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劳动之美、培劳动之趣

金金金金金

<p>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p><p> ——习近平</p> <p>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劳节俭为美德。《论语·微子》曰:“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易经》中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从数千年的漫漫古道扬帆至今,靠的就是勤劳勇敢、务实重行、开拓奋进、百折不挠的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应认真贯彻和落实“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p> <p>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培养少先队员爱劳动的意识,增长少先队员的劳动技能,促进广大少先队员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让劳动种子扎根学生心田,五里铺小学南校区扎实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p> <p>看!教室里总有她们辛勤劳动的背影</p> <p>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p> <p>热爱劳动不仅仅是养成劳动的习惯,不仅仅是形成劳动的技能,更不仅仅是黑板或者宣传单上的一阵风、一声飘过的口号:热爱劳动源于植根于心的劳动精神,源于热爱生活而萌生的改造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一切劳动者的尊重。</p><p><br></p> <p>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还需要在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心感受、体察因劳动给生活带来的美好。</p> <p>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随意丢弃。通过劳动实践这个基本途径,在学生德育教育中播下劳动意识的种子,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手脑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设计、实践、制作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发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收获健康、收获温暖、收获幸福!</p> <p>劳动是汗水,是坚持,是历练,是给予,是幸福,让学生在劳动中开启智慧,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通过在学校、家庭、社会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活动,培养劳动光荣的意识和热情,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p> <p>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将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在劳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幸福学子崇尚劳动、勤于实践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奠基幸福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