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弘扬中华母亲嫘祖文化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传承爱美和善中国精神</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书画绘蓝图 丹心向和平</b></p><p>——记书画世家赵不仁先生和女儿赵龙云</p><p><br></p><p> 赵不仁(1908年 -1986年),号皖霍乡人、闲云、霍散人,斋号闷葫芦斋。安徽霍邱县众兴集赵河村人。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民盟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不仁原名赵仁、赵野农,字不忍。后取《老子》“造物不仁,以天下为刍狗”之义,改名不仁。</p><p> 他自幼酷爱书画,七岁读私塾,在老师的指导下临帖作画,打下坚实基础。十九岁离乡独闯京城,考入河北省公路局任小职员。1936年在冀察绥靖公署工作,作过宋哲元的秘书。后任北平《新民报》书记及事务主任、《世界时报》编辑部事务科科长、北平新闻行业协会秘书等职。工作之余,赵不仁仍画笔不离手,潜心于书画创作与研究。他用砚台研墨作画,从未用过墨汁,一生曾磨穿了几方鲁砚。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用了三年时间先后拜张大千、齐白石为师,两老师不仅把不仁当作弟子,还以友相待,常将各自的字画送给不仁。不仁从不以自己是谁的弟子而招摇世界,而是苦学勤练。此后他又向老画家吴镜汀、陈师曾求学问艺。在名师的指点下,赵不仁30多岁时已成为扬名京师的青年画家。其作品笔法古奇,气派雄壮,自成一家。他的山水画苍蔚古淡、笔力浑厚,设色清新峻逸。他远学宋、元画家董源、居然、黄公望,尤喜八大山人画意和石涛的笔墨淋漓,近师黄宾虹、张大千等名家,他学古不泥古,开拓创新,风格多样,集传统之大成,融诸家之法为己法,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新路。其《江天雪霁图卷》、《平湖泛舟》、《茅舍秋风》、《千帆竞发》等作品,以中锋作树,侧锋画山,枯笔湿笔结合,一气呵成,创造了笔墨山水的新风格。他的花鸟画也有许多独创之处,如《竹石图》、《梅雪争春》等,工谨精细,清幽宜人,挥洒自如,墨气苍然。他多画梅、兰、竹、石,意在表达“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的人格境界。他说,我画梅兰竹菊,就是要表达对“梅之傲骨,兰之幽香,竹之高仰,菊之傲霜,松之常青”的精神追求。赵不仁书法功力亦深,真草隶篆无一不精,而真正体现其艺术个性的是草书。草书虽有矩,但点划用笔、结构布局均较自由,易于体现书为心画的原则。不仁的草书有些怪,飞笔行文,如龙虎之姿,气贯宇宙,深得秦汉神韵,魏晋风骨。他还擅长朱拓、篆刻和治印,刀法酣劲,自成一格。景孤血先生评论说:“吾友赵不仁先生,名仁,多才多艺之艺术家也。”吴仲康赞其“性高洁,寡交游,襟怀浩荡,慷慨讴歌,中外知名书画金石家也。”</p><p> 赵不仁30年代与陆鸿年、曹克家、刘凌沧等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是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担任讲师。他也是中国书学研究会会员,并在该会担任讲师。他与名流刘凌沧等还发起成立“艺林画会”,并任会长,多次举办艺林画展。赵不仁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但他有一副助人心肠。那时他月工资是十二元,但在为天津水灾举办“个人书画展”后,却把画展获得的两千元收入全部捐给天津灾区。画家李苦禅家境贫寒,为了接济李苦禅,他将自己的工资送给李苦禅的家人。 </p> <p>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战争侵略中国。面对国破家亡的民族悲剧,已蜚声艺坛的青年画家赵不仁义愤填膺,决心用画笔来战斗。当人们下班后,他躲在一间小屋里,反复构思,几夜不寐,最终创作出了反映中国人民抗战决心的国画《十破图》,画面上拓片、书笺、残画、古纸集于一纸,不仅残篇断页摹仿逼真,而且技艺高超,蕴涵着中华民族惨遭蹂躏、民族文化凋零、家亡国破的悲怆和愤慨。这幅画在《新民报》发表后,轰动一时,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了民众的抗战热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他在河北满城县政府中做文秘工作时,有一次他得知当局要杀害被捕的八路军战士,于是他疏通关系,当夜将人秘密放走。