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金秋川滇行小记</p> <p>小立兄设宴款待川滇行的同学</p> <p>川滇行六大金刚</p> <p> 昨晚在北京安贞医院边的锦江之星房间里看电视,北京台青年频道在播老电影《五朵金花》,忽然想起来我们的川滇之行结束二十天了,我在川滇群里调侃在大理忘记寻找金花了。</p><p> 川滇之行是彪哥去年发起的动议,启星兄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精心策划并多次修改路线,哥几个都积极响应的结果。三部车十一人(侠恕兄因在成都偶感风寒,为了不拖累大家,遗憾退出),最终九人历时二十八天行程两万余公里,完成了一次看山看水见真情的赏心悦目浪漫之旅,尤其是彪哥在稻城亚丁的洛绒牛场给老伴吸氧的瞬间被桂生兄拿手机记录下来(这可不是做秀撒狗粮),照片感动了无数的人,我认为可以评为本年度最佳温情照片。</p><p> 旅行结束没两天,启星兄和彪哥以新华社老记者名记者的功底,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快速发表了川滇之行的美篇和微视频,让我等不知从何下手了,关键还是我们的水平不行,拿不出硬货。</p><p> 思前想后趁着陪老婆住院写点感受吧。</p><p> 首先这是一次非常之旅。川滇之行时间长,历时二十八天,(年轻人没有这么多时间,岁数相当的没有这么好的体力,关键是没有好向导设计的好路线);路程远,启星兄从北京出发一圈下来近八千公里,彪哥长海两车也都在六千公里以上,三车相加两万余公里;海拔高,川西地区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从新都桥到理塘,四千多米的山就有三座,最高的卡子拉山垭口达到4716米,理塘县城海拔4千多米,稻城县城3800多米,这样的高度对六七十岁的人无论心理和生理都是极大的挑战;但大家团结协作,克服了高反等诸多困难,有惊无险,圆满完成旅行,小立兄称其为“毫发无损",卫东兄说是"全身而退",每个人都达到和跨越了人生新高度,值得纪念和炫耀。还有一些路段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重走红军长征路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p><p> 其次,这是一次友情之旅。为了这次旅行,己走过几次川滇的启星兄再显担当,再次担任带路党;在成都的小立兄拿出1998年的五粮液招待各位同学,董事长夫人让大家品味最正宗的成都火锅,品尝的是美酒美食,体会的是纯真的同学情。小立兄因身体的原因不能同行,但一直关注我们的行程,随时推荐所到地的景点和美食,地主之谊做到了极致,卫东兄刚做完手术不能同行,但密切关注我们的行程,让我们时刻把安全牢记在心。彪哥出院不久身体尚在恢复之中,途中又患感冒,牙龈上火牙疼(估计是香格里拉那罐玛卡鸽子汤闹的),加上高反,但顽强前行,彰显了带队司令的风范。桂生兄一面要照顾高反最严重的萍姐,一面帮彪哥开车,晚上还要做好当天的开支结算,毫无一丝怨言。至于我和长海兄年纪轻些,多跑腿是必须的。同学之情一路上深深的感动着我。</p><p> 第三川滇美景尽收眼底,著名摄影家启星作才兄大片多多。由于作才兄人品爆发,进入川西后天气十分给力,四姑娘山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蜀山之王贡嘎雪山、雅拉雪山,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尽情展现,这是需要何等的人品,就连在雾浓顶遇见的藏族导游都夸我们的运气好的不得了。只有稻城亚丁的央迈勇迟迟不肯露面,让我们苦等了三个多小时。也许是作才兄的人品指数用完了,进入滇西北后,雨水一直陪伴我们,在丽江就遇到了连本地人十几年都没有见过的秋天连阴雨,马路上水流成河,让萍姐脱掉鞋袜,赤脚涉水回到宾馆。不过连绵的秋雨也让我们体会了雨中的丽江、大理古城和烟雨朦胧之中的洱海、泸沽湖的另一番景象。