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忠实于理想,建设海上油田的故事

孟曙光

<p>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1965年,一支来自大庆的1206钻井队开上了大沽口外的曹妃甸。1206队与铁人的1205钻井队序号紧挨着,曾经也是大会战里的一个明星钻井队。</p><p> 曹妃甸略高于海面高潮线,是一片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上设一座架子型航标灯塔,引导过往船只避绕,防止搁浅事故发生。经过地质队员驾着小渔船在这一带进行地震勘探调查,确定把第一口井位定在岛上。然而,大海似乎不欢迎远来的不速之客,一场海啸袭来,摧毁了在建的井场,卷走了运到岛上的器材和通讯设备,好在钻井队长孙治业临危不乱,果断指挥钻井队员们爬上航标架,无一例伤亡。在大风大浪中坚守数日后,被救助船安全接回了陆地。</p><p> 来自大庆的石油人从不服输,在总结了曹妃甸海损教训后得出结论:若想在大海上站稳脚跟,必须用钢铁打造钻井平台!</p> <p>  一年后,用人拉肩扛大锤敲的方法,践行了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在天津港十四段码头完成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一号平台,命名为海一井平台。海一井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开钻,一举打出了工业油流,喜讯传到北京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代表国务院发来贺电!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由此而奠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的发展起来。</p> <p>  197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上山下乡运动停顿了—-全国中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安排在各地厂矿企业和集体企业以及工商业和服务业就业,史称七零届。我因此而入职海洋石油。报到之后我才发现这是个仅有几百人的单位,叫做641厂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出于保密,641厂是大港油田的代号,局级。意为大港油田创建于1964年1月,开发天津南郊的大港地区。而下属的海洋石油指挥部是641厂下属的一个处级单位,座落在塘沽东南方向8公里外海河入海口处的三角洲,海河在这里分成丫形入海,左边是船闸,右边是防潮闸。三角洲左与新港船厂、港务局紧邻,右与古大沽炮台隔海相望,俨然一个孤岛。岛上建有码头,机修厂,食堂和库房。指挥部设在一排红砖平房里,与职工宿舍前后排列,简陋致极。</p><p> 我们二百多个十六、七岁的“七零届”的到来,给这个孤岛带来了活力,经过入厂教育被分配到各单位。</p><p> 钻井队的数量由一个变化成两个,我被分配到了新建的海三井平台,井队名称:32208钻井队。海一井成为海上釆油平台,生产出的原油用油轮运到大连炼油厂。海二井平台在1969年的一场冰灾中被推倒了,海洋石油人性情倔犟,坚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耿劲,又打造了一个新海二井平台立于原处。此时的海洋石油只有三座平台,三艘拖轮和一座七十吨浮吊。有时人员出海只能租用渔民的小船,小渔船是木质的,风平浪静的海面是动荡的,普通人一上船就会晕船,一但遇上风浪,会吐的胆汁都吐出来。我们的首次出海就领教了这种滋味,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生不如死。</p><p> 然而,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与伙伴们一起同艰难困苦作斗争时迷恋上了万倾碧波的大海,如果一个人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于某件事件上就是爱的话,那么,就会因爱而坚定不移,就会因爱而锲而不舍!</p><p> 这种情愫,谁能明白?</p> <p>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一个军人的家庭,(外祖母怀中抱着的是我。这张老照片摄于1955年军队授衔后,只有底片了,我用电脑将其修复成了照片)。