1938年,赵不仁任职的《世界时报》被日军强行接管,他不甘当亡国奴,与著名画家曹克家组织艺林画展,在中山公园展出《十破图》。《新民报》等北平各报纷纷报道展出盛况,称“《十破图》精妙异常,可推巨擘”。日军将他叫回报社,恶狠狠地说:“你的《十破图》是什么画?”赵不仁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的《十破图》是中国画,画的是中国的国情。”日军官狠狠一拍桌子说:“你有意影射皇军,良心大大地坏了。你不是人,你不能在报社工作了。”赵不仁无一丝媚骨,一摔胳臂,愤然离开了报社。那一天他挥笔操刀刻了一块“闷葫芦斋”匾额悬挂在家门口,从此隐居家中,精心写字作画。失业以后,为了养家糊口,一直靠修藤椅、糊纸盒、卖冰棍、拾破烂为生,即使在生活穷困潦倒中也不卖自己的字画。解放后,赵不仁以与世无争的心境,依然隐居家中,整日邀游在墨海画卷之中。他在家收徒传艺,学生们不必交纳学费,年终时不过送给老师两瓶白酒。他一生为人正直,清高廉洁,淡泊名利,他教育学生学画也要先学做人,他经常告诫学生“人生莫被虚名累,学到愚时乃是贤。”多年来赵不仁整日在家默默无闻耕耘于墨海砚田,他没有一天放下画笔,每日必练字三百,他作画的桌子无衬毡,一张搓板翻过来也当画板用,最穷困时,“宣纸用尽无钱买,且就东窗纸一张”。文革动乱年代,赵不仁的家也遭到造反派的查抄,许多字画毁于一旦。他还被强行长年挖防空洞,白天挖防空洞,每天凌晨四点他就起床画画,仍不放下画笔。</p><p> 七十年代末,赵不仁被落实政策,中国美协、北京市政府等领导和专家先后都来看望赵不仁,他终于走出了闷葫芦斋,搬进了新居,先后加入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并被聘为北京书画美术研究会理事。1984年被聘为北京文史馆研究馆员。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中国画展在日本展出赵不仁的一副书法狂草使人们寻找到了曾因《十破图》享誉三十年代的老画家,在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名家鉴》、《世界名人录》将赵不仁的传略收入了该书中。此后,他的作品和传略被载人《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词典》等辞书。</p> <p> 元代四大画家之首的黄公望,从72岁至79岁,用7年时间将自己居住20年的富春山水妙境,形诸水墨,画成一幅六张纸拼接起来的长卷《富春山居图》,是一幅魅力无穷的名作。他为了画好这幅画,踏遍富阳的山山水水,带着笔墨随时记下美景细节,运用毕生的艺术功底,精雕细刻,才完成这幅巨作。</p><p> 1350年,他题款送给了无用上人(和尚)。后来又被明代大画家沈周收藏。他发现画上缺少题款,就请人题字,谁知被此人的儿子偷走私卖,沈周见了因为太贵,无钱买回,只好凭记忆摹写了一幅。这是第一幅摹本。</p><p> 明末清初的收藏家吴洪裕极其珍爱,在临死前竟令家人把这张祖传的名画,焚烧殉葬,眼看已经投入火中,幸亏侄儿将其抢出,以另一张画代之。</p><p> 但《富春山居图》已烧为两段。前段较短,长不及一米,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约6米多,则名《无用师卷》,是赠给无用和尚之画的主体,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p> <p> 时隔近四十年,赵不仁重返画坛,使他迸发了更大的创作激情。他先后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宾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日友好医院、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创作了一大批作品,为修复长城、拯救大熊猫捐献许多作品。赵不仁先生于辛丑(1961年)秋八月二十六,摹临了《富春山居图》,幸亥(1971年)再次临摹了《富春山居图》,但由于某种原因至今未曾展出,现收藏在其女赵龙云处。他的作品不仅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机构收藏,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外博物馆也收藏了他的作品。中国美协书记刘讯说,赵不仁是不仁而有仁,他的画品、艺品和他的人品一样高。</p> <p> 1981年中国美协北京分会在北海公园举办了“赵不仁书画展”,使赵不仁近半个世纪的精美作品尽现在人们面前。吸引了广大观众。《十破图》第二次面世,他当年临危不惧的爱国热情,再次受到社会的好评。中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评价说:“赵不仁的书画非常好,字里画间功夫深厚,且有新意。