</p><p> 第四带路党功不可没。此次川滇之行,启星兄居功至伟,从线路设计到旅行中的每个细节都考虑的十分周全,一路行程能够按照攻略和计划推进,张驰有度,劳逸结合,即照顾到了大部分人的观景游览,也给著名摄影家等留出了充足的拍摄时间,达到了摄影游览两不误,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作才兄给大家拍照留念的劲头始终饱满,唯一不足雅拉雪山的合影拍虚了,小失误不影响著名摄影家的名声。</p><p> 第五旅行生活丰富多彩。一路行程我们尝遍了各地的特色美食,火锅、柴火鸡、腊排骨、酸菜鱼、丽江粑粑、只是没想到香格里拉的瓦罐煨汤把彪哥整上火了,牙疼了半程,回到银川还没好利索,在去海螺沟的路上买了5块钱一斤的蜜桔,大呼奸商、上当了,也是上火的原因吧,到了磨西镇二块钱一斤,回到银川一块五一斤,更是让他闹心;每晚必有美酒佐餐,据不完全统计,从十月九号进入汶川映秀镇到二十八号海螺沟分手,共消耗高度白酒十六瓶,干红六瓶,作才长海带的低度酒不计在内,酒桌上猜拳打老虎,其乐融融;前几次皖军大败,西北军完胜,海螺沟最后一战皖军势如破竹,宁夏军大败,青海军勉强持平,最后以皖军大胜告终,这场大胜长海可以吹几年。另有两段插曲必须一叙,一是在鱼子西拍贡嘎雪山,遇到了康巴卫视的一个摄制组,启星兄接受美女主持采访,曾经的采访人变成了被采访人,启星兄侃侃而谈,声情并茂,雄风不减当年啊;我也有幸认识了青海老乡摄像师仁增才让;二是启星兄在汉中买的小郎酒让我背到了洛绒牛场,在等待央迈勇云开雾散时,我们手中的小郎酒被四个上海小女人发现,非要给我们拍照并和我们合影,应该算是这次旅行的小艳遇吧。</p><p> 川滇之行 一次难得的金秋之旅,几个六七十岁的同学相约远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虽说我和长海还不到六十),这种机会着实难得。相比去年的诗酒远方徽州行,略显不足的是缺少了诗人言鸣兄,彪兄因身体小恙诗兴还没上来,少了点诗情画意。一路走来我感受到了川滇的另一种美,它与青海的山、水、草原的美不同,青海风光展现的是雄浑博大,川西的风光展现的灵秀,紧致,立体感层次感更加丰富,更容易让人走近让人陶醉,都是自然景观,但美的方式方法不同,川滇的美更容易让人铭记在心。</p><p> 在海螺沟我们相拥而别,启星兄说准备好,明年五月走一趟新藏线,我很期待。</p><p><br></p><p><br></p><p><br></p><p> 2020年11月20日于北京锦江之星</p><p> 安贞店</p> <p>四姑娘山前合影</p> <p>揭开面纱的四姑娘山</p> <p>远眺贡嘎雪山,启星兄回京后有点后悔,说应该在鱼子西上租个睡袋,早上起来拍日照金山</p> <p>丹巴县的甲居藏寨,有人说这条光值钱</p> <p>三位大师合影,我就不谦虚了</p> <p>帽子稍歪一点才能体现著名摄影家的气质</p> <p>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鱼子西帮两位著名摄影家扛设备,年轻,体力好。</p> <p>与主持人合影,这气质非同一般</p> <p>认识青海老乡,康巴卫视的摄影师仁增才让</p> <p>仙乃日神山,山脚下是美丽的卓玛拉措和冲古寺</p> <p>洛绒牛场,小艳遇的地方</p> <p>本年度最感人照片</p> <p>陪你一起看雪山</p> <p>梅里雪山之卡瓦格博峰</p> <p>梅里雪山之仙女峰</p> <p>赶往新都桥途中,在八美吃碗面</p> <p>海螺沟磨西古镇,在这里确定飞夺泸定桥</p> <p>毛主席就寝的地方</p> <p>成都一木材加工厂的红色教育活动</p> <p>大渡河边泸定桥</p> <p>4位上海阿拉小女人,加了微信后得知是导游,怪不得也馋酒</p> <p>和三位大叔合影</p> <p>泸沽湖里格半岛</p> <p>在大洛水彪哥和摩梭男子一起过烟瘾</p> <p>著名的大理三塔</p> <p>崇圣寺前来一张最牛的合影</p> <p>四姑娘山双桥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