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20)黄骅市小学语文送教下乡项目诊断示范活动(第二组)

黄骅市学院路小学

2020年11月18—19日,为期两天的国培计划(2020)黄骅市小学语文送教下乡项目诊断示范活动如期举行。全市100名语文教师分三个组分别在骅西小学、实验小学、学院路小学同时进行学习培训。第二组来自吕桥、齐家务、官庄、羊三木四个乡镇的30名教师在学院路小学参活动。 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示范引领和课例诊断。项目专家团队成员刘瑞艳、于静、张丽娟三位老师在示范引领环节做了示范课。 刘瑞艳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了三个环节的教学:发现一——识字规律;发现二——近义词区分;发现三——列清单秘诀。教学中以词句为主线,以发现为引领,以形式多样的练习为载体,巧妙突破知识难点。选取生活中的情景来进行拓展,借此打通书本与生活的通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于静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课。于老师根据语文要素及童话的特点,精准地设定教学目标,抓住“巨人的花园”环境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各种画面。课堂最后,老师拓展原著中“巨人去世”语段反转情节,让学生们想象巨人去世后花园里会发生什么,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课堂上于老师运用 “以读代讲”和“读写联动”的教学策略,精彩诠释了主题阅读教学改革的内涵。 张丽娟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本次习作由情境导入游戏,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巧妙搭桥铺路,轻松突破习作的教学重难点。“在游戏中写出经历与感受”,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课堂上笑声不断,学生在玩中学写,一课一得,收获满满,这样的习作指导课令人赞赏。 三位老师精心设计、深挖教材,精彩的课堂赢得参训老师的好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参会的领导老师,认真听课,专心记录,用心感悟和领会。<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课后,项目组长滕秀艳老师主持了课例研讨活动。首先三位老师阐述了教学设计理念并进行自我诊断分析,然后学员畅谈观课后的感受。大家毫无保留,发言踊跃。既谈到观摩中的收获,也提出了平时教学中的不足。 教育局教研员、项目首席专家蔡永芬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蔡老师就教学活动板块化、教师的问题主体化等问题进行指导,并要求老师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做到“目中有人”,深挖吃透教材,以学定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9日是课例诊断活动。为了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参与学习的30名学员根据自己的课题先在小组内研讨改进,然后选出12名小组代表集中展示她们的教学设计。吕桥孙正庄中心校崔声杰老师和吕桥周青庄中心校杨莹老师就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商量》一课,吕桥中心校的王淑平老师和吕桥下堡中心校的杨华敏就一年级上册《四季》一课,齐家务镇桃园小学的高秀琴老师、齐家务镇杨官庄小学的杨颖慧老师和齐家务镇科牛小学李倩老师就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齐家务镇齐家务小学的王莉莉就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官庄吴庄子小学的曹久萍、赵娟老师就五年级《落花生》一课,杨三木学校的王伟娟老师、官庄吕郭庄小学的孟雪老师就六年级《夏天里的成长》一课进行了分享。她们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清晰,重点明确,体现了对教材较好的解读能力。之后的研讨环节,大家各抒己见,踊跃提出自己的优化建议。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分享中提升素养。 张丽娟老师对上午的7节说课做了小结,针对口语交际课的设计实施运用进行了拓展和总结,引发了老师们深入的思考。 项目组长滕秀艳老师从教材分析要“透”、学情分析要“实”、教学过程要“精”几个层面对12节说课做了点评。 最后项目组专家、教育局教研员李玉洁老师对两天的示范诊断活动做了总结。她真诚地表达了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欣喜和祝贺,然后从团队组建到活动实效等方面进行了切实可行地指导。 <p>  两天的活动异彩纷呈,为老师们提供了观摩、学习、成长的平台,一定能引发新的思考,带来别样的收获。追寻理想课堂,我们一直在路上。</p>

老师

教学

小学

一课

上册

语文

家务

课堂

活动

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