尤其雪景山水,更有特色。这对研究传统书法绘画者来说,很有参考价值。”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看完画展后激动地赋诗一首:“不仁而有仁,十破向黎明;人间今已换,无险不可攀。”赵不仁晚年常以“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的精神鞭策自己,更加孜孜不倦、勤奋作画。其晚年创作多有率真、创新之作,渐入清新之境,作品如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更具审美意味。赵不仁一生孜孜以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书画艺术,创造了笔力雄厚、苍古高雅、设色超俗、清新峻逸的独特风格,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p> <p> 赵不仁的女儿赵龙云,自幼承家学,练就了丹青基本功,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多幅作品被国家收藏。明年将实现《富春山居图》合而为一的全本展出方针,今年又一次完成其父的摹本《富春山居图》全本的临摹,其作品淡墨轻岚,秀润葱郁,山水溪谷,幽然境界,颇具神采。</p><p> 赵龙云,女,1951年生,北京人,高级美术师。中国民盟盟员、北京市妇女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台湾)中华名人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组织联络部主任,中国书画人材研修中心及资格评审委员会组联部副部长。所创作的中国画曾参加过国内外许多重要展览,1998年11月在泰国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她参赛作品《云壑飞泉》荣获“国际金奖”并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p> <p> 她自幼受父亲——中国著名金石书画家赵不仁熏陶,学习山水画,近二十年来,所创作的中国画曾参加过国内外许多重要展览,曾发表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板)》、《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文摘》等60余家报刊。被收入《中南海珍藏画集》、《20世纪国际美术精作博览》、《现代中日美术通鉴》、《世界名人录》等20几部辞书。在全国性美展中获奖。被选送到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泰国、韩国等参加国际性美展几十次,作品多次被国内外纪念馆收藏。“拯救大熊猫”“为残疾人福利事业”、“为亚运会筹资”、“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多次捐赠作品。</p> <p> 1995年4月她组织“为援救助延安希望工程”资助延安失学儿童义演、义诊、义卖并将所得收入资助失学儿童,使100名儿童重返校园学习。1998年中国美协等组织的抗洪赈灾义卖中,她的三幅作品拍得3万元捐给安徽灾区。被评为“献爱心模范艺术家”《北京晚报》以画家医生——赵龙云做了专题采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38种语言,多次播出了她的辉煌业绩。1998年11月在泰国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她参赛作品《云壑飞泉》荣获“国际金奖”并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1999年6月赵龙云的辉煌业绩正式入选“二十世纪之世界光芒”,艺术篇《世界艺术家名人录》,1999年8月30日——9月3日举办庆祝建国50周年赵龙云书画展,洪学智将军为赵龙云题“业精于勤”,梅阡著名导演题“单歌墨舞写意抒情”,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参观后为她的画题词“丹青流长后继有人”,著名画家周怀民题词“笔下江山四时春”、“溪山清远”。</p> <p> 2000年4月,她和爱人孙汝长将军,在河南省武陟县投资创办一所民办全封闭式寄宿学校——武陟中学。中考成绩425分以上的特困生上该校高中三年学费全免。每年赞助500名特困生。武陟中学被国家评为“中国当代创业之星”并入大辞典。2002年10月26日,参加第三届新加坡国际狮子会安老院及狮子会香格里拉分会筹募慈善基金,她的作品拍卖1888元新币合人民币9500元,全部捐给新加坡安老院。