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邕城之美——扬美古镇

Chinwe

<p class="ql-indent-1">继前一天首届广西工笔画展,我们“丽影涓思”团队于2020年11月2日,游学第二天早晨十点左右来到了扬美古镇,不同于前日的闷热,这天天气温和多云,仿佛为了照顾我们这趟古镇之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丽影涓思”团队驱车抵达扬美古镇</p> <p class="ql-indent-1">从南宁出发到扬美古镇,有38公里。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地方,刚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淳朴美丽、古朴而率真的小镇。即将开始用心领略古镇秋日美好,用眼睛将美景记录成永恒的画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扬美古镇导览地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扬美古镇正门</p> <p class="ql-indent-1">这座小镇镇守在左江、右江和邕江三江汇合处,扬美古镇也因水运之便而兴起,兴盛时,扬美有8座码头,“大船尾接小船头,南腔北调语不休。入夜帆灯千万点,满江钰闪似星浮”,成为重要的商埠。在小镇的各处散落着状元坊、梁家巷、状元桥、梁烈亚故居、三界庙、清代禁碑等许多古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状元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状元坊堂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状元坊历代主人照片</p> <p class="ql-indent-1">步入古镇,明清古宅鳞次栉比,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老的街巷,幽深的宅院,雕花的飞檐,无不诉说着平淡和安宁。值得一提的是,在扬美古镇中有一家状元坊,但是此状元坊非彼状元坊,这家状元坊其实是因为酱菜做的远近闻名,所以被赐名为“状元坊”。并不像常人所理解的这户人家出了个考取功名的状元。</p> <p class="ql-indent-1">走过状元坊,映入眼帘的就是梁家巷了,民居大门以青石条做门槛,两边有石墩、石鼓、石狮等。这里的古民居多为一层,砖木结构,二进四间或三进二厢节按住。较大的建筑群有五进,各进设长廊相连。</p> <p class="ql-indent-1">扬美古镇地灵人杰,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出了6个进士、4个举人、30多个贡生,故名曰:状元桥。即使在文化发达的中原也是少见的,其中有一位举人连续两年考中广西第一名。扬美古镇出现的这么多科举人才使扬美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给扬美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扬美的一道靓丽文化风景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烈亚故居正门参观</p> <p class="ql-indent-1">沿着道路一直走,远远的就看到了梁烈亚故居。梁烈亚(1892一1982)广西南宁市扬美村人,出身于小贩的壮族家庭。原是广西会党首领之一梁植堂的儿子。</p> <p class="ql-indent-1">故居门口立着一个简介,写着辛亥革命志士梁烈亚在少年时就立下鸿鹄大志,要勤奋学习,报效国家。1907年,在越南孙中山的旅邸宣誓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于当年12月发动了镇南关起义,镇南关起义失败后,梁烈亚没有放弃革命的念头,于1909年下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南宁府中学,在读书期间,仍不断地与同盟会联系和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19岁时,梁烈亚担任湘桂北伐联军的参议。1919年任孙中山机要员,同年加人中国国民党,此后一直追随孙中山坚持革命并参与议政和执政,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宪政思想及经济发展谋略领悟深刻,并在具体的革命实践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精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老人交谈</p> <p class="ql-indent-1">我们游览到此地时,恰巧遇到梁烈亚先生弟弟的孙女回旧宅拿东西,这位老人跟我们说这里并不时常开放参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中山先生在南宁与各界人士合影,左起二为梁烈亚先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影说明</p> <p class="ql-indent-1">1981年8月,广西南宁市邕宁县人民政府派专员到上海访问梁烈亚。梁烈亚对家乡政府和人民非常热情,提供了大量有关家乡的文史资料,还送给县人民政府四件珍贵的礼物(孙中山1921年来南宁与各界人士合影的相片一张、1921年孙中山先生安葬纪念章一枚、《广西通史》金石略四册、明代端砚一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烈亚先生肖像及家族牌位</p> <p class="ql-indent-1">他家是扬美的大户,故居宅院曾经占了金马半条街。后来因为火灾等原因被拆毁,只剩一厅三房和一个带厨房的庭院。走进故居的堂屋内,抬头可见梁烈亚老先生的肖像及家族牌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聆听老人讲解</p> <p class="ql-indent-1">当这位老人了解到我们队伍是来此地考察的,然后热情邀请我们进去参观,并给我们讲解了整个家族的兴衰始末。</p> <p class="ql-indent-1">扬美声名远播的八大古街。其中以临江街和金马街保存最为完好,也最吸引游人的目光。在金马街的两旁散落着许多小商贩,她们在兜售着手工编制的以禾草为原材料的扇子工艺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江</p> <p class="ql-indent-1">顺着金马街而下,道路尽头连接着左江江畔,河湾旁有一棵大榕树,树冠平行延伸至波光粼粼的江面,绿水映着翠竹,满眼苍翠,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indent-1">沿着榕树旁石阶拾级而上,光洁如洗的青石板路,两旁300多米尽是青砖黑瓦、砖木结构的清代店铺,这就是建于1832年的“临江街”。</p> <p class="ql-indent-1">行走在这条清明古街上,这里曾是一条繁华的街道,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飞檐屋脊、陈砖旧瓦、柱础石雕,向世人诉说着往日荣耀。虽早已归于宁静,但古朴中却蕴含着生机,陈旧中正孕育着希望,融进这韵味悠远的环境里,绵长的思绪不仅会追寻逝去的年代,也会飞向往后的岁月,思考古镇的重光、文明的延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界庙</p> <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界庙是扬美古镇的祭祀庙宇,像这样的</span>水路重镇,都会拥有自己祭水神的场所,<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逢年过节扬美人都要去三界庙上香祭拜。建筑门旁部分石板为红色,既言鸿运当头,又暗含兴旺发达之意。</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代禁碑</p> <p class="ql-indent-1">立于古镇南部的“清代禁碑”。禁碑上分条约定了市场买卖行为规则,并细列罚则,可算的公平公正。作为游学之行即将结束处,我们看到了深植于扬美人心中的市场文化。</p><p class="ql-indent-1">明代时,大旅行家徐霞客游扬美时曾留下称赞的文字,这应该是流传较广的对扬美较早的赞美,至今,扬美人还以此为骄傲。</p> <p class="ql-indent-1">千里迢迢的旅行,马不停蹄地行走,都是为了追逐心灵上的收获。通过导师这次陪伴的游学之旅,深刻感受到扬美古镇往日的繁荣,这次游学仿佛看到了古镇的灵魂仍在坚强的“活着”。</p><p class="ql-indent-1">至今忘不了邕城游学的那段旅程,它在我们成长途中深深烙下了一个足印,阳光般爽朗,月光般清宁。人生最美好的季节,我们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