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1年11月30日,当北半球进入初冬时节,我独自一人经香港飞临南太平洋之滨-墨尔本,投入这个城市的春夏交替,去体会南半球的春暖花开。飞机经过9个小时的夜航,于凌晨7;50徐徐降落在墨尔本国际机场。走出航站楼,重重吸一口南太平洋的空气,这里刚刚春去夏来,乘坐我堂兄的宝马车赶往位于墨尔本北郊的我妈妈家里。</p> <p> 一路上探寻墨尔本格子般城市街区,眼睛里是大片的绿,不要说公园, 广场,就是街路两边,住宅小区里,到处的绿色,高处,是树的绿,低处是花草的绿。摇曳的枝叶间,点缀着各色的鲜花。而且,这里的花高低错落,许多姹紫嫣红的花儿开在树上,还有的从栅栏顶部遥望着我这个远方来客,更有在栅栏缝隙里探出头来打招呼的,至于地面,路两旁的花,开的就更热情了!热情的还有这里的各色小鸟。车子所过之处,都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飞禽,他们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肥硕的乌鸦,常常停留在叶子绿得很浓的桉树枝头,静静的,远远望去,就如同蓝天下的剪影。他们真的是墨尔本最强势的主人,无论停留在那里,他们都会高高的扬起脖颈,一派优雅的样子。然而,一旦发现食物,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高傲,尖叫着冲过去,叼到自己嘴里,才会满足的飞翔而去。</p> <p> 四十分钟后,我堂兄把车停在一处绿树如茵的街区,我母亲和弟媳、侄儿早已从一座两层红砖别墅走出来。看得出,我妈妈激动得眼角红红的,来澳大利亚十六年了,才盼来远方儿子的探望。</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墨尔本 Melbourne ,澳大利亚南部滨海城市,第二大城市,面积8831平方公里,人口500万(2011年)。墨尔本是维是以纪念英国首相威廉•兰姆——第二代墨尔本子爵而命名,1847年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宣告墨尔本市(City of Melbourne)成立。墨尔本是澳大利亚联邦 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城市绿地率高达40%。大墨尔本地区面积达到3,400平方英里(8806平方公里),是南半球较大的都会区之一。墨尔本城市环境非常优雅,曾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并连续多年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span></p> <p> 在墨尔本十多天日子里,住在我妈妈的小楼里,每天伴随着阳光走出家门,融入于墨尔本的小资情调之中,从市区到南郊、北郊,我到过了几乎每一个街区、小镇,感受这个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风情。在这里,无论你身在何处,向任何一个方向,只要几分钟路程,就会有大片的绿出现,这个城市的四分之一被绿地覆盖着,不仅养眼,而且养心。</p> <p> 从郊外乘坐轻轨出 Flinders St火车站,向东走,是著名的地标性的地方,联邦广场。</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墨尔本市内有两个主要火车站。史宾沙街站的南十字星火车站和弗林德斯火车站。弗林德斯火车站是墨尔本市的总站,是维多利亚州内及跨州火车线路。弗林德斯街站,是澳大利亚最早的火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85, 85, 85);"> 弗林德斯车站斜对面的是墨尔本最早的教堂—圣保罗大教堂。</b>与那些奢华绝伦的欧洲大教堂相比,它实在是太简单太朴实了,没有面积庞大画面精美的彩色玻璃窗户,没有气势庞大的管风琴,没有需要人仰望的高高在上的讲坛,也没有华彩的大理石外墙。有的只是如澳洲本地那般质朴的风格,在里面缓缓地走一圈只需要短短的十几分钟,工作人员都是些年长的老爷爷老奶奶,和蔼而乐于助人。</p><p class="ql-block"><br></p> <p> 这座教堂建于1891年,是墨尔本最早的英国式教堂,我们去的时候正碰上有教徒在进行分享活动,伴着女声的浅浅吟唱,男声的经文诵读非常具有磁性和感染力,教堂那种神圣的气氛也更是被烘托得淋漓尽致。</p> <p> 教堂对面就是联邦广场,这块独特的公共空间将艺术与建筑、激情与闲适充分融合在一起。广场上墨绿色的玻璃房就是墨尔本游客中心,各类游览手册可谓应有尽有。</p> <p> 前卫的联邦广场和维多利亚时代火车站、哥特式的圣保罗大教堂,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竟如此和谐地共处一个街区。</p> <p> 火车站广场有老式马车,配上十九世纪的火车站,简直就是穿越了历史。</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离开联邦广场,我直奔墨尔本著名的霍西尔巷涂鸦墙。