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胡同

红山文醉

<p>记忆中的故乡,在一座大山脚下,北山脚下就是村落。这个村落完全由一个个胡同组成,胡同都是土路,两边是土房和土墙。这些胡同只有南面才有出口,因为北面被山挡住,胡同中间没有横街。</p><p><br></p><p>只有我家那个胡同有一条很窄的横街,只和西面一个胡同相通,这条窄窄的横街,是挑水的过道,人们管它叫井道子,最窄的地方只能通过一个人,挑着水桶一定要掌握好平衡,不然就会左撞右撞,水也会从水桶中跳着舞步溢出。记忆中总是二姐挑水。寒冷的冬天,井口冻的冰有一尺厚,为了防滑,有时会临时扔些土在冰上,即使这样,打水时也要格外小心,用辘轳摇上来皮斗子,再把皮斗子里的水倒进水桶。我在十二三岁的时候,也通过那条小小的井道子打过几次水,但冬天我是真的不敢。</p> <p>不知为什么最喜欢春天这个季节,满山杏花开放的时候,胡同两边院子里的树木也次第吐绿。走在绿意浓浓的胡同,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舒坦。我和玩伴们爬上杨树折下嫩枝,用刀削成一寸多长的一节做成吹哨,或者用枝条做成潜伏用的军帽。小伙伴们一个个神出鬼没,有扮演八路军的正面部队,有扮演鬼子的,还有扮演特务的。敌我双方都有司令,司令部都设在胡同尽头的山上树丛里。玩起来就是个尽兴,直到大人们喊着回家用饭,才余兴未尽的尾随而归。</p><p>儿时的夏,是个多雨的季节,大雨在不停的下,院子里满是一朵朵涟漪,出神的望着涟漪,圆了又碎,碎了又圆,院里的水滔滔不绝地从门口流进胡同,汇流成小河。雨刚小一点,伙伴们披蓑戴笠地从胡同涌向村前的大河堤坝,看着汹涌的洪水残暴的冲刷着两岸和护坝的铁丝龙。</p><p><br></p> <p>雨又大了,孩子们在大人的催促下走进各自的胡同回到家中。</p><p><br></p> <p>深秋,绝对是个迷人的季节,孩子们会把成熟的葵花秆用刀劈开,把穰掏出去,然后重新把空心的桶子用绳子或者细铁丝捆紧,一头用玉米芯堵住,用来装细土面儿,再分成敌我两组进行“土炮大战”。从一个胡同追赶着跑进另一个胡同,一个个灰头土脸毫不在乎。</p> <p>寒冬腊月,也圈不住这些贪玩的孩子,我们在胡同里撞拐子,上房掏麻雀,印象最深的是摔宝(也叫摔片子,用纸叠成的玩具)。记得那时妈妈给我做的棉袄,就因为摔片子,被我一冬天把两个袖子搧掉半截,最后是开花两扇。但片子赢了一铁灯笼。</p> <p>我们最期待的一天,是大年除夕夜,父亲给我和哥哥扎好灯笼,就盼着黑天了。天刚麻麻黑,我们就点燃灯笼里的蜡烛,提着心爱的灯笼,从各自的胡同里跑出,在村前的街上汇聚到一起,然后在各胡同跑出来,跑进去,跑着,喊着,笑着,最后消失在密密麻麻的鞭炮声中。</p><p>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春回,大红的对联洋溢着喜庆,五彩的挂钱儿,在春风的吹拂下,发出呼啦啦的声响,似乎在告诉人们,旧年已逝,新春伊始。</p><p><br></p><p><br></p> <p>胡同里有快乐,也有悲伤。</p><p><br></p><p>老人去世的时候,各胡同的邻居都来帮忙,出殡那一刻,我们总是躲得远远的,大概是鬼故事听多的缘故吧。那时总看见这个胡同的每家门口,都会燃起一堆火,据说是驱鬼的,谁也没看到鬼的样子,但每次都是照做。随着一阵鞭炮声响,棺椁被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在叫喊声中抬起,孝子披麻戴孝,几步一回头的跪地磕头,感谢着这些受累的众位乡邻。出了胡同,过了堤坝,女眷们就在哭声中被拦住返回。胡同里的火已经熄灭,还有一股股柴草的烟气弥漫……</p><p><br></p><p>一代一代人,就这样在哭声中抬出去,又会有谁家的娃娃在哭声中诞生。</p><p><br></p><p>胡同记忆还有很多,有幸福,有饥饿,有快乐,也有悲伤,这一串串故事,串成了我的童年,童年的往事,也大多发生在胡同和胡同两边的院子里。如今的胡同两边都是砖瓦房,胡同也变成了水泥路,水泥路的两边还砌砖栽了风景树,环境是美了,但记忆中的胡同不见了,我的童年也只能印在脑海里。</p><p>如今人到中年,更加怀旧,经历了七十年代的激情岁月,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九十年代末的计划经济转为商品经济,又赶上了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代人经历了亘古未有的大变局,经历的多了,尤为怀旧也就不奇怪了。</p><p>可每次回忆过往,都撇不开那些老胡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