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简述服役期间二次参加同乡战友联谊会

P43T占山不为王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字:炮43团占山不为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图片:炮43团占山不为王</b></p><p><br></p> <p>  1976年3月3日午夜,我们一个县的八百多位男女青年,穿上绿色军装,在县城影剧院看完两场电影后,步行到火车站,坐上了从辽宁盘锦等地入伍,到炮十师服役新兵所乘坐的火车后,一路向东北到吉林市后继续西行途径长春,3月4日中午到达四平军站全体新兵下车就餐,餐后休息片刻,火车风驰电掣般地继续向当兵的炮十一师所在地锦州奔驰。到达黑山县部分新兵下车到炮202团服役,到达北镇后部分新兵下车到炮23团服役,其余新兵与3月5日凌晨三、四点钟到达锦州,从火车站徒步走到锦州北大营的炮十一师,分配到师直、师后、炮42团、炮43团、炮36团。3月5日当兵入伍到部队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因为这个日子,正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日子。</p> <p>  时光荏苒,当兵入伍后十几年过去了,全师八百多位战友中,除了几十位战友提干后继续在部队服役外,大部分战友都相继离开部队复转回到家乡。回到家乡的战友们于九十年代初先后组织了两次战友联谊会,相对来说,这是在各部队复转战友中,组织的最早期、最正规,参加人数最多的的两次战友联谊会,而组织的联谊会与现在组织的战友联谊会最大的不同就是邀请了部分还在部队服现役的同乡战友参加,绿色军装为战友联谊会增添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一次锦州炮兵十一师1976年战友联谊会制作的战友通讯录</b></p> <p>  参加第一次同乡战友联谊会:1990年5月29日,炮十一师吉林籍1976年入伍的同乡战友,在家乡组织了一次由复转战友与现役战友共同参加的战友联谊会,参加联谊会的战友多数是在城里工作,能够联系上的部分战友,而多数在各乡镇的战友没有联系上,联谊会邀请了炮43团(炮43团1985年12月归属炮十师后在朝阳镇驻防)及从炮十一师调到炮十师十几位服现役的战友参加。通过这次战友联谊会,制作了《锦州76战友通讯》,为后一次战友联谊会沟通联络夯实了坚实基础。</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90年5月,第一次炮兵十一师1976年吉林同乡战友联谊会(前第二排左数第十位为本人)。</b></p> <p>  参加第二次同乡战友联谊会:时隔一年后,1991年6月9日,炮十一师吉林籍1976年入伍的同乡战友,在家乡又组织了一次由复转老兵与现役军人共同参加的战友联谊会。本人在部队服役期间先后参加了这两次联谊会。如今,两次联谊会距今已经快三十年了,今天看到战友联谊会的集体照片,不觉心里有些酸楚,因为,自此战友联谊会后到至今的几十年里,照片中毕竟有十几位战友相继离开了人世,而未来战友如果再相聚,将再也听不到、见不到已故战友的音容笑貌。</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91年6月,第二次炮兵十一师1976年吉林同乡战友联谊会(前第二排左数第四位为本人)。</b></p> <p>  原锦州炮十一师绿色北大营,把战友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军营让同乡战友们由相识、相知到熟悉,经历了漫长的峥嵘岁月,战友情亲如兄弟,通过组织战友联谊会,更进一步增进了战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今天,感谢当年战友王景坤、庄勇、娄军衡、孙学智等战友联谊会组委会成员的辛勤劳作,为战友联谊活动搭建的平台。忆往昔,战友相聚情景历历在目,永远难忘;看今朝,我们都已六十多奔七十岁,望多保重;想未来,期待入伍四十五年或五十年再聚首,任重道远。愿战友情,似奔腾的松花江水源远流长;像巍巍的七顶山峰屹立长存。</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91年6月,第二次炮兵十一师1976年吉林同乡战友联谊会期间,参加联谊会的炮43团战友单独集体合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