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英雄部队一一高炮64师!(副本)

川溪希望

<p>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64师:</p><p>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12月初,中央军委《关于加强炮兵部队建设的指示》,步兵笫70军207师(原中原野战军第14纵队,即二野)620团,在河北省涿县改装高炮团,随即调往沈阳与华北军区特种兵教导团2大队合编组建高射炮兵暂编第2团。</p><p>1950年2月,奉军委命令由东北开赴上海,3月,改番号为高射炮兵第17团,担任上海电气公司、江南造船厂等要害部位的防空作战任务,历时五个月,作战8次,击落美制蒋机1架。</p><p>1950年7月,部队奉命调回辽宁省安东市,担负保卫浪头机场的作战任务。10月,调守鸭绿江大桥,两地共作战59次,击落美机8架。</p><p>1950年12月,48军144师430团的两个建制连,并入我高炮17团,扩编为炮兵第64师,下辖610团、611团、612团,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64师组建完成,首任师长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吴昌炽。</p><p>1955年10月,我师扩编新增炮兵第622团、626团。</p><p>1958年10月,炮击金门战斗转入常态后,炮兵第626团从师编制调出,归建济南军区炮兵第67师。</p><p>我师组建后,先后执行了保卫上海、抗美援朝、天安门阅兵、解放“一江山岛”、炮击金门、援越抗美、保卫东南沿海领空安全等重特大任务。共作战1365次,击落击伤敌机976架。</p><p>1985年10月,精简整编,隶属陆军31集团军,番号为高炮旅。</p><p>1993年12月,改番号为防空旅。</p><p>2017年,军改后为东部战区第73集团军防空旅。</p> <p>毛泽东主席检阅高炮部队</p> <p>1954年国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p> <p>1954年10月1日610团的85毫米高射炮群通过天安门广场!</p> <p>610团的苏制85毫米高射炮!</p> <p>美军自己生产的第一代喷气式F-86佩刀战斗轰炸机,首次参战就在朝鲜战场!</p> <p>高炮64师610团进入上甘岭的行军途中。(下图)上甘岭战役610团4个连参战一个月内作战208次,耗85炮弹1792发,12.7机枪弾10002发,共击落敌机6架,击伤10架。被击坏85高炮7门,废4门。人员伤34人、亡15人。</p> <p>我走进英雄部队。</p> <p><br></p><p>我于1970年12月应征入伍,1978年3月退伍,在服役期间,连里有4任连长,两任指导员。第一任连长浙江浦江人,叫于富根(后任610团团长)。第二任连长曾成魁是江西余干人,第三任连长是李垒吉山东邹平人,第四任连长是韩延岐。首任指导员汪可顺(南昌市人)继任指导员李年禄(江西吉安人)。当兵六年多时间,我没有什么建树,沒有混到一官半职,但部队锻练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部队铁的纪律养成了我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习惯。党组织教育使我从一个不成熟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决心。是部队这个大熔炉锤练了我。在那极端艰苦战备环境里稍有不慎就可能阴阳两隔,所以说战友感情深厚。一朝为战友,一辈子的兄弟。愿我的战友们身体永远健康!</p> <p>1971年元月,经过新兵连近一个月的集训后,我同公社(乡镇)26位战友被分配到高炮64师下属的四个高炮团及师直单位。我来到了610团。见到连首长及祖国各地到连队的战友。</p> <p>我的新兵班班长高利祥,福建古田人。(下面照片是在援越抗美战场上)</p> <p>与当年来建瓯带兵的战友张思全合影(福建连江人)。</p> <p>同一公社(乡镇)入伍的战友!</p> <p>我的红帽微,红领章!