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养生第二十之小雪

天下无疾旷昌革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雪与养生</p><p>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p><p style="text-align: right;">——《月令七十二候集解》</p><p> 乐配:《良宵引》</p><p><br></p><p> 一、小雪三候</p><p> (一)初候,虹藏不见</p><p> 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p><p> 冬季阳气潜藏地下而不升,天地阴气盛,表现为雨少干燥,或凝结成雪,作为雨珠水汽被太阳光折射时的现象——彩虹就非常少见。而春夏之际,阳升而阴阳相交,雨多湿润,故彩虹多见。</p><p> (二)二候,天气上升 地气下降</p><p> 这是阴阳气不相交的表现,即天气升而地气降,二气各归其位再不交接。</p><p> (三)三候,闭塞而成冬</p><p> 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p><p> 天地之气不相通则成闭塞伏藏之象。这就是冬天生成的原因。</p><p> 二、起居有常</p><p> (一)冬日暖阳晒背(古人谓之负暄)</p><p> 冬日天寒而昼短,太阳尤显珍贵可爱,早上宜待日光出而起床,尽可能多晒太阳。让背部对着阳光,闭上眼睛,腹式呼吸。冬天晒太阳的感觉,一开始肌肤的温暖舒张,就像饮了佳酿后无拘陶然之状,又如沉沉酣睡后的苏醒;渐而筋骨放松,血脉畅通,舒畅得连杂念都不能生起。</p><p> 负暄是冬日补阳第一大法,能祛体内寒气。《齐东野语》中就记载了本草无效,而靠晒背治疗寒疾的例子。我想,这可能和负暄时舒畅宁静的心情密不可分(如果吃药的话,心情一般不会舒畅吧),生理和心理的调治,双管齐下,痼疾乃愈。</p><p> (二)冻脑温足</p><p> 头为诸阳之会,所以冬天身子都要裹紧,但脑袋可以无需防护。相反,如果天还不冷就带上冬天的帽子,反而使阳郁而头脑不清爽,甚至生眩晕之症。而对于阳气虚弱的老年人,可以早戴帽子保暖。话又说回来,虽然头部阳气足,但也要避风。古人特别注意睡觉时,不让风从窗户的孔隙吹入而直袭头部。</p><p> “头宜常凉,足宜常温”。人的下半身阳气较上半身少,睡前养成洗足的习惯是非常好的。脚在人体的最下部,聚诸浊气,用热水洗足,就可散其秽浊。所以,即便是夏天,也不要冷水洗足。需要注意的是,泡完脚要随即擦干,脚趾缝也要擦到,这样一温一干,脚部的气机就通透了。最忌水快凉了,脚还泡着。长期如此,湿邪入侵,易得脚气。</p><p> (三)冬泳不是养生之道</p><p> 不知从何时起,流行起了冬泳。在某些地方,立冬日冬泳,更被作为迎冬的活动。但是,除了极少数阳气很足的人,比如冬天都穿单衣的人也许可以冬泳外,大部分人是不适合冬泳的。</p><p> 《内经》的养生原则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去寒就温,无扰乎阳。冬泳就是受寒而扰阳的运动,很多人一开始冬泳也能坚持下来,殊不知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阳气,久则体内会伏藏大量的寒气。</p><p> 至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关节炎等病的人,是绝对禁止冬泳的。</p><p> (四)贮雪为药</p><p> 古人对水的品质要求很高,虽然水看上去好像是无色香味的,但其实不同环境来源的水大有不同,尤其在用于泡茶和煎药时,对水的要求很高。韩剧《医道》中主人公许浚在柳家学医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挑水杂工,要懂得区分不同的水的差别。</p><p> 《本草纲目》中有味药名“腊雪” ,即腊月(农历十二月)收藏的雪花所融化的雪水。小雪在十月,故此时的雪还不宜收藏为药,春雪容易腐败也不宜,唯有至寒的腊雪适合作药。</p><p> 鲜花多为五瓣,而雪花都是六瓣,六乃阴之成数。故腊雪性寒,味甘无毒。具清热解毒,降火止渴之效。主治瘟疫、中暑热狂,伤酒热渴。