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3):两任炊事班长

岳臣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按照当年学校的教学要求,学校要组织学军和学农,这也是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程”。1975年的秋季,学校分别组织了学军和学农,时间均为一个月。由于我当过农民又当过兵,因而自告奋勇自荐担任炊事班长。我当然知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但是既然自己愿意主动揽下,大家又是拥护又是支持,那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一艰巨任务圆满完成。一个班45名同学,还有广州市机械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的15名同学(开学第一年,我们班与工大合办大学),再加上几位老师约65人吃饭,要保证大家吃饱吃好真是不简单,可谓众口难调啊。</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俗话说得好,手中没有金刚钻,不敢揽下瓷器活。我父亲原来在一家企业负责食堂采购兼炊事工作,厨艺真不错,我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真传”,加上我在部队期间,经常到机关食堂帮厨,做饭炒菜的操作技术基本掌握了。还有,我有一副为大家服务的热心肠,我带领另外两位同学埋头苦干,想方设法改善伙食,尽可能做到让大多数人满意。我的想法很简单,吃饭与工作,两者同样重要,无论什么时候哪个时期,如果饭吃不饱吃不好,工作就不可能干好。这是因为,我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对“民以食为天”的含义有更深刻的体验。</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军训——队列训练</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学军和学农都是当年学校的教学计划,又是学校以外的教学活动,每天每人有二两猪肉供应。一天三顿饭,二两肉除了切下部分肥肉炼油炒菜,实在是所剩无几了。我当时的目标是想方设法从市场上购买一些水产品和副食品加以补充,要知道,现在的食品供应十分丰富,市场上除了猪肉以外,其他肉类可谓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可是,回到四十多年前,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各种肉食品供应少之又少,水产品和副食品供应也非常紧缺,很多食品定量供应,凭票购买。为了让大家能吃饱吃好,必须设法拉拉“关系”,走走“后门”。我把班里几个广州籍的同学,还有“工大”的十几个同学,拉到一起排排队,看看哪一个的亲戚朋友在水产品或副食品供应部门工作。值得庆幸的是,工大有一个同学的亲戚在水产品供应部门,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分配权。我要求把这个同学调到炊事班来,不干别的,就是专门负责采购工作。这样一来,不仅把水产品供应问题解决了,同时也把副食品供应问题一块解决了,我这个“巧妇”也有“米”炊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军训——刺杀训练</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问题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想办法如何把一天三顿的菜谱制定好,安排妥当。首先是早餐的安排,在全班同学中,除了有七八个来自北方的,其余的都是南方的。因此,早餐蒸馒头或煮面条大多数必然不太受欢迎,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另想办法。我想,广州的沙河粉是很有名的,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的同学,大家平时都喜欢吃炒粉,既然大家喜欢,那么早餐就以炒粉为主了。早餐炒粉不可能放肉,只能在素菜的搭配上下功夫,就是把各种蔬菜和调料搭配好,每天不重复,不断变换花样。当然,中晚餐每顿两荤一素更要调配好,特别是荤菜要确保质量和数量。除了肉食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水产品和副食品的辅助作用,让主副尽可能达到最佳的匹配。在荤菜的搭配中,如果每天都把猪肉作为主角,即使烹饪技术再高超,也显得太单调且分量不足。因此,我们想到必须把水产品充当第二“主力”,保证每天要有一个以鱼为主的菜。经过一番权衡对比,冻鱼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冻鱼价格便宜品种又多,烹调方法如煎、炸、蒸等较易掌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搭配空间,还有就是海鱼刺少肉多腥味没那么重,大家都喜欢吃。</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军训——蒙眼拆枪训练</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为了减轻我这个炊事班长的压力,学军期间从部队调来一个有做饭炒菜经验的炊事员,学农期间又从当地请了一位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傅,这样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为采购员出谋划策,千方百计少花钱多办事,更多地采购物美价廉的水产品和副食品,竭尽所能改善伙食。此外,在学农期间,通过多方的努力,我们争取得到了大队的大力支持,每天为我们提供一部分新鲜蔬菜,为我们伙食的改善打下了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减轻了不小的压力。</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割稻子</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学军学农期间,炊事班除了保证做好饭菜,让大家吃饱吃好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每天上午和下午在大家训练或劳动休息的时候,要及时地送茶送水到现场。考虑到广州的气候和大多数人的习惯,我决定天天给大家送凉茶,处于风高物燥的秋季和冬季,凉茶既能解渴又能降火。一碗具有广东特色的凉茶,胜过两三碗凉白开,由此体现我们的服务工作更周到更有成效。就像当年部队一样,后勤工作要跟上去,要为前方部队输送最需要的物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只有这样,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我们的服务工作让大家满意,得到大家的好评。我每天总是围着围裙,一天到晚忙里忙外,有点像部队老炊事班长的样子,大家都管我叫“大叔”,这也是对我这个炊事班长工作成绩的肯定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晒稻谷</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学军学农紧张的训练和劳动之余,我们分别与部队和当地民兵进行了几场篮球比赛,这是我喜欢的运动项目。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来自工厂,喜欢打篮球的不少,一入学就组织了一支球队,我虽然不是主力,但是,我每场比赛与主力队员都能密切配合。我有两手“绝活”:一是钩抢篮板球,二是高抛远球。钩抢篮板球,就是抢到篮板球立即传给主投手,让其在外围有更多的投篮机会,抛远球就是将篮球从对方蓝底下抛到我方蓝底下,让主投手尽可能在没有对方阻拦的情况下投篮,这样即能有效地提高命中率,增加比赛的胜算。虽然那个年代的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是,比赛中双方拼抢争夺不够激烈,命中率不高,这样的比赛就不精彩不好看了。在学军和学农两个月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我除了有机会显示显示我的厨艺,同时也不失时机地亮一亮我的球艺,工作娱乐两不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由于我们炊事班全力以赴,一心一意把服务工作做好,让大家在紧张的学军和学农期间,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而保证我们这个班学军和学农任务的顺利完成。</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