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游绍兴

听雪有声

<p>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鲁迅先生的文章远离了中学语文课本,多年不再教读,那曾经无比向往的江南水乡,那一个个印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似乎也淡出了我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偶然的机会到绍兴,游览鉴湖、鲁镇、鲁迅故居等,那尘封已久的记忆倏然打开,鲁迅笔下那诸多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又鲜活起来。</p> <p>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这是鲁迅小说《孔乙己》开头的句子,多少年来,每每读到这些,总有想一探究竟的冲动。到绍兴刚好中午,下了车,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寻到绍兴城里最大的一家咸亨酒店(古鲁镇还有一家,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还有)。</p><p> 细雨迷蒙中, 远远看到一座典型江浙风格、通体黑色的店铺,大大的房檐,低低的散下来,颇感深沉而古老。走近店铺,右前方一个梳着长辫、穿着长衫、身材高大而清瘦的雕像映入我的眼帘。不用人说这肯定是孔乙己,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看店面,白底黑字的“咸亨酒店”的匾额挂在店铺门上,黑色门柱书着一幅对联,“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鲁迅先生一篇《孔乙己》,确让“咸亨酒店”名扬四海,流传千古。</p><p> 跨过门坎,右边便是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台后面的一块粉板上赫然写着“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字样。</p><p><br></p><p><br></p> <p>  踱进店面,厅堂很大,摆满了黑色的木制方桌,店里光线较暗,有着的昏黄的灯光都是直打到每个餐桌上,这倒给整个酒店增加了几分神秘。酒客很多,却是比较安静,我们在对了店门的一张桌前坐下,我扫瞄了一眼店里,几乎每个桌上都点有大碗的黄酒和一盘茴香豆,服务员走过来,我便用稍高的声音说:“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服务员笑了,我也笑了,旁边几个桌上的客人也抬起头轻轻的笑了,店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p><p> 酒客很多,没有了短衣帮和长衫主顾的区别,大家都细细品味着绍兴美食,享受着咸亨酒店那浓厚的文化氛围。吃完饭从酒店出门,我回头望时,不觉心血来潮,随即赋诗一首:</p><p> 细雨蒙蒙鲁镇游,</p><p> 咸亨酒店百余秋。</p><p> 长衫站客今安在?</p><p> 鲁迅文章万古流。</p><p><br></p> <p> 从咸亨酒店出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便游览鲁迅故居。</p><p> 走近鲁迅故居的购票处,书着鲁迅故居、画着江南水巷和鲁迅肖像的巨幅画面赫然入目,画面前面的雕像深深吸引了我:三个天真的孩子,似乎正在得意的聊着什么,我认定前面那个穿着长衫,面带好奇的是迅哥,对面站着的是双喜,而那个坐在石头上头戴小毡帽,脖子上戴着银项圈的一定是少年闰土。走过去,摸着雕像,看着三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神情,我想起了先生笔下的《社戏》,想起《社戏》中以双喜为代表的那群淳朴善良、聪明机灵、热情好客、且又着高超驾驶技术的水乡少年,想起《故乡》,想起《故乡》中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下,碧绿的西瓜地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钢叉尽力刺猹的英雄形象……正思考间,导游办理好门票,于是我们一起走进鲁迅故居。</p> <p>  说是鲁迅故居,其实已经不是先生原本的故居啦,“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买给别姓了”(《故乡》)所以,匆匆看过层层院落,我便迫不及待的来到百草园。</p><p> 园里稀疏的种着些蔬菜,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依旧存在,代替了短短的泥墙根的砖墙上依然爬满了藤蔓,游人不少,园里却是比较的安静,大家似乎希望能听到些什么,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还是鸣蝉的长吟?我知道此时已是深秋,这些动物生命已尽或已经蛰伏,夜晚都很难听到,更何况是游人如织的白天?可大家依然在回味,似乎沉浸到先生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美好描述中。</p><p> 从百草园走出,我们游览了环境优雅,古城保存最完整的花园式台门———鲁迅文化风情园,它主要设有“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男婚女嫁”四个主体陈列馆,以鲁迅笔下的人物,风俗为载体,生动的再现了绍兴独特的风土人情。</p> <p> 走出鲁迅文化风情园,穿过“里仁”街,我们又游览了“三味书屋”,之后便搭乘乌篷船,穿过一条条水巷去游览鲁镇。</p> <p>  导游告诉我们,绍兴的历史上并无鲁镇,它只是存在于鲁迅多篇小说中的一个书面上的水乡小镇,我们看到的,便是根据鲁迅小说的描述建照的、具有浓厚绍兴风情的水乡古镇,还说如果有幸,还可能会遇到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于是小说中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又呈现在我的脑海里:“妈妈的,儿子打老子”拖着长辫子,戴着乌毡帽,晃悠着长烟杆,油腔滑调,高喊革命,且永远使用着精神胜利法的阿Q;衣衫褴褛,拄着棍子,嘴里喃喃自语“我知道东山的狼吃人,没想到西山的狼也吃人…”最后惨死在富人家过年的祝福声里的祥林嫂;在酒肆的柜台边“研究”着“茴”字四种写法的孔乙己;满眼里写着“吃人”二字的狂人;被生活折磨的象个木头人的中年闰土;道貌岸然的鲁四老爷;假洋鬼子;豆腐西施等等。</p> <p>走进鲁镇,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沿河的民居商铺错落有致,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大多都是鲁迅笔下提到的建筑,社戏台,咸亨酒店,贡品店,锡箔店,油灯店,茶漆店,钱庄,当铺等等,还有一组组形象夸张的群雕,讲述着鲁迅小说中诸多的故事,让我们仿佛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鲁迅小说。</p> <p>  走出鲁镇,前面的广场上有先生的巨幅雕像,旁边的巨石上有江泽民亲自书写的“民族魂”三个大字。“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毛泽东)。先生虽去,但他的精神,依然是国人永远的标杆!</p> <p>  游览中,虽然对没有遇到扮演的人物形象稍有遗憾,但我们重温着先生的作品,依然有着精神的满足感。</p>