涂鸦,原本是比喻书法拙劣或自谦胡乱写作,在中国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玉川子集•示添丁》他的儿子“添丁”常把他的书桌弄得面目全非,他也是哭笑不得,于是就随手来了一首调侃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span></p> <p> 墨尔本的涂鸦街,这可能是墨尔本最富有活力的地方了,狭窄的街道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涂鸦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来自于当地青年的笔下,色彩鲜艳,有些还别具一格的呈3D画作的展示。</p> <p> 绚丽的色彩交融,各种天马行空的思想碰撞,可能我们不能完全明白作者的意境,但是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p><p><br></p><p><br></p> <p> 涂鸦街其实就是巷子里的几条街,整条街都是涂鸦,色彩缤纷非常有张力,不少游客都是来这拍照的,摆着各种pose。尽管仿佛已经画满了,仍看到有少年在当场作画。</p> <p> 沿着斯万顿大街一直向南走,就到雅拉河上的王子桥了。城内几个主要景点都离王子桥不远——桥北有圣保罗天主堂,圣米歇尔联合教堂、联邦广场;桥南有维多利亚艺术中心,战争纪念馆,女王公园,皇家植物园,等等。教堂、博物馆、购物小巷、酒吧、餐厅、划艇俱乐部……雅拉河的这一段,把墨尔本的中心区的繁华与雅拉河两岸人文与自然风光,有机叠加,互相映照。所以,你即能见到年轻的父亲带着小宝宝在河畔,铺着野餐毯在晒太阳;也能看见划艇选手正奋力划船训练,教练拿着电喇叭,旁若无人的在岸上高声指点;即能看见王子桥上穿着苏格兰格裙的小伙子在吹风笛,也能看见不远处,大提琴手正陶醉在自己的演奏里。馋嘴的白色羽毛红嘴鸥,掠过河面;长着脚蹼的黑色秧鸡,能像鸭子一样,在河里漫游。君子兰恣意野蛮生长,鹤望兰高大英挺,鸢尾花风中摇曳;丝兰妩媚,杜鹃怒放……大概澳洲水土比较神奇吧,就算是多肉植物,随便一长也能像棵树……</p> <p> 最让人惊艳的公园,非皇家植物园莫属。一百多年的建园的历史,使这里的树木高大茂密,有一种独自一人进入原始森林的感觉。皇家植物园,占地36.5公顷,160年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当时的行政长官查尔斯·拉丘伯对植物有浓厚的兴趣,他决定由政府投资、社会集资修建植物园。园内有5万种植物,许多需几人才能环抱的大树,只有在原始森林中才能见到。来这里游览,只见许多市民或坐或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享受着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或者在湖边与黑天鹅、野鸭、海鸥嬉戏。绿树丛中竖立着一座座雕像、纪念碑,而园旁是宏伟的战争纪念馆。</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Melbourne)是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植物园之一。园内植有大量世界上罕见的植物和澳洲本土植物,佳木葱茏,芳草如茵,曲径通幽。</span></p> <p> 蓝蓝的天空下,点缀着星星点点野花的绝美草地上,有三三两两野餐的,有躺在草地上望天发呆的,还有的或坐或卧看书的,更有孩子们课外活动的,当然少不得小鸟来凑趣。</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植物园里溜达的时候,看见一对儿特别慈祥的老夫妻,面瓜每次从他们面前经过,老两口都会微笑着对我点头说:morning。其实,我来回溜达,就是想给他们拍一张相片。可最终,也没忍心打扰他们。只是远远的拍了一张。</span></p> <p>还有一位在园内奔跑的金发小女孩。</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皇家植物园里的各种奇花异草</span></p> <p>皇家植物园里的各种鸟儿</p> <p>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还有一大特色是:许多历史名人在这里亲手种下了纪念树:如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维多利亚州总督查尔斯·拉筹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澳大利亚著名女歌剧演员奈丽·梅尔巴、波兰钢琴家帕岱莱夫斯基、英国海军将领杰利科、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加拿大前总理迪芬贝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爱丁堡公爵、泰国国王普密蓬等,在这里留下了荫庇后世的美名。</p><p><br></p> <p> 皇家植物园里,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墨尔本战争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建于1934年,设计者是建筑师及一战老兵菲利普·哈德森(Phillip Hudson)和詹姆斯·沃德洛浦(James Wardrop)。建筑设计模仿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哈利卡纳苏斯陵墓。它的面积有1.3万平方米,是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维州军人而修建的,如今它还被用来纪念所有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澳大利亚人。