的相聚,不仅是追忆我们逝去的兵营生活的点点滴滴,还要永远记住我们曾经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34团的老兵。</p> <p>附二三四团简史</p><p>文: 邱兆松</p><p>黄海之滨即墨县,曾经驻过步兵团。</p><p>部队番号二三四,诞生鲁境徂徕山。</p><p>抗御倭寇属八路,血雨腥风战敌顽。</p><p>解放战争编三野,南征北战军旗展。</p><p>朝鲜半岛烽烟起,痛击美帝在前沿。</p><p>胜利之后撤回国,改变隶属守长山。</p><p>苏修犯境军情急,一九六九重组建。</p><p>战备训练在段村,工农生产驻海边。</p><p>三支两军去莱西,野营拉练半岛转。</p><p>奉令腊山施工忙,建设济南陆军院。</p><p>对越作战未全上,补充战力当后援。</p><p>建国前后浴血火,大征小战列敌前。</p><p>谁知首批被裁撤,八五编成工兵团。</p><p>虽然如今踪影无,部属难以忘前缘。</p><p>过往军营同甘苦,分别之后总惦念。</p><p>跋山涉水去聚会,你来我往常相见。</p><p>战友胜似亲兄弟,深情厚谊越百年!</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