</p><p> 解一切毒,治时气温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黄疸,宜小温服之(藏器)。</p><p> 洗目,退赤(张从正)。</p><p> 煎茶煮粥,解热止渴(吴瑞)。</p><p> 了宜煎伤寒火暍之药,抹痱亦良(时珍)。</p><p> 那么,小雪节气的雪就没用吗?至少在《红楼梦》里,它是冷香丸的必备药材之一,是治宝钗热毒犯时喘嗽不止的唯一验方。</p><p> (五)雪水烹茶</p><p>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juān,积存之意)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p><p> 水与水是不同的,而雨水沏茶正是取它的轻清之气,雨来自天嘛(相反井水质地重,偏阴)。但讲究如妙玉亦嫌雨水不够轻清,用的是梅花上的雪。我们矫情地分析下这梅花上的雪为什么更轻清呢?</p><p> 首先雪的密度确实是低于雨水的,雨水的密度低于井水。</p><p> 其次这个雪还不是“扫雪烹香茗”,这雪飘落在花上,然后被收集了,不是掉地上再被收集的。而花的性质本身又是轻扬的,“诸花皆升”,梅花亦然。这片雪和这朵梅相遇,同气相求,停留在梅花上的雪也会略带一些梅花的气质。妙玉这些雪水被收集入瓮,埋在地下以封藏其气。而雪水在夏天喝更能突显其祛暑清热的功效。</p><p> 那么,煮茶为什么要用轻清的水呢?因为喝茶就是喝它的清气,喝茶令人神清气爽,令人头目清利,兼其清香开窍,人就精神。所以水当然也要以清轻为标准了。</p><p>沏茶是明清时流行起来的,唐宋还是烹茶。烹茶的火最好用松木作柴,为什么?因为松树常青,阳气十足,松木烧出的火自然也阳气足,茶更具清阳之气。</p><p><br></p><p> 三、饮食有节</p><p> (一)新鲜铁棍山药(见立秋)</p><p> 正宗的怀山药在霜降至来年惊蛰这段时间上市,正好也是滋补的黄金期。中原地区土气厚,而山药最得土气,能长到地下一米多,据说一块种过铁棍山药的地需要养5-10年,才能再种,不然山药的食疗价值就不行。所以,正宗的怀山药都是限量的。</p><p> (二)柑普茶</p><p> 柑普茶由新会陈皮(见立秋)和熟普洱茶制成。在运动量减少、滋补肉食增多的冬天,容易生痰和气郁,而陈皮具有化痰理气的功效,尤其是新会陈皮,没有普通陈皮的燥性,非常温和。熟普具有解腻和降脂的功效,亦可中和冬季贴膘过量的油脂。另外,柑普茶的茶性偏温,具有暖胃养胃的作用。</p><p> 普洱茶按发酵程度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有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能。</p><p> (三)芝麻核桃五仁膏</p><p> 这是比芝麻丸更全面、功效更快的补肾润肠之品。在补肾方面,芝麻(见处暑)配伍温肾阳的核桃(见立冬)、固肾气的莲子(见处暑)、阴阳双补的枸杞(见处暑);在健脾方面,有炒白扁豆健脾祛湿,山药(见立秋)益脾之阴,大枣(见处暑)补中益气;在养心方面,有桂圆(见处暑)益心血,莲子安心神;再以金桔(见立冬)和陈皮(见立秋)解整体偏于滋腻的弊端,使之补而不滞。</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扁豆</p><p> 《雷公炮制药性解》:扁豆,味甘,性微温,无毒,入脾经。主补脾益气,和中止泻。醋制能疗霍乱转筋。解酒毒及河毒,一切草木毒。扁豆性味,皆与脾家相得,宜独入之。食疗方:</p><p> 人参扁豆粥(《食鉴本草》)。白扁豆(半升) 人参(二钱,作片),先煮熟豆去皮,入参下米煮粥。【功能主治】益精补肺,健脾止泄。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p> <p>(四)姜枣膏或山药姜枣膏</p><p>姜枣膏是传统祛寒暖身的膏方饮品。姜枣膏以大枣(见处暑)和红糖补脾胃,脾胃得补,则气血充足,以强御寒之力;生姜(见立秋)温中散寒,初受寒时可驱表寒,又能行气血于四肢,缓解四肢冰凉;红糖兼有活血化瘀之功,故亦适合宫寒痛经的女性。加了山药(见立秋)之后,则降其燥性,还有养阴之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