纪念馆是免费对游人开放的。</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右侧有一个高耸的纪念塔,塔的下方有一盆纪念英雄而熊熊燃烧的圣火。</span></p> <p> 一座古希腊风格的高大的金字塔形青灰色石头建筑,在苍茫的天际下,显得庄严肃穆,石板路的尽头是宽阔的广场,拾阶而上是博物馆的正门,八根高大的罗马柱撑起的三角形门头上是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和平女神为主题的一组浮雕,从外观上看这是栋四层建筑,每层上都有观景平台,广场右侧有一座高高的石碑,一侧的碑身上面镌刻着“1939-45”的阿拉伯数字,显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顶端是一组雕像,举目望去,六名海军士兵低垂着头,肩上扛着一幅木板,站在石碑跟前的地面上看见的只是一双穿着战靴的脚,那应该是他们阵亡兄弟的尸体,石碑前是一盆燃烧着的圣火,据说那是由英国女皇伊利莎白二世亲手点燃的,此后便终年不熄,广场的另一侧也有一组雕像,一位脚上缠着绷带的士兵微仰着头闭着双眼骑在一头毛驴上,一手持缰,一只手搭在身旁站立着的战友的肩头,满脸疲惫,看了这些雕塑让人不免心情沉重,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伤痛和死亡!</p> <p> 距离皇家植物园不远处是Fitzroy菲兹洛伊花园是墨尔本最著名的花园。花园曾经是建造墨尔本时的采石场,石头采光后成为了花园。是一片面积很大的绿地,林荫小路旁是参天的大树,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油画般美丽。整个花园是长方形的,这些道路形成“米”字型,使花园成为了一面巨大的英国国旗,据说从空中看最醒目。</p> <p> 进园走几百米处就是库克船长的小屋,这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白人文物。库克船长库克是1770年最早登上澳洲大陆并宣布它为英国领土的英国人,被视为澳大利亚的开国者。1934年墨尔本建市100周年时,一位实业家把库克在英国的故居买下,拆开来装在253个箱子里运到墨尔本,然后按原状复原,小屋边有库克的全身铜像。古朴的小屋在花团锦簇和大树的浓荫下,澳洲的历史与美景交融在一起,景色更为秀丽。</p> <p> 走出花园,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圣帕克里克大教堂,它是南半球最高最大的大教堂。</p> <p> 这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大教堂,是为纪念天主教会在维多利亚(墨尔本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设立100年而建,由著名英籍建筑师威廉·华德尔(William Wardell)于1863年所设计。1897年10月教堂正式启用,但教堂三座尖塔直到1939年才完成,花了90多年时间。尖塔高度105.8米,教堂纵深92.25米。大教堂由青石筑成,外墙起伏凹凸,颜色深灰偏黑,庄重大气、宏伟醒目,充分展现了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风格。</p> <p> 教堂内有丰富的工艺作品收藏,包括细致的彩绘花窗玻璃、精湛的木雕及石刻工艺、巨大的风管琴,凸显天主教堂的庄重与华丽。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是被教皇保罗六世认可为符合罗马教堂标准的七大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哥特式建筑之一。</p> <p> 木雕和石刻工艺精美,凸显天主教堂的庄重与华丽</p><p><br></p> <p> 教堂正门前左侧有丹尼尔·曼尼克斯(Daniel Mannix)大主教的铜雕塑像,他出生于爱尔兰,在墨尔本担任天主教大主教长达46年,是20世纪澳大利亚最有影响的公众人物。</p> <p> 从教堂后门出来是一条林荫水泉台阶路,寓意圣经福音书里所言:“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p> <p>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雅拉河两岸灯火璀璨,热闹非凡,让人感受到墨尔本的美妙和静谧。</p> <p> 次日9点离开妈妈家里,沿着<a href="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12/141655.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5, 120, 148);">科林斯街</a>Collins St向东到伊丽莎白街Elizabeth St的拐角,就到了<a href="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12/110276.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5, 120, 148);">布洛克拱廊</a>。</p><p>布洛克拱廊Block Arcade始建于1891年,是到目前为止保存比较完好的始于19世纪的一条购物长廊。作为墨尔本最顶级的购物商场,云集了全市多数时尚、珠宝礼品、皮具、手工玩具、鞋类及化妆品专卖店。