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好不好,看 “耳朵的外型” 就知道

龙儿

<p>1、心型耳:心脑血管问题</p><p><br></p><p>特点:</p><p><br></p><p>①耳垂有褶皱。耳垂上有一条纹路,这种情况被称为“耳褶心征”。可能预示着 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心脑供血不足的问题。</p> <p>2、肝型耳:肝脏异常</p><p><br></p><p>特点: 手拨耳垂有兜状。简单来说,这种耳型的耳垂长得像贝壳似的,反扣着,且比较肥厚,耳垂后部的耳窝能轻易挑起。</p> <p>生活中,肝功能不好的人,特别是 脂肪肝患者,容易出现肝型耳;另外, 性格暴躁、做事情性子较急的人,也就是中医讲的 肝火旺的人也容易有肝型耳。</p><p><br></p><p>3、胃型耳:脾胃不健</p><p><br></p><p>特点: 对耳轮高于外耳轮,且 对耳轮呈90度角的耳型则叫做胃型耳,可以帮助判断 胃部病症。</p> <p>胃型耳主要有两种证型, 阴虚胃燥型和湿热型。</p><p><br></p><p>①阴虚胃燥型</p> <p>4、肺型耳:提示呼吸系统疾病</p><p><br></p><p>特点:耳周上部尤其是 耳周明显宽大且较平坦,有的人此处还会有 皮屑。</p><p><br></p><p>有 吸烟嗜好;长期生活在 空气质量较差的地方;长期 情绪容易悲伤的人;以及 饮食过于甘甜的人均是这类耳型的高发对象。</p><p><br></p><p>5、肾型耳:易患肾病易伤腰</p><p><br></p><p>特点: 耳轮与对耳轮基本平行。</p> <p>胃型耳主要有两种证型, 阴虚胃燥型和湿热型。</p><p><br></p><p>①阴虚胃燥型</p> <p>二、按摩耳朵有技巧</p><p><br></p><p>1、按揉耳轮:通气血、强免疫</p><p><br></p><p>耳轮属于脾胃的位置,它其实是人体的一个“能量环”。</p><p><br></p><p>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强健,气血运行才能顺畅,人体的 能量吸收和代谢能力也会随之 提高,相对而言免疫力也更好。</p><p><br></p><p>按揉方式:</p><p><br></p><p>①从下到上按摩耳轮。沿着耳轮画圈,注意掌握频率,一分钟120圈;</p><p><br></p><p>②从下到上按摩耳背;</p><p><br></p><p>③向外牵拉耳廓。每侧耳朵按摩5分钟</p> <p>2、揉耳后沟:巧降压</p><p><br></p><p>耳朵上分布着160多个穴位,耳后贴着皮肤的凹陷被称为 降压沟,从上到下用手指捋这条沟,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经常按也有好处。</p><p><br></p><p>按揉方式:</p><p><br></p><p>①以耳道为中心向外提拉耳朵,每次3-5分钟;</p><p><br></p><p>②从上往下沿着降压勾搓揉,每次搓揉50下,每日1-2次,以耳朵微微发热发红为宜。</p> <p>3、按压耳上三穴,护心血管</p><p><br></p><p>通过耳朵三个穴位的按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平衡。</p><p><br></p><p>第一个穴:交感神经,位于三角窝下角的顶端。</p><p><br></p><p>第二个穴:胸,位于耳轮最中间处。</p><p><br></p><p>第三个穴:心血管系统皮质下,位于耳屏内侧前下方处。</p><p><br></p><p>每天早中晚各按压一遍,每个穴位按压20-30次,微痛适宜。</p> <p>4、鸣天鼓,健脑</p><p><br></p><p>做法:手心捂着耳朵,手指和中指找到后脑勺的凸起处,用食指弹响敲击玉枕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南少林火功推拿提示一次12下,每天2-3次,坚持这个手法,有 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 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p> <p>5、提耳、拨耳、揪耳,补肾精</p><p><br></p><p>提耳:伸出右手,绕过头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上耳廓,慢慢地往上提,一共做20次,左右交替进行。</p><p>拨耳:伸出双手,掌心相对,放在耳后压住耳廓,慢慢地往前移,划动到前脸部移开,重复20次。</p><p>揪耳:伸出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用右手抓住左耳的耳垂,左手抓住右耳的耳垂,慢慢地向下揪,重复20次。</p><p>耳朵按摩也有 禁忌:</p><p><br></p><p>①特别饿的时候不要进行太多的按摩;</p><p><br></p><p>②耳朵有破损时,不宜按摩,以免引起细菌感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