</p> <p>65式军装,不管是当时的年代还是至今的几十年来,就一直非常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亦或是年轻人,都喜欢穿这款服装,以至于在那个人人平等,夜不闭户、拾遗交公的年代,65式军装几近成了国服。</p> <p>曾经的军凉鞋。</p> <p>军被</p> <p>我入伍时的85毫米高炮,历任连长:甘松锡.于富根.曾成魁.李垒吉.韩延岐。指导员:汪可顺、李年绿。l</p><p> 无须多言,来看看你是否还记得起当年,那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战友;来想想军旅情、战友情,该怎样凝聚我们一辈子……!</p> <p>时任五连连长李垒吉(山东邹平人)与时任指导员李年禄(江西吉安人)合影!</p> <p>在抗美援越战场上,甘连长指挥我连全体指战员,单独击落美机一架,我连荣立集体二等功!</p> <p>我连二等功臣的来源:因我连阵地驻扎在一个山头上,目标被敌人发现,在67年7月20日这天,敌机起飞上百架,其中有28架分成7批,每架飞机上都挂有两颗各750公斤炸弹向我连投弹总攻。老战友们不怕牺牲,英勇猛击,打出了我军的军威!而纸老虎的美帝、怕死鬼的飞行员投了54颗炸弹全落山下爆炸,只有二颗定时炸弹投准我连阵地。战斗结束撤出阵地后还未爆炸,仅外来两个修理工牺牲在阵地边上。这天与敌军作战总共击落敌机4架、伤机3架,所以荣获二等功连队的光荣称号。</p> <p>援越抗美归国后,福州军区皮定钓司令员接见我师姚师长等!</p> <p>2017年5月在援越抗美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与一等功臣蒋邦礼(中)在一起。</p> <p>指挥所命令:上空有我机,各单位要注意识别!</p> <p>低空飞行!</p> <p>我机在机场降落。(本人拍照)</p> <p>我的战友们在等待连长指令!</p> <p>二炮手。</p> <p>学习与训练相结合。</p> <p>部队文化生活丰富多彩!</p> <p>自已动手,丰衣足食。战友们在阵地旁菜地上。</p> <p>蒙副师长(左一)颁发奖状。受奖单位代表魏晓明(右一)。</p> <p>我被分配到侦察班,班长郑水俤(福建连江人),副班长楼利勇(浙江诸暨人)战友戴恒宝(江西吉安人己失联),胡国富(江西南昌人),王小保(江西南昌人),一同来到侦察班的有王勇.龙启文.吴名机。《下图侦察班.无线班,电话班战友合影。他们来自北京.江苏.江西.福建莆田》</p> <p>我入伍时的侦察班班长,福建连江人。</p> <p>李垒吉(山东邹平人)与褚继军(江西南昌人)合影!我们同吃一锅饭,同喝一口井的水。</p> <p>前排左一是韩延岐。中间半蹲者是薄粤生(时任炮排长)。</p> <p>薄粤生(时任炮排长.五连副连长)与李垒吉(时任五连连长)合影!1975年我在连部担任通讯员时,总是跟随他们形影不离。当年连部文书王鞍钢(江苏启东人)、卫生员王德炎(福建古田人)、炮工王英杰(江西宜春人)。</p> <p>连部卫生员王德炎(左)与杜文章(右)合影!</p> <p>晋江后林阵地的俱乐部。</p> <p>无线班杜文章战友(河北人)与蔡旺富战友(浙江诸暨人)</p> <p>我机在机场降落。(本人拍摄)</p> <p>部队的番号与代号</p><p> ——我在部队的经历</p><p><br></p><p> 部队的番号与代号,是一个基本的军事常识。</p><p><br></p><p> 其基本概念:</p><p> 番号,是部队在整个军队体系中的性质和顺序编号;</p><p> 代号,是为隐蔽部队真实番号而对外使用的数字代称。</p><p> 如:中央警卫团,即番号;</p><p> 8341部队,即代号。</p><p> </p><p> 两者区别:</p><p> 1、长期与暂时,番号只要部队不撤销,便长期存在;代号则根据部队时间地点的转移而变化。</p><p> 2、 内部与外部,番号内部使用,由军(兵)种、序号、级别组成,如x兵×师×团x营x连;代号对外使用,分为部队(团以上)、中队(营)、分队(连)。</p><p> 3、保宻与不保密,番号属保密,如文件盖番号章的,即为秘密等级;代号则不保密,如在部队往家写信就用代号。(我入伍时师代号是6714部队,团代号是6710部队、6711部队、6712部队、6713部队。1976年85炮换100炮后,师代号32525部队,团代号32526部队、32527部队、32528部队、32529部队。现己成为历史)!</p> <p>野营拉练</p> <p>人生最美是军旅,一生中有了当兵的经历,今生无悔。特别是我们高炮部队当年担任守卫厦门至泉州海防前线,天天跑战备,有时刚端上饭碗,就听到指挥所各就各位的指令,待敌机离开防空区域后,才能再就餐。