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聊斋》——白秋练

秋子

<p>  少年时看过《聊斋》的连环画(那时叫小人书)。记忆中的《白秋练》是一个美丽的鱼精,她嫁给心仪的书生后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每日要喝一点她家乡的湖水。</p><p> 这次再读文言文版的原著,竟发现了好多有趣的情节和知识。而且文言文在今人看来虽然有些难懂,但实在是太简洁、太言简意赅了。短短不足三页,就描述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故事。先重温一下《白秋练》的故事梗概吧。</p> <p>影视剧中的白秋练</p> <p>  河北书生慕蟾宫聪明好学。但他的商人父亲认为读书会使人迂腐,就在蟾宫16岁那年带他南下湖北,让他跟着自己学做生意。</p> <p>  到武昌后,父亲走访客户忙着应酬。蟾宫一有闲暇依旧读诗看书。看到高兴处,常常大声朗读。</p> <p>  月光下,他觉得好像有人在偷听,当时也没太在意。后来又遇此事,他就开门出去看,只见是一个貌若天仙的少女。那少女见蟾宫出来急忙离去,临走又回头望了蟾宫一眼。</p> <p>  过了两三日,采购完货物装船北归。夜晚船泊湖边。商人外出独留蟾宫在船上。一老妇人登船对蟾宫说:你害死我女儿了!她听了你读的诗词后茶饭不思,一心想嫁给你。老太太说她姓白,女儿叫白秋练。蟾宫见过那女孩,虽心中愿意,但没经父亲同意也不敢答应。老太太愤愤而去。</p><p> 父亲认为江湖上不会有什么好女孩,果然不同意,一笑了之。</p> <p>  第二天淤沙涌起,船动不了了,要等到下一年开春涨潮才能航行。慕翁决定先回去筹资,让儿子在此看守货物。蟾宫心中暗喜。</p> <p>  蟾宫正不知如何找到那白家母女,就见老太太搀着女儿来了。老太太留下秋练独自离去。蟾宫看着娇弱得奄奄一息的白秋练,一再询问病情,秋练只说了一句“为郎憔悴却羞郎”。她让蟾宫给她连读三遍王建的宫词“罗衣叶叶”,只读了两遍病就好了。</p><p> 两人互诉相思、读诗唱词、海誓山盟、其乐融融。</p> <p>  秋练预测到慕翁到来前就离开了。蟾宫告诉父亲和秋练相处的事,并恳请父亲同意他们的婚事。父亲大怒,还以为是蟾宫招妓。查了船上货物没少才作罢。</p> <p>  回到家后,蟾宫见父亲始终不允,又思念秋练就病倒了,而且日重一日。慕翁也担心儿子的身体,百般无奈只好带他再去武昌。到武昌后四处打听也没找到白家的船。几天后见一老妇划船靠近,一问,正是白家。慕翁登船说明来意,白母说又无婚约,就没道理见面,不同意。但禁不住女儿垂泪,慕翁哀求,最后只得同意了。</p> <p>  晚上慕翁外出,秋练就到了。蟾宫让她给自己读刘方平的《代春怨》,读过“杨柳千条尽向西”后,蟾宫又要求她再读皇甫松的《採莲子二首》。听后竟觉得神清气爽病好了。</p> <p>  蟾宫担心父亲还不同意怎么办?秋练说她能预知商品价格的走势,商人重利,父亲会同意的,她说了几种商品让蟾宫告诉其父。其父半信半疑,买了半仓带回竟大赚了一笔。</p> <p>美术作品中的白秋练</p> <p>  慕翁见秋练有这本事又长得如花似玉,再没理由反对。就带着儿子备了厚礼南下求婚。白婆婆拒绝了财礼但答应了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p><p> 秋练随夫家北上时要求带几桶湖水,每日食用一些。后来慕翁或蟾宫南下时都要带回来一些湖水。两三年后秋练生了个儿子。再后来秋练在蟾宫的帮助下回南方救了自己的母亲,并告诉了丈夫自己的真实身份,蟾宫爱秋练依然如初。</p><p> 由于秋练离开了故乡的湖水就不能生存,所以在慕翁夫妇去世后,他们就举家迁到了南方。</p> <p>慕翁备了厚礼前来白家求婚</p> <p>  慕翁夫妇过世后,蟾宫随秋练心愿举家迁往湖北。</p> <p>  这篇 文章一开始“直隶有慕生”,让读者知道了河北在清代的行政名称。实际河北叫“直隶”的时间不短,当然还包括河北周边的一些地域。</p><p> 商人给儿子起名“蟾宫”,说明最初是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将来能“蟾宫折桂”获取官职。这个作者没明说,但读者可意会。实际上蒲松龄是通过商人对“学而优则仕”的失望表达了他自己对当时科举制度“瞎眼衡文”、“无才得中、而有才被黜”的愤懑。</p><p> 他们从河北到武昌都是船来船往,说明那时这两地间走水路也很方便。</p><p> 白秋练母女实际是长江里的美人鱼——白鳍豚。白鳍豚是水中的哺乳动物,聪慧而性情温顺。</p><p> 文中所引用的4首唐诗并不是被多数人熟知而非常著名的,但却符合文中人物的心情性格,说明作者对唐诗了解的非常全面。</p> <p>  白秋练是中国的人鱼故事。她不只美丽、孝顺(为救母亲剪下自己的白鳍),酷爱诗词,还能预测商品价格的走势。作者这结合社会生活的神话故事更具动人的魅力,令人百读而不厌。</p> <p>邮票上的白秋练</p> <p>图:取自网上</p><p>文:秋子</p><p> 祝朋友们浏览愉快!</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