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之行5⃣️——李坑、江湾、上坦村、龙尾村

溢🔥

<p>李坑 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有乌镇的建筑景观,又有兔耳岭怪石景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婺源东线上离县城最近的景区。</p> <p>穿过门口的大牌坊,就可以看到停泊的一排排木船,可以乘船游览,也可以沿着青石板路走走停停看看。</p> <p>进入李坑,就被美景陶醉了,苍翠的群山,碧绿的稻田,清澈的小溪,一副世外桃源的感觉。</p> <p>李坑建村于北宋祥符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历代人才辈出,最为有名的当属南宋乾道三年的武状元李知诚。该村四面环山,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而建有徽派民居,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p> <p>李坑之所以叫李坑,是因为有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坑”在当地就是小溪的意思,这里又是李姓居住地,李坑村名因此由来。</p> <p>景区有两条主街,中间有一条河流穿过,当地人称通济河,街两边由一条条石板连接,数十条青石板,纵横交错,沟通两岸,构筑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也成就了李坑景区经典特色。</p> <p>李坑村李瑞材的故居,建于清朝初年,房屋小院开偏门,正门枋前后均装饰精美的石雕,屋内厢房格扇门窗上,木雕精细完美,展现出婺源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p> <p>走到村中心地段,“大夫第”进入眼帘。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是一位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p><p>二楼木阳台的建筑,就是大夫第二层的绣楼临街一侧精美的“美人靠”雕栏。</p> <p>李坑村内保存尚好的古建筑如:“大夫第”、“李瑞材故居”、“铜绿第”、“申明亭”等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挑高的大厅,精美的木雕,精致的马头墙,统一的装修布局,粉墙黛瓦,参差错落。那标准的徽派宅院、砖雕、石雕、木雕精致传神。</p> <p>在大夫第不远处,有一座“申明亭”。两旁对联云:“亭号申明就此聚议公断,台供演戏借它鉴古观今”。 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县修建申明亭,用于宣讲王朝法制与政令,调处民间纠纷的埸所。</p> <p>走过“通济桥”,又是小桥、流水、人家和石板路的古巷,大红灯笼高高挂起。</p> <p>光明茶楼曾经作为电视连续剧《青花》的摄制场地之一,赵雅芝、斯琴高娃都曾在这里品过茶,体验过小桥流水人家的魅力。</p> <p>李坑昔日的商贾、缙绅们留下一座座古老的宅院。这些古宅的每一根梁、栋、斗、拱,每一扇门、窗经过徽州的能工巧匠的仔细琢磨、精雕细刻,变成一幅幅精美、逼真的画卷,细节之生动、完美堪称一绝。几百年后今天看上去还是栩栩如生,不失往日的风采,好像诉说着当年的故事。</p> <p>景区以徽派建筑和村镇街景为主,村落群山环抱,清澈的溪水、蜿蜒的街巷,以及数十座连接两岸的溪桥,都是李坑令人难忘的美景。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12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p> <p>李坑是个四面环山的水乡小村,村前是大片的油菜花田,村内溪河两岸多傍有徽派的古建筑,灰墙白瓦十分古朴素净。沿着村后的小路上山,能俯瞰李坑全景。</p> <p>在李坑,名气最大的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古宅,在李坑村的最后面,为一处花园式的庭院。</p> <p>通济桥上留个影,前往江湾景区。</p><p>午餐:婺源美食。</p> <p>江湾,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乡村,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婺源的江湾村是江泽民的故乡而增添了一些别样的色彩,被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它具有徽派建筑特色风格的古村落,这里群山环绕风景优美,村民淳厚朴实,生活幸福,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地方。江湾村蕴藏着极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人才辈出,更为村庄锦上添花,目前江湾是保存得较为完好的有村民聚居的古村落。</p> <p>古镇入口即是规模庞大的“萧江宗祠”,是婺源乃至江南最大的宗祠,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一九二四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拆毁。江湾莲花池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二00三年九月,第三次重建。萧江宗祠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国内所罕见。</p> <p>宗祠非常宏伟,令人震撼,最值得驻足的景点之一。</p> <p>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位于婺源县东北部。江湾的建筑布局极具特色,一街六巷,纵横交错,从后龙山俯瞰,巷道间竟构成一个硕大的“安”字,令人叹为观止。</p> <p>在江湾,走在街巷间很安静。 有徽派建筑可以参观,看看精细的木雕,名人故居,也可感受当地人居住的生活气息。还可以随意逛逛购物街。 景区不如其他景区热闹。可以享受一份宁静。</p> <p>江湾人家</p> <p>江氏祖屋</p> <p>好玩,对着镜面拗一下😄</p> <p>江湾属于典型的皖南古村落,历史悠久,徽派建筑保存完好,古徽州的文化在此展示。漫步古村落,了解徽州文化,品味古村落的典雅景色!</p> <p>江湾钟灵毓秀,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江湾景区新建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点,让游客体会旧时手工艺匠人的传统技艺,观赏徽剧、婺源民歌等传统剧目,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p> <p>“美丽乡村,梦里江湾”,历史的积淀,使这里频添熠熠生辉的文化风采;岁月的浓墨,使这里长留着厚重深长的古韵遗芳。</p> <p>上坦村,是江湾镇辖下的小山村。上坦村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而又朴实。上坦村古巷深远、溪水清澈、古树苍天,小桥流水人家,古风古韵荡漾。</p> <p>村里千年香樟老树,见证村落的悠久与变迁。</p> <p>这里就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取景地,它给古老的村庄增添了不少韵味,也让外人知道了上坦村。</p> <p>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登上竹排漂流一番,既有“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感觉,又有“荡舟漓江”的体会,那才真正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p> <p>电影中那家“雪莲牛骨汤”火锅店,如今也改成了一家民宿,并且真的卖起了牛骨汤。流连其间,电影中的片段历历在目,让人仿佛有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p> <p>巨大的香樟村是上坦村特有的标志。坐在树下或休息、或拍照、或欣赏风景都很惬意。此时此刻,仿佛时间也停了下来,忘记都市的喧嚣,忘记了旅途疲劳……</p> <p>龙尾村位于婺源县溪头乡,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村落,仍保留着不少古老的徽派建筑。据说龙尾村是四大名砚之一“龙尾砚”的砚石产地。</p><p>龙尾村很小,几乎是站在村头可望村尾。村中的建筑自然离不开徽派风格——青砖白壁马头墙。</p> <p>穿行在狭窄的街巷,感受这里闲暇的生活景象。</p> <p>村后有一条河,河水碧绿如玉、清澈明净;河岸的山脚青竹绿树,红叶似火。微风吹过,红叶飘然落下随波而去,在光影摇曳中构筑成一幅美妙的画面。</p> <p>村边,淙淙流淌的龙溪河,把世间的浮躁与冷暖,细腻地安顿了下来。岸边的竹林,饱含着水乡的灵秀。红枫和香榧,则吸足了夏天的热能,负责起秋后的璀璨。</p> <p>河面上的竹排、红叶、流水,更加透射出龙尾村毓秀的秋韵,美的如油画一般。</p><p><br></p> <p>乌篷船行至水中央,荷包鲤鱼钓出水面,打捞起生活。恰逢夕阳西下,细细微风,秋色连波,让人整个神思都跌进秋日的迷途里,陷入往日的时光中,不思归。</p> <p>走在开满菊花的小路上,菊园飘逸着菊花淡淡的清香,行走在其中仿如步入画中,心情特别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