1969年,父亲做为军代表接管大港油田,我在油田应该享有“特权”,我可以选择去参军和上工农兵大学,然而我全部放弃了,因为我太愛大海了,我觉的海洋石油工作具有非常巨大的挑战性,我不停的学习专业知识,强化自身能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获得价值。</p><p> 始 终,我能够在业界发挥出自己的特长。</p><p> 站在我母亲旁的是大我两岁的哥哥,他后来成为中海油的高管之一,我也从来不曾动用他的关系为自己谋求什么,这让许多世俗之人非常难以理解,甚至造谣说我们之间有矛盾。燕雀安知鸿鹄?我们忠于自己的理想,忠实地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为浮华所媚,不为虚利所诱,不去参与世俗的纷争,只因内心里固守着初衷,只求做得更好,无视中伤和诋毁,安然无恙,一路顺风!</p><p> 感谢大海给我宁静和寂寞,我读过许多中外名著,最喜欢席勒的名言:忠于自己的理想,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p> <p>  海二井和海三井完井井深都在三千米以上,未见油气显示,但是获得了可贵的地质资料。新建的海四井平台钻获高产油流,人心振奋,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波山浪谷里寻油找气的信心。1971年从海三井撤回陆地的我们加入五号平台的建造工程,大锤加焊枪,建成了新式的沉浮式移动平台,出海之后去打沙壘田七号井,简称沙七井。下图为五号平台单片立起实录,共由四只酒瓶状主导管架构成,可由浮筒浮拖到达井位,下沉并吸附在海底,完井之后用压缩空气注入桩底吸盘,解除吸盘入海底的真空吸附而升起平台,固定浮筒后由拖轮浮托到新的井位。这个设计旨在图谋一座平台的重复使用,之前的海二平台和海三平台完井之后只能拆除当废铁处理,很浪费资金,新造的五号平台如果成功将会结束这种浪费。当时的企业太穷了,出海人员一天有一块钱的伙食补贴。全平台八十多个人一天的伙食费只有区区八十元钱!这在如今恐怕不够两三个人用的。生产成本高不到哪儿去,不精打细算根本就维系不了正常的施工。能节省就节省,这是海油人的其本工作理念。</p> <p>  五号平台在 沙七井就位后顺利开钻,过去我们海休是三十天下陆地休息十天,四个班组轮替,打沙七井时改为不倒班轮休,打完一口井才下陆地休息。这样做的目地是可以精减一个班组,可以为单位节省人员上下的运输成本。打一口三千多米的完井周期三个月到四个月,遇到复杂地层可能需要五到六个月,这么漫长的过程人不沾地气,可想而知是多么难耐?好在,沙七井打出了高产油气,丰收的喜悦冲淡了向往陆地的哀愁,当我们重返陆地之后都不大会走路了,跨过船舷踏上土地,有人真的伏在地上嗅着泥土的气息,热泪横流,那种情怀无以名状!</p> <p>五号浮式可移动平台可重复使用的设计理念是正确的,但是,在完井后升举时出现了问题:由于四只脏脚升举不同步,头重脚轻,起浮时出现严重倾斜,幸巧靠一座浮吊托抵才没有倾翻。上图为我友裘冰先生画下了现场速描,虽然这幅画作并不专业,但是忠实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情况,画作被一位姓赵的工程师保存至今,成为当时现场险况的唯一证物。好在有惊无险,经过现场英勇抢险扶正了平台,但是因其确实存在安全风险,不得不宣布报废。</p> <p>  照片是1973年冬季我为裘冰拍摄的,道道服是中国石油从业者的标配,他的身后是两座钻井平台,右边的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渤海一号;左边的是从日本引进的二手钻井平台富士丸,入关之后改名为渤海二号。打完沙七井之后,我们的队伍从五号平台上下来,到大沽锚地承担接收富士丸。</p><p> 富士丸改名渤海二号后成为一艘幸运之船,打井口口见油,曾经在渤中海区二号井位打出一口高产井。30毫米油嘴放喷,连续测试了整整30天,确定了日产一千吨!是一口继华北油田古潜山打出千吨井后的又一口高产井,用我们行里的话说,是抱了个大金娃娃。出油那天全船的人都站在甲板上,兴奋地看着喷出二十多米的火龙欢呼跳跃,多年的梦想和心愿实现了,许多人流出了激动的眼泪…… </p><p> 之后不久,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升级为华北油田海洋石油局,由处级升格为正局级。</p><p> 时至几十年后的今日,渤中油田仍是海油的主力油田。</p><p> 很不幸,1979年底,渤海二号在一次奔赴新井位的航行中突遇大风,经过几十名船员的奋力抢险无果,沉翻在十二月的冰冷的海水里,随船七十四名队员,仅王墨林和阎学军二位获救,其余七十二名殳于冰海。