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里的文化

若水

<p>学习知识,特别是语言类,如果离开它的文化基础,就没法真正学懂,并做到融会贯通,学到的也是非常浅层次的认知。</p><p><br></p><p>前几天我家小孩问我,关于英语喝汤的短语,为什么不是drink soup ,而是eat soup 呢?</p><p><br></p><p>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对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说,喝汤喝的就是汤水,怎么可能叫吃汤?</p><p><br></p><p>除了喝汤,还有像粥这些流质的食物都叫喝粥,而不是吃粥啊。</p><p><br></p><p>后转念细想,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语言本来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如果不了解工具形成的原因和背景,又怎么能更好地使用工具呢?</p><p><br></p><p>工具的出现和创造,一定是人类生存的需求所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p><p><br></p><p>它有什么样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它所展现出来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意思也完全不同。eat的中文意思是吃,英语中为什么叫吃汤,而不是喝呢?</p><p><br></p><p>经常吃西餐的人士也许就会明白,西方饮食里,没有出现过像中国这样加入各种食材,长时间熬煮出来的汤,而且一般是只喝汤水,不吃汤料。</p><p><br></p><p>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喝汤,喝的就是汤的精华,汤液是聚集了各种食材的“气”,而汤料经过烹调之后,已经没了“气”的精华。</p><p><br></p><p>所以,中国人喝汤,是取其气,饮之精华。</p><p><br></p><p>但西方国家的汤就不一样了,像忌廉汤,芙蓉汤等等,虽然也加入了各式美味的食材烹饪。但他们注重的是汤和料的搭配食用,而且只是轻煮,类似于我们中国菜里的焖煮菜一样,菜和汤汁是一起吃的。</p><p><br></p><p>在西方饮食文化里,没有吃“气”的概念,只有吃之以“形”的习惯。所以,如果西方人问我们要喝点什么,一定问的不是喝茶,更不是汤,而是咖啡饮料可乐或者水。</p><p><br></p><p>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汤不叫汤,而是寡淡无味的清水。因为他们没法理解中国汤里面的文化,关于食物的营养,我们吸取的是食物中的气,食物汲取天地之气而生长,人吃其气,则得天地之精华。</p><p><br></p><p>但西方饮食,吃的是可见的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一定要吃食物中看得到的形,才算是吃到了营养。所以他们叫eat soup ,而不是drink soup. </p><p><br></p><p>这就是两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我们表达的方式也截然不同。若不能从生成语言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学习,就没法真正掌握它所表达的内涵。</p><p><br></p><p>虽然,最后我们家孩子请教了老师,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老师认为当题目没有指明是西餐的情况下,也可以用drink soup,但我认为这只能算是用英文翻译中国文字而已。</p><p><br></p><p>如果要想真正表达出我们自己文化的内涵,是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去诠释的,文字表达可以用语言来翻译,工具可以互换,但文化是没办法翻译和复制的。</p><p><br></p><p>因为文化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它需要身践力行,需要参与其中体验,看到它本质存在的东西。</p><p><br></p><p>因此,撇开它的文化背景,去学习一门语言,是不太可取的,它没法达到两者之间真正的交流和理解。</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