离开部队己几十年了,但一直忘不了那火热的岁月。</p> <p>1974年,部队首长批准我回家探亲假半个月。</p> <p>我连1974年在福建渔溪军垦农场。</p> <p>1976年,我连由85毫米高射炮换装100毫米高炮。由610团5连改编为622团2连。连队历任连长是韩延岐、吴炳坤、周山华。指导员是李年禄、毕可建、陈海泉、章柏富。(同时,610团4连改编为622团1连,610团高机连改编为622团3连)。</p> <p>我的前任侦察班标图员胡国富战友。(江西南昌市人)</p> <p>与我的继任标图员黄春煌战友合影。(福建涵江人)</p> <p>我的亲密战友刘光群1979年2月参加自卫反击战!(江苏省南通人)</p> <p>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面对生与死的选择,不会没有思考,都是血肉之躯,都是父母的儿子,都是多少女儿心中所系的情郎,在亲人的泪光中,带着火热的衷肠义无反顾奔赴战火纷飞的战场。</p> <p>我在与雷达站联系信号。</p> <p>抓捕空中目标。</p> <p>在连队炮瞄上</p> <p>与侦察班吴名机战友合影。</p> <p>人生最美是军旅,一生中有了当兵的经历,今生无悔。没有当兵就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当兵的艰辛。离开部队己几十年了,但一直忘不了那火热的岁月!</p> <p>与徐根初将军合影!</p> <p>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徐根初中将。</p> <p>我的首任连长于富根(浙江浦江人),后期曾时任610团团长,己八十多岁高龄!祝老首长.老战友们身体健康!</p> <p>2015年10月在厦门首次相聚,我见到了离别近四十年的战友,在这难得相聚的日子里,共叙战友情,留下幸福的回忆。</p> <p>韩连长讲话!老连长李垒吉.老指导员李年禄在坐!褚继军付连长主持座谈会!</p> <p>当年当通讯员时,跟随连长形影不离,我传达连长指令也毫不含糊!</p> <p>李森(时任付政指).兰祖兴.林硕聊.邵勇强(时任一排长)合影!</p> <p>邵勇强时任二连(原610团5连)指挥排长,聚会时与末任王永林副连长合影!</p> <p>韩付政指妇夫与王副连长(中)聚会时合影。</p> <p>沈林根..阮坤林,李森在聚会座谈合上!</p> <p>聚会时侦察班战友在大嶝岛合影!</p> <p>侦察班十位战友合影</p> <p>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之际,为了让更多的战友能够再次久别重逢,共同回首难忘的军旅生涯,再叙战友情怀,在首届厦门战友聚会两周年后,经多数战友提议,再次吹响集结号:相聚英雄城一一南昌。(2017年9月22日)</p> <p>在浙江省湖州市相聚!</p> <p>湖州市夜景一角!</p> <p>离开部队四十年后,重返晋江驻地。在这四十年里,我们对战友们的思念有增无减,渴望回部队和战友们团聚,看看我们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现在有多大变化,看看是否还能找到过去那熟悉的影子。。。。。。</p> <p>在晋江驻地相聚,重走了团部、营部、将军山靶场!</p> <p>与侦察班老标图员楼利勇战友(浙江诸暨人)合影!</p> <p>吴炳坤.薛为平与老排长黄炎金(中)合影!</p> <p>与侦察班杨捷挺(福建涵江人)战友合影!</p> <p>与侦察班杨祖平(江苏启东人)战友合影!</p> <p>与当年文书王铵钢在江苏启东市合影</p> <p>622团2连(原610团5连)末任连队连长周山华、指导员章柏富、副指导员李森合影。副连长王永林最后离开连队,此时,连队划上了句号!</p> <p>1985年10月,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裁军百万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师改编为高射炮兵旅,隶属于南京军区陆军第31集团军。</p> <p>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字表述不清,敬请谅解!制作人:林世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