</p><p> 事发时,我在陆地海休,躲过了一劫。据渤海二号海难生还的阎学军和王墨林讲,风浪中用来安置井口的三十吨重的打桩锤挣脱固定,把机舱进风筒连根撞断,甲板上出现一个一米多的大洞,海浪冲上早板,海水从漏洞湧入机舱,船员们尽管完全可以打开舷边的救生设备逃离,但是面对险情无一人临阵退缩,他们奔跑着呼喊着,抱着毛毯等物试图堵漏,但是漏洞太大,海水直接把一个个堵漏物卷进机舱,主配电柜浸水短路全船失电,无法开泵排水,很快船体出现了倾斜,四只高达七十多米的粗大的桩腿 ,在船体倾斜的条件下无异于四只撬杠,在风浪和重力的作用下加大了船体斜度,渤海二号翻沉于茫茫夜海……</p><p> </p> <p>  渤海二号翻沉之后,海洋石油局党委为七十二名死难者举行了追悼会,并且准备上报上级追认这七十二人为烈士,结果,在一年以后“渤二”事件被定性为官僚主义渎职造成的恶性事故。难主亲属们为失去了获得荣誉和抚恤待遇,成为投告无门的苦主,她们踏上了漫漫的求助之路。一位上海藉难属自费在上海某公墓为亡夫安置了墓藏,墓碑旁立着一个钢制的钻井平台模型,墓志铭上铭刻着丈夫为抢救国家财产奋勇献身的经过,我去凭吊时,照下了这帧照片。</p><p> 雪白的海鸥、雪白的浪花以及微缩的钻塔,无不寄托着未亡人对于亲人的无限深情,海洋,那曾是逝者的最爱……</p> <p>牺牲与奉献成就着我们的事业,面对冰封和台风我们一往无前地奋斗着,时代在剧烈的变革中更新,国家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日益强盛,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也随着时代的步伐飞速跨越。随后引进了渤海四号、渤海六号、渤海八号、渤海十号、我先后在这些平台上担任轮机长,足迹踏遍了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我们伴随着企业发展而进步着,与海共舞,其乐无穷!</p> <p>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北京成立。十年之后的渤海油田第一条海底输油管线在辽东半岛登陆,结束了油轮穿梭输油,渤海油田年产原油上百万吨。</p> <p>2001年渤海油田年产突破500万吨大关;三年之后的2004年渤海油田迈上1000万吨台阶!</p> <p>2008年渤海油田年超1500万吨;2010年突破3000万吨!</p> <p>也就在这一年中海油的南海油田,东海油田和渤海油田总年产5000万吨,和大庆油田产量持平。</p> <p>不忘玉门老君庙,不忘大庆萨尔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海油人自豪地说:我们在自己的海域里建设成了海上大庆。</p> <p>  不知何时,我们结束了乘小渔船出海,而改乘直升飞机上下平台了,在一次飞行中,途经一座孤傲地站在汪洋中的采油平台,夕阳的余晖如黄金,为海面涂上了金色的光华,釆油平台玉树临风站在金波之中,风景这边独好!</p><p> 我隔着舷窗拍下了这帧照片,梦幻般的,真的很美!</p> <p>风平浪静时。绿色的甲板干净整洁,辽阔的大海一望无边</p> <p>  时光荏苒,在我即将退休前,我捧一杯香茗,静静地坐在那里看海,海是那么的美好!我感谢大海!风浪如摇篮,哺育了我的人生,在我即将踏上土地的前一天,我才发现,从我16岁上到此,竟然渡过了整整45年!</p><p> </p><p> </p><p><br></p> <p>四十五里云和月,</p><p>生死苦乐一瞬间。</p><p>梦里观海闻潮音 ,</p><p>怒马鲜衣闯新天。</p><p><br></p><p>有新闻说渤海油田发起了向年产4000万吨的目标进军令,届时,将会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主力油田!老夫在岸边为海油祝福,石油精神百战不殆!</p> <p>这是从网友美篇中求取的玉门油田第一口井碑记,碑文中详述了中国石油工业最早的油气开采记录,与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石油公司总产值相比较,确确是云泥之别,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告别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骑着骆驼到玉门的石油先驱们打造的不仅仅是一口仅仅百米深的井。他们奠定了今天石油工业的根基,培养了大批铁人开赴祖国广袤的大地和海洋。中国石油的根在那里,源远流长,传承有序,我们肩负着共和国能源安全的使命,前赴后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