这条拱廊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米兰的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马赛克瓷砖地面配以大理石圆柱,两侧均安装了维多利亚时的窗棂。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建筑,目前已被列为受保护的文物建筑。</p> <p> 布洛克拱廊一端出入口在伊丽莎白街,另一端在科林斯街上,两个出入口的建筑形态一样,都是灰色的立体感很强的六层楼房。沿着伊丽莎白街过小科林斯街Little Collins St是另一个拱廊,<a href="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12/110391.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5, 120, 148);">皇家拱廊</a>。</p><p>皇家拱廊Royal Arcade是世界上著名的现存拱廊建筑之一,是墨尔本中央商务区的一个传统拱廊购物商场,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拱廊的标志,已被列入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文化遗产名录上。是墨尔本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街内两旁富有历史特色的小店而闻名于世。这条拱廊中有一条室内街道,连接了小科林斯街和伯克街Bourke街,并且在西面连接伊莉莎白街,因此这个室内街道呈T字形。皇家拱廊有一个高高的玻璃屋顶,在拱廊的南端拱门两边竖立着两个神话人物的雕像,雕像中间拱门上方有一个每小时报时的时钟。</p><p>皇家拱廊内的自然光线非常好,通道两边是店铺,皇家拱廊里的小店都非常有特色,稀奇古怪,卖什么的都有。皇家拱廊不但以时尚店著名,还有些比较小众特殊的店铺。</p> <p> 从皇家拱廊穿过马路,对面就是<a href="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12/110394.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5, 120, 148);">墨尔本邮政总局</a>大楼Melbourne's General Post Office,这是一幢1867年建造的维多利亚建筑,这幢邮政总局大楼在一次火灾后改造成为商场。大楼的外形同霍巴特邮政大楼、朗塞斯顿邮政大楼一样,都是九十度的两边建筑汇合在街角处耸立着一座钟楼。</p> <p> 接着来到<a href="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12/132845.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5, 120, 148);">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a>RMIT University,这是墨尔本的一所综合型公立大学,是澳洲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早在1887年创建之初,RMIT就因其专业课程水准而声名鹊起。二战期间,RMIT为联军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因此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RMIT授予皇家Royal冠名权,并颁发了皇家特别基金。</p><p>皇家理工大学从奥蒙德雕像Ormond往里的校区建筑都有编号,沿着La Trobe St街也是有编号的老建筑,其中Building1、4、20最为漂亮</p> <p> 离开皇家理工大学,我走到了墨尔本皇家展览馆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皇家展览馆是澳大利亚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该馆是为1880至1888年在墨尔本举办的各项国际展览会而设计建造的。皇家展览馆整体风格属于拜占庭式,并融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元素。1901年,澳大利亚成立联邦后,作为临时首都的墨尔本的首次联邦会议在皇家展览馆举行。后来联邦议会改在维多利亚州议会大厦举行,维多利亚州议会就在展览馆举行。</p> <p> 从皇家展览馆出来,在市中心区域最东面的主干道斯普林街Spring St上,是墨尔本经典建筑的集中地。首先到达的是维多利亚国会大厦。</p><p>维多利亚国会大厦Parliament of Victoria建于1855年,当时是为维多利亚殖民区议会而建,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刚成立的时候,澳大利亚未能确定首都的地点,因此在随后长达26年的时间里,墨尔本被当作澳大利亚的临时首都,很多政府机构都设在墨尔本,联邦议会也是在墨尔本、也就是这座<a href="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12/110403.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5, 120, 148);">旧国会大厦</a>中举行。