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姬公尖,柿子别样红

徐益民

<p>深秋初冬季节,多彩徽州万山红,五彩缤纷美如画。</p> <p>在古徽州,除了满山红叶似彩霞,层林尽染霜叶红之外,歙县上丰乡花果山腹地,有个叫姬公尖的地方</p> <p>此时此刻,漫山遍野的柿子,缀挂枝头,如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马头墙边悄悄探出了头来,点亮着徽风秋韵,散发着醉人的甜香。</p> <p>走进村庄,家家户户的庭院周围晾晒的“灯笼柿”,满村入眼皆是美如“黄金帘幕”,成为这一场“晒冬”中最抢眼的风景。</p> <p>姬公尖村又名姬川村,“姬公尖”是姬川村的土名。</p> <p>姬公尖村人几乎姓汪,而天下汪氏出徽州,所以,当地人自称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自然不难理解。</p> <p>姬公尖村庄不大,人口不多,120余户人家400多人口散落在海拔600余米的高山之巅,数百年来,这里松软肥沃的风化花岗岩土壤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着四季花果的蓬勃生长。</p> <p>于是,村庄便有了花海之村、柿子之乡美誉。</p> <p>初春漫山的梅花吐蕊,山谷幽香;仲春满枝的桃李争芳,姹紫嫣红</p> <p>深秋高山菊花怒放,漫坡如雪;</p> <p>乍寒还暖初冬,黄澄澄、红彤彤的灯笼柿,缀满枝头、高挂庭院,给这个寂静的小山村增添了无限的温暖和喜气。</p> <p>在我国,盛产柿子地方较多,其中有六大名柿产区,它们分别是陕西泾阳、三原一带出产的鸡心黄柿;陕西富平的尖柿,河北、山东一带出产的莲花柿,荷泽镜面柿;浙江杭州古荡一带的方柿,华北大磨盘柿</p> <p>姬公尖所产的柿子则与众不同,个头比其他地方出产的柿子大,因为形与色都酷似红灯笼, 所以人们称之为“灯笼柿”。</p> <p>姬公尖柿子由来已久,据悉,明代万历15年间就开始种植灯笼柿子了,村内三四百年历史的老柿子树至今依旧随处可见。</p> <p>每年秋浓时,姬公尖村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满山遍野的柿子带来的不仅是最闪耀的深秋风景,还处处洋溢着柿农勤劳丰收景象</p> <p>霜降过后,柿子表皮泛成橘黄色,果农开始使用特制的竹竿勾住柿子一一采摘下。摘柿子不同于采摘枣子一样,摇树干或用棍子打</p> <p>因为柿子个头大,皮薄肉厚,经不起任何摔打,如果摇树干或用棍子打,柿子就会立即破损报废的,颗颗无收。</p> <p>所以是必须要爬到树上,高的柿子树,还要架起梯子攀附于树上,才能把柿子从树枝上一只只地摘下。</p> <p>姬公尖的灯笼柿都是生长在坡度较高的山地里,一颗颗硕大的柿子采下树后,没有任何运输工具所代替,完全要靠肩挑担背运回家来完成。</p> <p>一个灯笼柿都有六、七两重,一担柿子至少有七八十斤重,满篓满筐的黄橙橙果实,看起来很甜美,其实肩上的担子却是无限的沉重,因为一些青壮劳力都进城或外出务工了,所以这些重担都留个老人们来肩扛。</p> <p>《民国歙县志》记载,“柿产十都姬公尖者最美,其柿饼制法亦佳”。</p> <p>的确,这并非空穴来风。姬公尖柿饼制作一直沿袭最原始、最传统的手作方式,加上山上气候很独特,不起雾,不结霜,柿子挂晒过程中不会发霉,让姬公尖柿子也就更具健康原生态了。</p> <p>按照当地传统的加工手法,村民们从山地里采摘回来的新鲜柿子,前期是进行一场流水线的作业,一家人围着装满了柿子的竹篓开始刮除柿蒂。</p> <p>刮除柿蒂往往是用一个不锈钢调羹,或者自制的简单工具,一别一扭,柿蒂就被剥离下来。</p> <p>接着便是刨皮,最常见的选用最传统的刨刀,像削苹果似的将柿子皮剥离下来,然后再用纤维绳把去好皮的柿子,</p> <p>如串珍珠链样串起来,一排排的挂在阳台或者门前搭好的架子上,尽情的吸收阳光,享受风儿尽吹。</p> <p>削完的柿子皮是可以废物利用的,一般是先摊放在竹筛上晾晒至干,到了晚上再将串挂外晾晒的柿子收进家中,</p> <p>放在干的柿子皮堆里捂着,让柿子皮吸收柿子的水分,同时也吸收柿子的涩味。</p> <p>如此反复10-20次,基本上柿子的涩味就会被吸收,柿子也会干得更快。</p> <p>不过,品相好,味道佳的柿饼需要酝酿最少20天之久。</p> <p>可是,现在姬公尖村里大部分农户都备用了烘干房,以防遭遇雨天不测,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可以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p> <p>近些年来,随着姬公尖村的名气大涨,该村柿林也成了摄影人和户外爱好者旅拍行摄目的地。</p> <p>同样,乡村特色农业发展更成为了姬公尖的生态旅游发展一种载体,加上村里开通了前山与后山的循环公路,极大地改善了交通出行车辆拥堵的大难题。</p> <p>正是如此,如今,往姬公尖旅游观赏游客络绎不绝,也给乡亲们的柿子带来了出路</p> <p>据了解,农家乐开了一家有一家。丰收喜庆场景,广大柿农掩饰不住内心笑容,个个脸上都乐笑开了花。</p> <p>到姬公尖看如海秋柿,闻山果飘香,过农家生活,享山野情趣已成为广大市民游客一种美好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