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古籍中寻觅遂昌山水人文</p> <p class="ql-block">遂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4000多年前,遂昌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建了“东方文明曙光”、瓯越文化发源地——好川文化;自东汉建安23年(218)建县至今,已有1800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遂昌人才辈出,著述丰厚。</p> <p> 据记载清代以前遂昌县考录进士70名,有古籍280余部。宋代龚原哲学著作《周易新讲义》和尹起莘历史名著《资治通鉴纲目发明》,名垂千古;宋代王镃《月洞诗集》、元代郑元祐《侨吴集》《遂昌杂录》及尹廷高《玉井樵唱》被收入《四库全书》;明代王养端《震堂集》、括苍诗派后起之秀黄中及朱应钟的诗作、应槚律法专著《大明律释义》,戏曲家汤显祖遂昌任上著作《牡丹亭》,名闻遐迩;清代毛桓书画、王梦篆《窥园诗集》、吴世涵《又其次斋诗集》,清新脱俗……这些鸿篇巨制,传承遂昌千古文脉。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作为遂昌的文脉所承、斯文所系,是遂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遂昌寻找自身历史渊源,厘清自身发展脉络,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根”和“魂”。</p> <p>书籍,是时代的化石。</p><p>在许多古籍中,我们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古人笔下的遂昌山水人文。同时,通过古籍的寻觅和整理,对我县地域文化的研究更有着重大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遂邑环境皆山也,发脉于闽浦,由仙霞岭,历三衢入遂。展嶂于洋溪源、周公源,襟带龙泉,如砻口、关川诸处俱与龙泉接壤。水流王村口,山复分枝于蔡源。起蔡山、九峰岩渡青城山及大梧桐、小梧桐山至石飞岭、门头岭出口。溪面一阔,是为石练。水出大田峡口门,合柘溪上游,历华洋直趋湖山,众水汇聚,经西安而达于驿前,此遂邑西乡山川,境壤最为深邃。素谓分太末一隅者,共一出水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