</p><p> 2003年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孩子入托难创办了一所“小天鹅”幼儿园。</p><p> 2005年5月20日赵龙云组织全国妇联、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记者企事业家和其他新闻记者12人一行来到河南福康学校为残疾儿童赞助8万8千元人民币以及食品、粮食、玩具等,赵龙云捐作品一幅拍卖1万元。此活动受到市长及各界人士高度赞扬。</p> <p> 2006年5月助残,赵龙云请新加坡张联芳董事长为残疾儿童捐赠电脑30台作为国际捐赠。</p><p> 2006年7月11日为弘扬正气奉献爱心,为维护首都见义勇为权益保护事业的关心支持捐赠作品2×4尺牡丹一幅。2007年她和孙汝长将军又在河南创建了国家第一所留守儿童学校。</p><p> 2007年11月11日,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各民族公益慈善论坛捐赠20幅作品,并在这次论坛会上被评为“爱心使者”光荣称号。</p> <p> 2007年12月28日,赵龙云组织新加坡慈善总会主席到中国为山东东营捐赠20台治疗仪。</p><p> 2008年她被评为“中国骄傲.第六届中国时代十大和谐人物”。</p><p> 2010年为了庆祝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和中国商业、地产主题日活动在世博会主场馆联合国下属国际信息发展馆顺利举行庆典汇报会,赵龙云为上海世博会书画印大展所捐赠的画作《富春山居图》也使东方文化馆获得金奖起了作用。</p> <p> 在九月,北京为了纪念抗美援朝胜利六十周年,永远铭记最可爱的人,举行的名家书画笔会中,赵龙云所画六米长的《富春山居图》也荣获金奖。</p><p> 令人们欣慰的是,为了庆祝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和中国商业、地产主题日活动在世博会主场馆联合国下属的国际信息发展馆顺利举行庆典汇报会,赵龙云为上海世博会诗书画印大展所捐赠的画作《富春山居图》也使东方文化馆获得金奖起了作用。</p> <p> 2011年11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23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大会上,获得荣誉奖。</p><p> 2012年5月,赵龙云通知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华英援助基金管理委员会聘为“爱心大使”。</p><p> 还值得称道的是,为了充分展示老年人爱党、爱国、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为老年人搭建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用实际行动向老年人献出真挚的爱心,由全国关爱老人心连心慰问活动组委会、北京老年书画联谊会、北京鑫潞通讯文化发展公司联合组织的《中央机关老干部优秀作品暨心连心第十一届中老年书画大赛》已于今年十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天安门广场正阳门三楼举行。在这次活动中,赵龙云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受到了观者一致的称赞。</p> <p> 2020年11月12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4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赵龙云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在北京世界和平家园再次展示,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高度赞美。多年来致力于弘扬孙中山先生思想的中国电影出版社离休干部、99岁高龄的著名诗人鞠盛老人为赵龙云的作品《富春山居图》签名题词。世界大同和平总会王小平主席也为赵龙云的作品《富春山居图》签名题词,并合影留念。赵龙云的作品《富春山居图》把分别珍藏在大陆和台湾的《富春山居图》合二为一,预示着祖国和平统一指日可待!这幅不久将送台湾展出的佳作也必将在海峡那边受到欢迎。感谢赵氏父女多年来为祖国和平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值得称赞!为他们点赞!也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