1927年,国会大厦迁往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这座位于墨尔本的昔日的国会大厦完成了它重大的国家使命,回归为维多利亚州议会大厦。</p><p>维多利亚国会大厦这座两层的哥特式建筑是澳大利亚19世纪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大厦正面一排高大的罗马柱宏伟壮观,入口处地板的瓷砖十分精致漂亮。</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国会大厦对面南北相邻的分别是著名的温莎酒店。</span>温莎酒店Hotel Windsor有130年的历史,是墨尔本第一家有电灯热水的酒店。它是澳大利亚仅存的保留了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和文化特色的大酒店。浅灰色的外墙配以清一色的拱形窗框,显得威严而大气。</p><p>温莎酒店的传言,在它悠久的历史文化上又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传说“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曾在此与他心爱的女人长相厮守,传说温莎酒店有英国女王专用的房间,每次女王驾临墨尔本,一定驻跸于此。</p> <p> 温莎酒店的斜对面是旧财政大楼。</p><p>旧财政大楼Old Treasury Building位于墨尔本华尔街科林斯街Collins Street的尽头,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最好的19世纪的建筑之一。建于1858-1862年。是一幢中规中矩的长方形建筑,现在作为博物馆免费进入。</p> <p> 旧财政大楼隔壁就是国库花园Treasury Gardens,花园入口处竖立着威廉·约翰·克拉克爵士的纪念石像Sir William John Clarke Memorial,通体洁白。</p> <p> 离开菲兹洛伊花园,此时已经是下午1半,不知不觉中四个多小时过去了。于是前往不远处的唐人街吃了一顿地道的广式海鲜伊面。</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唐人街附近就是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这是是南半球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州内顶级的参考和研究图书馆。图书馆成立于1854年(与</span><a href="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12/110158.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5, 120, 148);">墨尔本大学</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同时奠基),1856年开放,后来1913年又建成了大圆顶阅览室。</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图书馆正面是古希腊建筑风格,高大雄伟,两侧草坪上坐满了观街的游客,图书馆台阶下的空地上,街头艺人的表演吸引着不少路人和闲坐的游客。</span></p> <p> 从图书馆出来回头往火车站走,途中在斯旺斯顿街和科林斯街东北角经过<a href="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312/110439.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5, 120, 148);">墨尔本市政厅</a>。</p><p>墨尔本市政厅Melbourne Town Hall由当地建筑师里德设计,为第二帝国风格,里德的作品还包括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和皇家展览馆等墨尔本著名建筑。墨尔本市政厅顶部冠以一个巨大的阿尔弗雷德王子塔,塔上有一个很大的时钟,是1874年由英国制造安装在塔楼上。</p> <p> 我住在墨尔本两周时间,不论走到哪里,满目都是沁人心脾的绿色。有绿色本来不算稀奇,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哪个没有大片绿色?墨尔本的绿色,特别浓郁。全市公园、花园400多处,街道都有几排婆娑的绿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树冠奇特,住宅鲜见二层以上楼房,都掩映在树木花丛之中。城市的规划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与知识、雕塑、历史、建筑等结合起来,赋予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内涵。</p> <p> 墨尔本生活节奏舒缓,四季鲜花盛开,人和动物和睦相处。触目可见的地毯般的草坪上,人们悠闲地坐着,布谷鸟、鹦鹉、天鹅、白鹳、沙鸭、白鹈鹕、斑嘴鹈、黄嘴白鹭、杓鹬、红隼等等鸟类友善地与人为伴,在不停地歌唱。</p> <p>图为我带着小侄儿喂天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